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足下”的出處與起源
“足下”,是古代以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若問出處,相關史料和筆記會道出一個與介子推有關的故事。
介子推,春秋時期晉國人。斯時,晉國公子重耳為了活命,被迫出逃在外達十九年,期間,颠沛流離,苦不堪言。一次,重耳餓得幾乎暈厥過去,侍服一旁的介子推見狀,便悄悄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炖煮成湯給重耳充饑。重耳得知内情,大為感動,聲稱,有朝一日當上君主,定要好好報答。
後來,重耳回到晉國,當上了國君,成了著名的晉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即位伊始,晉文公對有功之臣大行封賞,可偏偏遺漏了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願接受封賞,更不屑與那些追逐名利而不擇手段的人為伍,于是,帶着母親隐居綿山。
晉文公得知後,自是内疚,随即派人勸說介子推出山為官。但介子推心意已決,避而不見。于是,晉文公下令放火燒山,試圖以此逼介子推出山。沒想到,介子推倔強如斯,甯死不從,愣是緊抱着一棵柳樹和母親被山火活活燒死。看到柳樹下介子推和母親的屍體,晉文公傷心不已,命人砍下那棵柳樹,制成木屐穿在腳下,每當看到木屐時,晉文公都會傷感道:“悲夫,足下!”
上述為故事梗概,不同版本,有不同情節和渲染,但基本上都以此為“足下”的出處,并延伸出“寒食節”和“清明插柳”的由來。
這個感天動地的故事,最早見于西漢東方朔的《瑣語》:“介之推逃祿自隐,抱樹而死。公撫木哀歎,遂以為履。每懷從亡之功,辄俯視其履曰:‘悲乎足下!’”
後來,南朝宋人劉敬叔所著的《異苑》,以及南朝梁人殷芸所著的《小說》也都有收錄。《瑣語》為散文集,《異苑》為筆記小說,《小說》則是野史雜記,三本書皆為文學作品,這不得不令人對它的史實性産生疑問。
但這并非向壁虛造,成書于戰國初期的《左傳》,以及成書于西漢的《史記》,雖然也提到介子推,但都沒有他被燒死的記載。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是這樣記載的:“……遂隐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說的意思是,介子推“于是隐居而死。晉文公派人尋找他,找不到,就把綿上的田封給他,說:‘用此來記住我的過失,并以表彰好人。’”如若按照這個記載,介子推似乎一直隐居到老死,可謂壽終正寝。如果不存在被燒死,那砍樹削履、“悲夫足下”也就無由而談了,因此,有人認為“足下”與介子推無關。
現可查到的“足下”一詞,最早出現在成書于戰國末期的《韓非子·難三》:“今足下雖強,未若知氏;韓魏雖弱,未至如其在晉陽之下也。”說的意思是,現在您雖然強大,但不如智伯;韓、魏雖然弱小,還不至于他們當年在晉陽城下那般困境。這裡的“足下”,指的是秦昭王,是下稱上的敬辭。
戰國以後,不僅臣下對君主,同輩之間,也可互稱“足下”。如《史記·季布傳》:“曹丘至,即揖季布曰:‘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遊揚足下之名于天下,顧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為秦末漢初人,曹丘對他說:“況且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把您的名聲傳揚到四方,難道不好嗎?為什麼您還把我排斥在外呢?”
一般說來,一個詞的誕生和被接受,必先經過口頭語言的認同再到書面語言的約定,由此可證,“足下”一詞至少在戰國、甚至于春秋時代已被廣泛使用。
關于“足下”的釋義,東漢才女蔡文姫之父蔡邕,有一個極簡又在理的說法:“群臣士庶相與言,曰殿下、陛下、足下、侍者、執事,皆謙類。”也就是說,“足下”,隻是謙虛地尊稱對方的敬辭。
正如糾纏嶽母在嶽飛背上刺的是“精忠報國”還是“盡忠報國”沒多大意思一樣,流傳了兩千多年的介子推故事是否與“足下”有關已不重要,故事本身傳達的,是一種忠君愛國的政治抱負,以及功成身退的隐士精神,這是那個時代的标榜。
(本篇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