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
歡迎你來一起見證包子的成長曆程
喜歡我的話,記得關注哦~
▽▽▽
接下來的21天,我将圍繞三本跟個人成長打造有關的書籍,來發散式記錄我的思考,(趕腳有點像自由書寫喲~)
7天記錄一本書,3本書、21天的時間,以此作為個人成長行動第一站吧~
第一本有關的書是《Show your work》,一本已經絕版的書,但是看起來有點輕松又有料~
為什麼輕松呢?
因為這本書兩百多頁,沒有太多理論知識去引經據典告訴讀者“為什麼要這麼做”,而是直接講“要怎麼做才是最優解”,這麼直白的講解手冊,确實不常見了。
而且,這本書裡好多金句啊~對于喜歡囤金句的我來說,真的是太愛了!所以,我也會在文中把這些金句單獨拎出來,做成金句卡展示哦~
為什麼有料呢?
《show your work》這本書全程在講如何進行“自我展示”。
天知道“自我展示”對我來講真是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既想做好,卻遲遲提升不了行動力。
而這本書中的很多觀點,讓我的DNA終于動起來了!它讓我感覺到:原來做這件事情并沒有我想的辣麼難嘛~
總而言之,我在這本書裡找到了很多突破口,是可以拿來即用的經驗,可操作性非常強。
01我想分享個故事
期待有遠方的酒友來找我
如果你專注讓自己變得更好,别人就會找到你。不要為自己的作品尋找觀衆,而是讓觀衆找到你。
這句話說了分享的必要性,隻有把自己推出去被更多的人看見,才能為自己的作品吸引來客戶,這才是具有時間複利價值的行動。
所以我把這句話放在第一條,也是為了給自己賦能吧~用這句金句告訴自己:“這麼做有很大的持久價值”,那麼,無論是更新公衆号,還是去做短視頻分享,就有了更多的動力和熱情。
這股力量,其實是從「未來」借來的。
所以如果當下做一件事産生不了激情,那就從未來給自己借力吧!去問自己一句話:
“ 如果持續做這件事情,堅持三個月、半年、一年後,它會産生怎樣的價值?自己會有哪些好的改變呢?對他人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在教練對話中,這種方法叫做“ 放大成果 ”。
但是我想說的,還不僅僅是這一點,因為我要給這個“故事”加了一個定語:“我不确定好不好。”
02我不确定這個故事好不好
但應該有想聽的酒友
我不确定我的故事好不好聽,所以我不确定是否應該拿來分享。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好久好久,直到我發現了自己的這個信念模式:
“我分享出去的東西,一定得是我認為「優秀」的東西。”
寫完的讀書筆記、覺察日記,隻有我覺得内容還不錯的,我才會主動地分享;畫完的畫,隻有我覺得能拿得出手的,我才會主動地分享。其他的,都會被我收錄在文檔裡,存在電腦的某個文件夾中,永不見天日。
調整自我期許,忘記“天才”的概念,更多去思考如何發展“衆才”,并為它做出貢獻。
當我看到這一句的時候,是有感覺被“戳到”的,确實有點“天才”的期許在身上,成了一個隐形的包袱,阻礙我去自由地分享結果。
“天才”和“衆才”差别在哪裡呢?
天才是一個人完成所有的事情,衆才是一群人一起完成所有的事情。
我最近迷上了一部真人秀綜藝,叫做《登錄圓魚洲》,一群具有腦力、體力、性格迥異的玩家聚集在一起,要獲得最終的勝利,就需要利用自己的差異化優勢、先發優勢、信息不對稱優勢等等優勢,跟其他優勢互補的小夥伴組成聯盟。
這個綜藝的核心概念,就是“博弈論”。
而發展自己的“衆才”能力,就是要主動參與這樣的博弈:
想清楚自己已經學會了什麼、想學什麼,再去看别人在分享什麼、沒有分享什麼,從中找到空缺,把自己補上去。
03把自己當做「業餘愛好者」
而非「專家」
在衆目睽睽中分享自己的所學,并不是要體現自己“方方面面都很厲害”,而是通過分享出去的内容,讓其他衆才們可以看到我的優勢,同時也能看到我需要填補的短闆。
于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就能在人生的博弈中,互相找到了自己的最優解。
分享自己,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并非隻有專業的人才有分享的發言權。
初學者的心面向無限可能,專家的心則飽受羁絆。
越有「偶像包袱」,就會越想追求完美形象、害怕出醜出錯,反而限制了自己自由歌唱的權利,哪怕五音不全,那也是自由的聲音。
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如果希望被更多人了解,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知道自己在乎的東西,那就得通過分享,把真實的自己表達出來。
并非要等到成為「專家」之後才去分享自己,而是要在持續的分享過程中,看到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好。
所以,真正的差别,其實是在「做」與「不做」之間。
以上就是今天我對于本書的自由思考内容❤️
今天閱讀後的行動計劃,就是原汁原味把這些内容發布出去,不糾結自己的表述邏輯和層次深度是否達到了“優秀寫作”标準,要的就是卸掉“完美主義”的枷鎖,享受分享自由。
好啦~明天繼續圍繞這本書進行自由寫作,明天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