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貿市場購物,消費者要注意電子秤重量欄數字的精确度。本報記者 王昕 攝
10月21日上午,在省城長風街附近的太航早市,一個老太太和商販起了争執。
老太太說“為什麼你的秤上沒有小數點後的數字?難道你是一手準?一抓就是整數?”商販急的臉紅脖子粗,大聲嚷嚷“電子秤就是這麼設置的,又沒多收你的錢。現在誰還用分?都是角。”一時間,圍了不少人看熱鬧。
仔細一想,兩個人說的都有道理。那麼糾結之處在哪裡呢?
記者首先咨詢了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的有關人士,得知分币并沒有退出流通。央行每年還要發行一部分分币的硬币。分币現在主要用于銀行結息。如果顧客要銷銀行賬戶,最後結息時櫃員會給一些分币。但在現實生活中,大家習慣了四舍五入,用角算賬省事,就連超市也是直接用角結算的。因此,生活中流通的分币并不多。
對于電子秤,說實話,和很多人一樣,記者也不太會看。都是對方說多少就是多少。那麼,電子秤有哪些方面是我們需要了解的呢?
太航儀表廠是我國最早生産電子秤的企業,至今仍然是電子秤行業的标杆企業。民品部的老張已經銷售電子稱二十年了。他告訴記者,電子秤規格不一,有大有小。一般集貿市場用的電子秤有3公斤、6公斤、15公斤、30公斤等,随着公斤數的大小不等,精确度也從1克、2克、5克到10克不等。一般的電子秤上有三排數字,分别是單價、重量和金額。如果是超市的電子秤,還有一排條碼。條碼電子秤可以連接電腦後台設備,方便記賬和追溯。
回到開頭的問題,老張說電子秤在重量一欄,小數點前是公斤數,也就是千克。小數點後第一位是百克,第二位是十克,第三位是克。如果在設置時沒有小數點後的數字,那麼,到了我們俗稱的兩的重量時,系統就會自動四舍五入。五百克就進位成了一公斤,四百多克就舍掉了。有的消費者對這點意見比較大,引起糾紛的主要原因也在這裡。
記者在集貿市場轉了一圈,發現用太航電子秤的并不多。為什麼呢?老張說,國内電子秤有很多生産企業,有大企業也有小企業。一般來說,大企業的精确度和材質要好,但是價格貴。集貿市場上小企業的電子秤便宜的一百多元,太航儀表廠同等規格的要好幾百元,出于成本考慮,攤主一般會選擇小企業的産品。除了價格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能不能做手腳。太航等大企業的電子秤都有密碼,這個密碼隻有企業掌握,商家不能做手腳。要是想做手腳亂動密碼,電子秤就亂了碼不能使用,必須由廠家售後維修。小企業的電子秤沒有這麼精密,可以自由調整。
記者還了解到,因為質量參差不齊,有的電子秤問題比較多。比如放東西時,扔上去和慢慢放上去,重量不一樣;有的沒有放平但是顯示的是00。尤其是集貿市場做冰凍産品生意的,電子秤一般準确的不多,因為水結了冰後重量增加,太準确了消費者會注意到細節。
記者還咨詢了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韓建書。韓院長說,國家對電子秤是有标準的,從元器件、到結構、安裝、使用等等,都有相關規定。電子秤在使用中,因為溫度、濕度發生變化有誤差也是允許的,但是有誤差範圍。像一公斤誤差一二百克那就絕對不是誤差了,屬于缺斤短兩。同時,商品的擺放、沖擊力度也會引起誤差。
韓建書表示,從消費者的角度講,在集貿市場買菜買水果,如果價格輸入沒有問題,需要注意電子秤重量準不準。一般來說,如果輸入小數點後兩位,也就是十克,俗稱的0.2兩就比較精确了。
記者也到六味齋新長風店購物體驗,泡菜一公斤十元,電子秤上重量一欄有小數點後三位,重量顯示的是0.294公斤,金額是2.9元。如果換成集貿市場那位攤販的做法,就成了0.3公斤,3元。鳳爪63.80元一公斤,買了0.234公斤,金額是14.9元,一進位就是15元。雞毛蒜皮的,錢就溜走了。難怪那位阿姨有意見。
看來,保護消費者權益,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至于街上十元三斤,沒看清秤就裝袋子遞過來的水果,還是少買的好。
本報首席記者 崔曉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