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作工人階級的聖經?□劉軍《資本論》是馬克思傾注畢生精力寫作的一部光輝著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部百科全書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1867年問世的《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最厚重、最豐富的著作,被譽為“工人階級的聖經”直到今天,《資本論》仍然是我們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最重要文獻,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被稱作工人階級的聖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劉軍
《資本論》是馬克思傾注畢生精力寫作的一部光輝著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部百科全書。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1867年問世的《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最厚重、最豐富的著作,被譽為“工人階級的聖經”。直到今天,《資本論》仍然是我們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最重要文獻。
背景:資本主義時代的曆史性變化呼喚新理論進行科學解答
●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呼喚一種新的理論,科學分析資本主義,尤其是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和經濟危機的本質和出路。《資本論》三卷中,勞動價值論是基礎,剩餘價值論是貫穿全書的中心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19世紀中葉,伴随着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不斷暴露,無産階級和資産階級之間的階級對立日益尖銳、複雜。資本主義時代的曆史性變化,需要新的理論,對資本主義的本質和發展趨勢、人類曆史發展的規律和未來形态等根本問題做出科學解答。
1857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是生産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同生産社會化之間的矛盾的根本體現。随着生産力的迅速發展,社會化大生産越來越要求擺脫資本的私人占有屬性,充分展現現代生産力的社會本性。以往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無法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這一内在矛盾。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呼喚一種新的理論,科學分析資本主義,尤其是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和經濟危機的本質和出路。
生産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同生産社會化之間矛盾的第二個表現,就是無産階級和資産階級的矛盾對立。由于社會化大生産的發展和資本的不斷集中,資本主義社會的中間階層除少數人進入剝削者階層外,絕大多數人都淪為無産者。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對立日益簡單化,階級沖突越來越尖銳,工人運動進一步發展。1864年,國際工人聯合會(即第一國際)在英國倫敦成立。但是,各國工人運動仍然缺乏統一的科學指導思想。在英國,強調合作發展運動的工聯主義占據主導;在德國,主張改良的拉薩爾主義占據重要地位;在法國,宣揚階級調和與和平改良的蒲魯東主義流傳甚廣。無産階級革命的進一步發展,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
為了寫作《資本論》,馬克思數十年如一日,勤奮地閱讀和寫作。馬克思曾在給朋友的信中談及寫作《資本論》的艱辛,為了它,我已經犧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據不完全統計,馬克思在寫作《資本論》的過程中,先後閱讀了2000多冊著作,收集了4000多種報紙雜志,寫了100多本各種摘錄、手稿、劄記。
經過馬克思的不懈努力,1867年出版了《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去世後,恩格斯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整理出版了第二卷和第三卷。三卷中,第一卷分析“資本的生産過程”,第二卷闡述“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三卷論述“資本主義生産的總過程”。其中,勞動價值論是基礎,剩餘價值論是貫穿全書的中心。《資本論》三卷既相對獨立,又密切聯系,共同構成一個結構嚴密、邏輯清晰、理論完整的科學體系。
内容:融政治經濟學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為一體,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百科全書
●《資本論》闡述勞動價值論,創立剩餘價值論,提出資本積累理論,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對立,批判分析資本主義的曆史地位,将政治經濟學、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有機融為一體
《資本論》中,政治經濟學、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有機融為一體,構成一部内容豐富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百科全書。《資本論》首先是一部政治經濟學著作,“它是工人階級政治經濟學的科學表述”;其次是一部哲學著作,“雖說馬克思沒有遺留下‘邏輯’(大寫字母的),但他遺留下《資本論》的邏輯”。在《資本論》中,邏輯學、辯證法和認識論三者統一在一起;再次是一部科學社會主義著作,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的創立,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本書所作的結論日益成為偉大的工人階級運動的基本原則”。
具體而言,《資本論》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内容。
第一,闡述勞動價值論,奠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商品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細胞形式,對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研究必須從商品開始。商品具有二重性,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商品二重性由生産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決定,無差别的人類抽象勞動生成商品的價值,具體勞動生成商品的使用價值。生産商品的勞動二重性,又由生産社會化和生産資料的私人占有決定。追根溯源,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構成了資本主義商品生産和社會矛盾的根源。勞動價值論是《資本論》的理論基礎和出發點,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礎。勞動價值論的核心是勞動的二重性學說。勞動二重性理論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資本論》的全部分析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第二,創立剩餘價值論,揭示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和資本主義生産的實質。勞動力是一種使用價值大于價值的特殊商品。剩餘價值是工人創造的超過勞動力價值以上,被資本家占有的那部分價值。資本主義的工資形式,把勞動價值與勞動力價值相混同,把勞動創造的全部價值等同于勞動力的價值,進而把剩餘價值掩蓋起來。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在于無償占有工人創造出來的剩餘價值。資本主義的雇傭勞動制度,制造資本和勞動者之間公平交易和平等交換的假象,是一種最富隐蔽性的剝削制度。《資本論》三卷,都是以剩餘價值為中心展開分析的,它全面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産的動機和目的,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産、分配、交換和消費的根本性質。
