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橘媽育兒
有位寶媽遇到了這種情況:孩子晚上已經入睡了,過了一會兒卻開始突然睜開眼睛,兩隻眼睛瞪得圓圓的,像是受到了驚吓,有時候還會大喊大叫,嘴裡說着“不要!走開!”有時候身體還會痙攣,大人對孩子說話,孩子卻沒有任何回應。
等到第二天,孩子卻有什麼都不記得了。
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時,這位寶媽覺得自己比孩子受到的驚吓還要大,一方面懷疑孩子是做了什麼噩夢,一方面也在心裡嘀咕,會不會真有什麼離奇的事情發生。
像她描述的突然驚醒、伴随尖叫等異常行為,是典型的夜驚症的表現,在4-7歲孩子身上比較常見,也就是孩子上學前和上學早期這個階段,尤其是男孩子。
有的孩子可能出現過一次,有的孩子是經常性出現,不過夜驚通常不會在一段時間頻繁出現,容易出現在孩子過度疲勞的情況下,以及睡眠壞境差、胸部受到壓迫、吃得過飽、鼻腔不通氣等也容易導緻夜驚的出現。
如果家族中有人出現過這樣的現象,孩子有可能會受到遺傳的影響也出現夜驚問題。
沒錯,夜驚和夢遊,也就是睡行症關系密切。
如果說對夜驚不熟悉導緻家長害怕的話,可以聯想一下夢遊,你就知道沒有那麼神秘了。
夢遊和夜驚一樣,都是孩子睡眠中的異常行為,都不容易被叫醒,醒來後也會完全不記得發生了什麼,是一種睡眠和清醒同時存在的意識狀态。
根據科普中國隊夜驚的解釋,夜驚症可與睡行症并存,此時應做并列診斷。
噩夢或者說夢魇,和夜驚不同,成年人有時候也做噩夢被吓醒,隻不過一般不會哭鬧,所以我們對噩夢比較了解,兩者的典型區别有這幾點:
表現和行為
夜驚:在睡夢中激動、恐懼、緊張,表現為尖叫、哭喊、戰栗,難以被叫醒,持續1-10分鐘後會自動進入睡眠;
噩夢:從睡夢中醒來,可能會受到驚吓,開始哭鬧,由于受到驚吓,孩子會很難繼續入睡;
開始的年齡
夜驚:往往在孩子4-7歲時出現;
噩夢:幼兒期之後就開始出現,以後也偶爾會出現;
是否有記憶
夜驚的孩子會出現意識和定向障礙,不能說出夢境的内容,對發作通常不能回憶;
噩夢的孩子可以回憶起夢境内容,可以和大人進行讨論;
出現的時間
夜驚主要發生在睡後2小時左右,尤其是孩子的作息規律被大亂時,容易發生;
噩夢則一般出現在後半夜;
是否和情感有關系
夜驚是一種睡眠問題,和孩子的情感沒有什麼關系,所以不必太過擔心孩子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心理問題;
噩夢其實和情感也沒有關系,但是噩夢反映了孩子内心深處的恐懼,和潛意識有關。
2002年中國一項對上海1812名1~6歲兒童進行的睡眠障礙調查顯示,夜驚和夢魔患病率為12.4%,可以說,小孩子出現這些睡眠問題很常見,也并不神秘。
有的老人會把孩子夜驚、噩夢之類的找一些迷信的原因,這是沒有科學道理的。這種夜驚和夢魇的症狀,主要發生在快動眼睡眠期,是一種覺醒障礙。
快動眼睡眠是人睡眠周期的最後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儀器可以觀察到人眼球快速轉動,人的腦波迅速改變,出現了和清醒時狀态的腦波非常相似的高頻率、低波幅特征,做夢就常常發生在這個階段。
另一個階段是非快動眼睡眠,是入睡期、淺睡期、深睡期和熟睡期的統稱。兩個階段交替出現,交替一次是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是90-110分鐘,所以孩子一晚上可能會出現幾次快動眼睡眠階段,夜驚現象通常就出現在這個階段。
所以說,夜驚以及噩夢,是一種睡眠問題,而不是碰到了所謂“不幹淨的東西”,也不一定是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
當孩子出現夜驚情況時,父母要做的就是抱住孩子,避免他傷到自己,然後說一些話來安慰孩子,使孩子平靜下來,比如“爸爸媽媽都在,不要害怕”等等,解決孩子當時的恐懼即可。
到了第二天,不需要給孩子太大的心理壓力,也不要讓孩子太過在意這一點。可以營造更好的睡眠環境,比如提前半個小時讓孩子睡覺,将房間的燈光調暗,讓孩子更加放松的入睡。
美國兒科學會對于孩子夜驚,給到的應對方式也是自然過渡,因為夜驚現象會随着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其次吃藥可能有時候并不能解決問題,所以大人和孩子,都不必給自己更多壓力,多關注孩子的睡眠健康,更為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