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理解是小學語文中重要的學習目标,詞語理解是正确應用詞語以表達的前提和基礎。從二年級開始學習積累詞語到三年級理解詞語,要求學生在每個階段掌握好詞語以及深入學習詞語。
但理解詞語絕不是查個詞典,背下詞語意思就行了。理解詞語的方法有很多,但所有的方法都需要結合具體語言環境,否則隻是單純的記憶字面意思。語文閱讀學習,所謂“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所以,詞語理解是文章理解的基礎,而文章的把握也是進一步理解詞語内涵的前提。
先說說理解詞語的常見方法:
1、 查工具書解釋詞語
如果手中有工具書,我們就可以利用字典先查到所要查的字,弄清這個字有幾個義項,再結合詞或句子确定選用哪個義項,給這個詞下個确切的定義。
2、“三步解詞法”
我們更應學會在沒有工具書的情況下正确理解詞語。正确理解詞語我們可以分三步走,即:整體理解——逐字解釋——找延伸
整體理解
對詞語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脫離了語言環境,詞語解釋往往會張冠李戴。如“醒目的标志”中的“醒目”,就是“形象明顯,容易看清”的意思,因為忽略了前後文的内容,解釋為“睡醒的眼睛”,凱不是贻笑大方!所以解釋詞語的第一步就是把這個詞代入文中,聯系上下文,整體地理解,甚至可以說是感覺、估測一下這個詞大概是什麼意思。這樣能确保這個詞語解釋的思路不會有錯。
逐字解釋
在對詞語有了大緻的理解之後,再解釋這個詞中的每個字的意義。在有了剛才整體理解的思路的指導下,對每個字的義項的選擇相對要精确些;再把這每個字的解釋連起來,這個詞的本義就差不多解釋出來了。
找延伸
把詞的本義解釋出來以後,還要再聯系文章内容,看看這個詞在文中還有沒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即它的引申義或比喻義,這樣的解釋才更加完整。
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的“碰壁”一詞,本來的意思是“碰到牆壁”,但在課文中還暗指遭受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和打擊。
例如“……牽牛花高高揚起粉色的衣裳裙,翩翩起舞,她是多麼驕傲,她已經陶醉了!牽牛花對一切都不悄一顧,更何況她腳下的野花、野草……”。
下面我們用“三步解詞法”來解釋“不屑一顧”。
第一步:通過閱讀上下文,我們可以感覺到“不屑一顧”的意思大緻是“什麼都不看,挺驕傲的”。
第二步:把“不屑一顧”逐字解釋。不屑,不值得、不願意去做;顧,看;一顧,看一眼。連起來,就可以解釋為“不值得、不願意去看一眼”。
第三步;通過對文章内容的閱讀,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牽牛花的傲慢、得意之情,“不屑一顧”更是形象地表示出它的這一特點,所以我們就可以把“不屑一顧”這個詞中隐含的意思寫出來,即“形容态度十分傲慢”。
現在,我們就可以肯定,“不屑一顧”的意思就是“不值得去看一眼”,形容态度十分傲慢。
3.用觀察和想象的方法理解
詞是客觀事物的反映,我們可以觀察實物、模型、圖片或動作來幫助理解詞義。例如《趙州橋》一刻鐘的“石拱橋”等詞,隻要翻開書,看看圖片,就知道什麼是石拱橋了。再如“蜷縮”一詞,隻需做一個動作就可以理解“肅穆”一詞的意思了。
4.想象當時的情景來理解
如《十裡長街送總理》中的“肅穆”一詞,隻要反複讀課文,想像當時周圍的氣氛環境,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就能理解“肅穆”一詞的意義了。
5、用舉實例的方法理解
要聯系平常的生活實際,用具體事例去理解詞義。例如“手”一詞,大家想一想,看一看自己的手,首先可以确定,手是一種人體器官,再具體些,把位置、作用都補充上去,“手”便可以解釋為:“人體上肢末端,可以抓取物品的器官”。
6、運用近義詞或反義詞來解釋詞義
漢語裡,有些詞可以用意思相近的詞來代替或用意思相反的詞來對比,這樣可以幫助我們解釋詞語。例如:
思索——思考、沉思的意思。
粗糙——不夠精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