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趙佗和趙佗的關系

趙佗和趙佗的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18:17:10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古代的許多詩文中,官員一旦貶谪出京有很多都是遷往百越地區。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曾經派趙佗建立南海郡。

趙佗和趙佗的關系(自認34)1

而秦末戰亂之際,趙氏封關絕道自封為“南越武王”。其管轄範圍包括了今天的兩廣地區還有象郡也就是越南的部分地區。在古代,這裡是中原百姓中未開化的蠻夷之地。那麼,南越國又是如何在這短短的九十三年間完成全蠻夷向半蠻夷之間轉化的呢?

(一)、向往漢地,自認蠻夷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轼雖然嘴上這麼說,但其實是一種自我解嘲。因為他沒有辦法脫離這片土地,倒不如好好的在此生活。古代的“華夷之辨”,非常盛行。所謂東夷西狄南蠻北戎,現在看來它帶有很大的地域歧視的色彩。但是當時交通不便,南越國的确是遠離中原,極難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

1. 和輯百越,越人自治

“秦已破滅,佗即擊并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秦末天下大亂,而趙佗身處南越之地,無力也無心去勤王。所以,他掐準時機,與外界斷絕聯系,自己做起了“土皇帝”。當地都是少數民族,也就是越人,所以想要長期的統治很難。

趙佗和趙佗的關系(自認34)2

他心中也有想要投靠中原政權的想法,但是局勢尚不明朗,倒不如坐山觀虎鬥,先自沉穩,以觀後效。當他稱王的那一刻,就把南越徹底的當成了自己的。所以,他要想方設法的維護這個“家”的穩定。

所以,開始積極的推動自己的士兵親眷與當地越人進行通婚。就像北魏的孝文帝一樣,隻不過外來民族從鮮卑族變成了中原人。百越人當時還尚未開化,處于低階文明時期。通婚,能夠使得中原文化更好的滲透進社會生活。這便是半蠻夷人的初始化形态。

2. 自我獨立,獨善其身

《史記》“漢五年,複立吳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治”。在反秦的戰争中,南越國是始終沒有表明立場的。它沒有幫助自己的主家秦國,也未曾助漢抗楚。因為一切的局勢都不明朗,盡管趙佗有回歸之心,但也不知道回歸誰。

趙佗和趙佗的關系(自認34)3

所以,他就自立為王。事實證明,趙佗的這個想法非常正确。因為劉家打下天下之後,将南越之地遙封給了長沙王吳芮,最後劉邦又弄了一個“非劉氏成王者,天下共擊之”。在看見了卸磨殺驢的戲碼屢屢上演以後,趙家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陸生卒拜尉他為南越王,令稱臣奉漢約”。趙佗也知道自己很難與漢朝維持長期對抗的局面,于是接受了陸賈的勸說,使得南越成為漢之藩屬國。半蠻夷其實是趙佗為了拉近自己與漢王朝關系,所自創的一個概念。

陸賈第一次來到南越時,趙佗就是以一副蠻夷人的身份招待的。而之後他又用半蠻夷來表面自己和中原正統的漢朝,是同根同源。趙佗是一個政治家,什麼說法對自己有利,自然就會提出什麼說法。這種觀念,也是因時而異的。

因為陸賈第一次到訪,趙佗并沒有想要投靠之意,因此故作姿态。之後陸賈再來,趙佗是害怕漢朝會大舉進攻。

趙佗和趙佗的關系(自認34)4

(二)、内不振漢,亡以高異

“高後自臨用事,近細士,信讒臣,别異蠻夷”。呂後執政時,一些邊境政策引發了趙佗的極大不滿。因此,他有意将自己與漢朝做出區别。此時的他,再度擡出了“半蠻夷”這個說法。不過,此番講的是長沙國。

1. 所謂轉變,不過一言

半蠻夷這個概念,就是由趙佗創立的。他所管轄的南越國,實際上的轉變其實是從士兵與越人通婚以及傳播中原文化開始的。而他本人對于半蠻夷也是有着明确界定的,就是生态環境,以及族群的人口多數還有統治階層為何人。

他的這些說法,都是帶有強烈政治色彩的。而不是單純的開化與半開化。呂雉在位,漢越關系越來越惡化。因此趙佗以“自高異”之名,從而稱帝,史稱南越武帝。它需要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系,不能與漢朝走的太近。

說白了,趙佗還是為了追求南越國獨立統治的地位。它可以作為藩屬國進貢,但不能成為内臣入朝。到時候,自己若是失去了主動權,就把性命親手交到了他人手中。半蠻夷,其實就是一個臨界點。

趙佗和趙佗的關系(自認34)5

趙佗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當然這是地理概念,也曾經說過自己是蠻夷人。他發現,這兩種說法都不能夠完全的符合自己所需,故而就稱南越為“半蠻夷”。

