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施行
不僅帶火了分類垃圾桶
也讓可降解垃圾袋銷量蹭蹭漲
打開電商網站
輸入可降解濕垃圾袋
跳出的産品琳琅滿目
不少還标注有
“為未來、生物全降解、隻想為環保出份力”
等字樣
↓↓↓
“這是可降解的環保塑料袋,可以和濕垃圾一道扔呀!”自垃圾分類實施以來,有居民由于覺得投放濕垃圾需要“破袋”既麻煩又髒手,選擇購買了價格遠高于普通塑料袋的可降解垃圾袋。“濕垃圾桶的味道太刺鼻了,夏季蚊蟲老多了!環保塑料袋不用‘破袋’,還能減少臭味。”有居民這樣表示。
這些所謂的“可降解垃圾袋”
真的可以與濕垃圾一起投放嗎?
新民晚報記者為此采訪了中國環保學會綠色包裝委員會副主任、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楊福馨。
“市民會看到商家展示了不少資質認證,但這些都是在特定環境下的标準,并沒有和實際土地、溫度、濕度等環境參數結合。”楊福馨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的環保塑料袋品種繁多,可其中不少是塑料與澱粉混合在一起的産物,出廠後,打上了“環保”标記,價格卻不便宜。“澱粉在潮濕堆肥環境下的确可以降解,但塑料還是會存留在土中。”
在實驗室強酸強堿環境中經過數月化為粉末的可降解塑料袋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攝
可即便是由生物原料聚合而成的可降解塑料袋,也并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麼“完美”。楊福馨介紹,在強酸強堿環境下,也就是pH值在1-2或11-13之間時,需要一兩個月,可降解塑料袋的分子鍊才會斷裂。
“
如果投放到自然環境中,可降解塑料袋的分子鍊缺乏足夠穩定的條件去斷鍊,降解時間會更漫長。溫度、含水率、細菌的不同也會對降解速率産生影響。
”
可降解塑料袋究竟需要多久才能降解,目前沒有研究數據,也無法實際去操作研究。“不可能像在實驗室裡那樣,人為去制造條件。”楊福馨表示,“但無可置疑的是,它們在降解過程仍會對水質、空氣産生污染。”
此外,市場上所謂的“可降解垃圾袋”價格也不便宜,幾乎都是普通塑料袋價格的1.5倍。“消費者購買這些,很多是求個心安,認為自己對環保做了貢獻。”
也有專家表示,當可降解塑料袋與濕垃圾一起進入末端處置環節“競速”,那無疑是一場龜兔賽跑了——濕垃圾最快五六個小時,慢則兩周可以轉變成有機介質,而可降解塑料袋還要遲上個半月。如此一來,原本指望濕垃圾在“有氧運動”後轉變成的化肥、飼料裡就會混上尚未降解的塑料。
“相比之下,還是居民自己發明的‘破袋神器’更環保,也能解決‘破袋’髒手的煩惱。”楊福馨說。
上海寶鋼八村小區裡的“破袋神器”。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施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