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一
世間本無陰影,如果有的話,是你自己遮住了太陽。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世界無論是花也好,葉也罷,隻不過出發點不同而已。面對不幸也應如此。
王維是一個很會面對挫折的人。他的一生坎坷,正因為他敢于面對不幸,才有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千古佳句。也許蕩舟出遊的目的,順流而下,水到了盡頭而還沒有達到目的地。若是常人,必會歎息而返,而王維卻從舟中坐起,坐看雲起,随遇而安,一切随緣的精神令人折服,無法猜測他返回時的心情,但我以為面對不幸這也許是對的。
古人雲: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該有平常心。“去留随意,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任天上雲卷雲舒。”我也曾遇到過不幸,但一間獨屋,一盞孤燈,一紙鉛字,洋溢着淡淡的墨香,把煩惱拒之窗外,我不認為這是逃避,“世人皆醉我獨醒”坦然倒不失為面對不幸的方法。
遇到不幸,請先不要一味的抱怨,而是慶幸。上天在提醒我們,我們什麼地方做錯了,應該改正,能夠用理性的認識和正确的态度對待任何不幸,以良好的心态去算好人生的每一筆盈虧,用積極的态度應對每一次始料不及的變故。
2、篇二
讓是最美好的秘訣和饋贈。
讓是一個言字旁加一個上字,我總認為這是和别人說你先來的意思。可讓隻是普遍意義上的謙讓他人嗎?
讓,有它自己的真谛。
讓是素養禮貌的體現。我的媽媽在我小時候總是和我說别的小朋友想要什麼,别一直和他們争搶。這是禮貌,會讓大家更喜歡你。我說好,但我那時并不知道原因。就像數學題一樣,有時我會套公式,但為什麼這樣列式我未必知道透徹。
記得幼兒園開學那天老師給我們每人發畫具,結果少了一份,那個沒拿到的小朋友嚎啕大哭,以至于老師請求我把我的那份先給她,我自然是答應,這确實讓老師對我頗有好感。
讓也是愛的體現。融四歲,能讓梨。這是三字經裡耳熟能詳的句子,我覺得孔融讓梨不僅因為禮貌,更多是孝順及對家人的愛。我的媽媽也總是把好的留給我,小到一盤菜裡最嫩的部分,大到吃穿用度無一例外,我總是能擁有最舒适的。這種讓無關乎素養,隻是對親人的深愛。
3、篇三
歲月的劃痕留在青春的日記中,留給我們香甜的回憶,高中時代,高中生活,是我們人生精采樂章悅耳的前奏。
每一個早晨,明亮的教室裡,知識都在綻放着璀璨的光芒,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
空中追夢的飛鳥劃過眼簾,留下一絲希冀;林中潺潺的水聲敲擊耳膜,唱響一首清新的歌;風中淡淡的花香輕輕掠過鼻翼,殘留下一縷美好,一顆顆渴求知識的心,在每個早晨溫柔的展着翅膀。
我們在求知的路上痛并快樂着。體内深藏的夢想與激情在老師的引導下蒸騰如雲,在奮鬥的天空中化着甘露,滋潤枯竭的心靈。努力耕耘着知識的土地,催生着智慧的花苗;收獲着金燦燦的果實。
追尋缤紛的陽光,展示生命的熱烈,诠釋青春的風彩,揚起自信的微笑,揮動勞動的雙手,镌刻充實的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