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句,頭高數丈觸山回。
意思,數丈高的浪頭沖向岸邊的山石又被撞回。
出處浪淘沙·其七,唐代·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譯文,八月的濤聲像萬馬奔騰般驚天吼地而來,數丈高的浪頭沖向了岸邊的山石又被撞了回來。片刻之間退向江海彙合之處再回歸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同潔白的雪堆。
擴展資料,唐朝自安史之亂後,氣勢頓衰。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才人被外放,憤激之際,怨刺之作應運而生。浪淘沙組詞是劉禹錫從京官調到地方官之後所作,并且不是在同一個時間段,同一個地方。歌中所涉的黃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錦江等,多數是輾轉在夔州、和州、洛陽等地的作品,後編為一組。有學者認為這組詩作于夔州後期,即長慶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貶所所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