第三,提出資本積累理論,揭示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曆史過渡性質。在資本主義生産過程中,資本家不會将剝削的全部剩餘價值都用于消費,而是将一部分剩餘價值重新轉化為資本,投入到再生産過程,以便不斷實現資本積累。剩餘價值是資本積累的源泉,而資本積累又是擴大再生産的源泉。随着資本積累的不斷進行,社會财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裡,無産階級隊伍也不斷擴大且日益相對貧困,最終形成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此外,資本的集中和壟斷,必然成為在這種壟斷之下繁盛起來的生産方式的桎梏。《資本論》揭示了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一般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闡釋了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産生、發展和滅亡的全過程,得出了社會主義制度必然取代資本主義制度的科學結論。
第四,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對立,闡述無産階級的社會地位和曆史使命。資本主義生産方式中,無産階級不掌握生産資料,隻能出賣勞動力,受到資産階級的剝削,是社會中的受壓迫階級。另一方面,無産階級與社會化大生産相聯系,是先進生産力和社會發展方向的代表,肩負着消滅剝削制度,實現共産主義的偉大使命。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對立和鬥争的根源,是生産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無産階級隻有消滅生産資料私有制,推翻資本主義剝削制度才能獲得徹底解放。《資本論》作為“工人階級的聖經”,它使工人階級科學認識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本質、運行規律和發展趨勢,進而尋找到推翻資本主義的革命途徑,并成為實現變革的領導階級和主體力量。
第五,批判分析資本主義的曆史地位,科學闡明未來共産主義社會的特征。資本主義生産方式不是永恒的,而是特定曆史時期适應一定生産力要求的社會生産形式。資本主義生産具有二重性,既是“造成毀滅和奴役的禍根,但在适當的條件下,必然會反過來變成人道的發展的源泉。”這一源泉,就是生産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當它“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對于代替資本主義的共産主義社會,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識形态》中就指出:“共産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确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适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産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這個運動的條件是由現有的前提産生的。”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和共産主義的曆史唯物主義分析,證明了唯物史觀是完全正确的,從而把唯物史觀由假設變成了科學。
作用:認識和改造當代世界的科學指導思想和重要方法論原則
●《資本論》具有嚴密邏輯性和嚴謹科學性,是批判資本主義的銳利武器,是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指南,是洞悉世界和社會的科學方法論
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資本論》雖飽受資産階級學者的非難和攻擊,但它的嚴密邏輯性和嚴謹科學性,使它具有無可比拟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是認識和改造當代世界的科學指導思想和重要方法論原則。
第一,是批判資本主義的銳利武器。《資本論》以唯物史觀為指導,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經濟運行規律,闡明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曆史必然性。馬克思《資本論》的問世,“無疑是向資産者(包括土地所有者在内)腦袋發射的最厲害的炮彈”。《資本論》中的剩餘價值理論,“好像晴天霹靂震動了一切文明國家”。當前,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許多新變化、新情況。但是,《資本論》的一般原理并沒有過時。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有人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過時了,《資本論》過時了。這個說法是武斷的。遠的不說,就從國際金融危機看,許多西方國家經濟持續低迷、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加深,說明資本主義固有的生産社會化和生産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現形式、存在特點有所不同。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不少西方學者也在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資本論》,借以反思資本主義的弊端。”的重要講話充分說明,《資本論》仍然是我們分析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的銳利思想武器。
第二,是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指南。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包括科學社會主義的原理在《共産黨宣言》等著述中闡述以後,“經過足足20年的潛伏階段,到《資本論》出版以後,就越來越迅速地為日益廣泛的各界人士所接受。現在,它已遠遠越出歐洲的範圍,在一切有無産者和無畏的科學理論家的國家裡,都受到了重視和擁護。”進入20世紀以來,社會主義從理論發展為實踐,譜寫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偉大篇章。特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和發展,辯證吸收和借鑒了傳統社會主義模式以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經驗和教訓,為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曆史貢獻。指出,如果說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揭示的關于資本主義生産的基本原理和規律難以适用于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計劃經濟的話,那麼,對于我們當前正在大力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卻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着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充分顯示了《資本論》中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影響力。
第三,是洞悉世界和社會的科學方法論。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資本論》蘊含着系統的方法論原則,如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邏輯與曆史相統一的方法,等等。其中,最核心的方法論原則是辯證法。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的跋中指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在《資本論》中,馬克思辯證地分析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每個要素和環節,既肯定其在曆史上的合理性和進步性,又指出它的曆史性和暫時性,揭示其向自己對立面轉化的必然性。正如海爾布隆納所說:“馬克思以自己的卓越才智創立了一種研究方法,這有幸使他在世界上名垂青史。”實踐已經證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社會如何發展,馬克思《資本論》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和方法論的偉大力量,依然占據着人類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
(作者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