上一節課的分享中,我們已經具體講解了頂部形态,而底部形态也是完全對稱的,我們可以通過舉一反三來理解!在我們主力行為學看來,頂部形态,本質都是主力出貨留下的痕迹;而底部形态,無論具體是哪種,本質都是主力進場留下的痕迹!
在我們主力行為學看來,在學習形态的過程中,我們通過看K圖,表面雖然是形态,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他們背後的主力行為,這才是學習形态的最高境界!
除了頂部和底部,今天我們來講解另一種形态:中繼形态,這個形态最有代表性的是“楔形”形态——所為楔子,是木工生産中一種縫隙填充的材料,一頭高一頭底!而三角形和矩形等中繼形态,都是楔子的變形!
中繼形态是下跌和上漲的過程中出現的,因此可以分為下跌中繼和上漲中繼!在我們傳統的技術分析上,對“楔形形态”是比較側重的,還有不少人認為這個形态預示了“中期介入”!而在我們主力行為學的角度來看,這個形态的波動,也确實很好的反映出市場多空力量以及其他的一些主力行為的變化!我們根據傾斜形狀,把楔形形态分為下面兩種:
一、向上傾斜的我們叫“上升楔形”!
盤面表現為:一隻票跌了之後,開始漲起來,上漲過程中,振幅變得越來越小、成交量也越來越小了,這種收縮收斂最後呈現為一個楔子性形狀!幾乎不收斂,高點和高點聯線,低點和低點平行,成為一個上升矩形;收斂得特别小,高點和高點聯線,低點和低點聯線交叉,最後就形成上升三角形。這個形态有三點技術核心:
1、是在下跌後上漲;
2、振幅變得越來越小了;
3、成交量減少;
這三個盤面特征,說明上升楔形是“下降中繼”,後面還是跌的!為什麼我們有這種明确的判斷?因為下跌後上漲是很正常的,主要是我們不明了這個上漲是反彈還是反轉。而在這之後,振幅和成交量都越來越小,很突出反映出力量變弱、上漲乏力。因此這樣的情況,是典型的反彈上漲,楔形結束後,就要下跌了!
二、向下傾斜我們稱之為“下降楔形”。即股價漲了一程後,開始回調,在這過程中,振幅越來越小了,成交量越來越小了,最後形成一個“楔子”。如果幾乎不收斂,高點和高點聯線,低點和低點聯線平行,呈現為下降矩形;如果收斂得别小,高點和高點聯線,低點和低點聯線重合,就呈現為下降三角形。這個形态也有他的三點技術核心:
1、屬于上漲後回調;
2、振幅變得越來越小了;
3、成交量減少;
而相反的,這三個特征決定下降楔形是一個“上漲”中繼,後面是要漲的!為什麼這麼判斷?因為上漲回調是正常的,主要我們不知道是洗盤還是出貨。我們拿前面講的頭肩頂來講,第三步的回調是放量的,破前面高點,到這裡就已經走弱了,而在下降楔形中,振幅愈發小了,成交量愈發小了,沒有大起大落,這說明是沒有明顯出貨的!因此可以說,這樣的“下降楔形”,是典型的“洗盤”形态!
通過上面的具體分析,我們知道通過對楔形的分析,可以知道比較明确、重要的主力行為!可以作為我們技術分析的有力參考——記得上面兩句話即可!後面,我們還會更深入的講解相關内容!
好了,今天的講解就到這裡,希望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我是範博,專注主力行為的分析研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