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全劇推進用的是通常邏輯,而《如懿傳》用的,其實是網絡小說裡挺常見的一種“反常邏輯”,這種邏輯适合寫爽文,卻不适合用來講道理。
《如懿傳》偏偏又是一部試圖講道理的作品。
“反常邏輯”這個詞是我自己想出來的,我簡單解釋一下它和通常邏輯的區别。
《甄嬛傳》是通常邏輯,帝妃戀情的甜蜜之處(也就是觀衆能感受到的爽點)是這樣的:
女主角愛上了皇帝,皇帝也看上了她,于是有人欺負她的時候,皇帝就立馬給她提了位分,後來她還得到了皇帝賜予的許多貴重禮物,被皇帝整天召見,被整個後宮的人羨慕。
這就是通常邏輯:代入主角後,觀衆的快感來自于主角的“收獲”,比如說愛情的收獲,地位的收獲,具體物質上的收獲和精神上的收獲。
一切都很合理,故事的推進和我們平常行為的思路是一緻的。
《如懿傳》用的則是反常邏輯。
具體來說,《如懿傳》裡帝妃戀情能讓觀衆感受到的爽點是這樣的:
女主角嫁給了皇帝,但是皇帝一邊寵幸别的女人,一邊冷落女主還把她打入冷宮,同時還縱容後妃欺負女主角,總之女主角很慘!
但是随着劇情的展開,觀衆們會明白,哦,原來皇帝最愛的就是女主角,他寵幸的别的女人都是為了打壓女主角的敵人,他冷落女主把女主送進冷宮縱容後妃都是為了麻痹敵人然後保護女主,你們以為他不愛女主,實際上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她。
這就是反常邏輯的故事裡的爽點。
你們不要覺得很MC,事實上這種套路在前幾年的網絡小說中還是比較常見的,那種“男主渣虐女主,後來才發現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她,他實際上心裡更痛”的設定,其實還蠻受歡迎的。
反向邏輯的小說的爽點來自于兩個方面,一個是“反轉”,一個是“受衆的自憐”。
有許多人在現實中的愛情是不如意的。
有很多人被愛慕的人拒絕,得不到對方的認可,隻能眼睜睜看着對方和别人走在一起;
有很多人在戀愛婚姻中甚至被所愛的人冷落,辜負,背叛甚至虐待。
而“反向邏輯”是最受這部分人歡迎的,而這部分人數量并不少。
它通過一種微妙的形式去告訴讀者一種可能的邏輯:現在你愛的人對你不好,可能是因為某些不得已的原因,而他的内心其實是深深地愛着你的。
是不是覺得有點傻?
但是就是有人會吃這種設定,甚至我有時候也覺得這種假想挺動人的,所以我很能理解為什麼有不少小說會用這種設定。
但這種反常邏輯,隻适合寫爽文,不适合用來講普世的大道理。
因為現實中哪有那麼多不得已,哪有那麼多人會用這種不合常理的反向邏輯行事?正常人的行為模式就是愛你就對你好,不愛你才對你不好,所謂的“TA虐我實際上是為了保護我”這種行為,在現實中出現的概率微乎其微。
我認為《如懿傳》的作者試圖用網絡爽文的反常邏輯去闡述“婚姻”的道理,是從一開始就走上了死路。
乾隆和繼後的故事,
我感覺要麼打造成徹底的爽文爽劇,别試圖講婚姻消亡的道理了,幹脆就一種用反常邏輯的套路一直運轉下去,證明“繼後的人生雖然坎坷,但實際上她就是乾隆最愛的人”,盡力爽翻讀者觀衆也就是了。
要麼就大刀闊斧裁剪前半段兩人緣起的部分,直接從繼後因娴淑守禮而被太後皇帝選為成為皇後講起,描繪她和皇帝的感情怎麼被複雜的人事消磨,直到變成相看兩厭。
最後也别試圖證明“乾隆心裡一直愛着繼後”了,因為這種反常邏輯的證明隻會削弱“婚姻的消亡”這方面的道理的講述。
總而言之,爽文常見的“反常邏輯”,是不能用來講道理的。
你都反常了,哪裡還有道理可言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