2.為己所用,靈活轉圜

蠻夷,是古代中原人對于各地少數民族的蔑稱。半蠻夷的出現,就是為了迎合趙佗自己的目的。他有時候需要與漢朝交好,有時候也需要刻意的遠離。畢竟,誰也不願意把自己的江山拱手讓人。而且,誰也不想輕易開戰。

畢竟趙佗入百越時領了五十萬大軍,而且兩廣之地山林衆多漢朝軍隊也不好開進。而趙佗心中也有些忌憚漢朝,因為如果雙方外交關系惡化,自己是沒有好果子吃的。他想出了“半蠻夷”這種政治概念,可以在中國人和蠻夷的身份之間自由的行走。

而半蠻夷還能給其帶來一個好處,就是使得漢朝默許南越國的獨立地位。畢竟,都是外族之人。但又不會把兩者的關系拉的太遠,因為趙佗本人還有手下的士兵都是從中原來的。“南越王趙佗,本漢賢人也,化南夷之俗”。

趙佗和趙佗的關系(自認34)6

所以說,南越國的半蠻夷其實就是趙佗一句話的事情。在這場外交遊戲中,他利用這個概念維持着自己的統治,又強調着南越國的獨立性。如果非要給半蠻夷劃分一個概念,可以說是蠻夷化的漢人或者漢化的蠻夷。

(三)、鬥轉星移,潛移默化

趙佗活了一百餘歲,在這期間他的士兵以及當地的南越人進行了充分的融合。而後又有趙胡以及嬰齊等南越國君繼位,這期間漢人勢必會受到越人的影響。不論是生活習慣,還是社會風俗,而對于自己是漢人的這一概念,也在逐步的弱化和消亡。同時,南越之地的蠻夷風氣也在漢人的感召下,逐步的減弱。

1. 漢之影響愈深

趙嬰齊曾經長期在漢朝生活,并且還做過侍衛。他繼位以後雖然是想繼續的保持統治的獨立性,但是身上已經烙上了漢朝的很多印記。就連他的王後,都是漢人。自然其繼任者,也會受到母親的熏陶,對漢家文化産生好感和認同感。

南越國内部其實一直有兩股勢力,一股是極度贊同倒漢,而另一股則非常的反對,認為南越就應該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不應該受到漢朝的統治。此時,半蠻夷并不能夠被很好的利用。這種趙佗獨創的概念,也隻有他本人才能發揮的遊刃有餘。

趙佗和趙佗的關系(自認34)7

最終,還是因為嬰齊皇後的原因,導緻漢軍入南越最後南越滅亡。在南越上層的一直都是漢人,而當地人則一直處于中下層的地位。這本就是他們的土地,對于其而言趙佗不過是侵略者。趙家,也沒有權利把這片土地拱手讓人。

而半蠻夷既可以安撫民心,又能夠幫助趙家一直獨立于漢朝之外。

2. 平衡打破,南越覆滅

嬰齊的皇後是漢人,所以一直與漢朝關系暧昧。而呂嘉主張獨立,背後也有支持者。呂嘉勢力日盛,發起了反叛,這正好給了漢朝軍隊入境的名頭。所以,建國九十三年的南越國就此滅亡,其領土也都歸到了漢朝的統治之下。

半蠻夷說到底,還是統治者的工具。主要是趙佗為了應對漢朝而創立的,他不能以強烈的态度回應漢朝并土的請求也不能把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輕易的拱手讓人。因此,他想出了以種族為紐帶的觀念,也就是半蠻夷。

趙佗和趙佗的關系(自認34)8

他是漢人因為父母之墓在那裡,誕生之地在那裡,他是蠻夷,因為長期生活在百越之地。而歸于其治下的百姓,也因為長期的融合而成了半蠻夷之人。前後的态度,皆是因為趙佗有自己的政治需求,以及形式的變化。

當漢朝還不穩定時,自然要強硬一些,而天下歸心之後,南越必然會成為漢朝的眼中釘,肉中刺。自己想要獲得和平,自然要做出讓步。不能太暧昧,否則會被吞噬;不能太強硬,否則也會亡國。這種若即若離的态度,正是南越王趙佗心中所理想的觀念。

結語:

趙佗自稱為“蠻夷大長,老夫臣陀”,他知道自己是蠻夷人的首領。但是這個觀念,又不能符合自己的訴求。故而以民族情結為紐帶,獨創了半蠻夷。他将南越歸為半蠻夷之地,也将長沙歸為半蠻夷之地。如此一來,漢朝就不會輕易的對他興兵動武。畢竟,師出無名。況且,趙佗也答應了稱臣,再加上距離中原甚遠,所以南越可以一時的偏安一隅。

參考文獻:

《史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