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透視
考點明确
《考試大綱》要求“能閱讀淺易的文言文”。包含“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B級;“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内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态度”,能力層級為C級。
命題趨勢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這一考點在近幾年高考中雖未單獨設題,但其知識點遍布文章,閱讀理解時許多句子涉及這方面的知識。在文言的閱讀過程中,如果對古漢語中一些句式特點,尤其是像謂語前置、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等比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會造成閱讀的困難和翻譯句子的不準确。因此,對文言與現代漢語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應該有足夠的認識。
知識講解定語後置句
定語是用來限制主語或賓語的,一般放在中心詞的前面,這是古今漢語的共同語序。在古漢語裡,為了強調和突出定語,把定語放到了中心詞的後面,這種語法現象就稱為定語後置。定語後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詞語和相應的形式。
“……者”式,具體形式為中心詞 後置定語 者。
例,
1、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荊轲刺秦王》(太子及知其事之賓客)
2、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蔺相如列傳》(求可使報秦之人)
“……之……”式,具體形式為“中心詞 之 後置定語”。
例,
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蚓無利之爪牙,強之筋骨)
4、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蘭亭集序》(仰觀大之宇宙,俯察盛之品類)
“……之……者”式,具體形式為“中心詞 之 後置定語 者”
例,
5、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千裡之馬)
6、石之铿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铿然有之聲石)
數量詞作定語多放在中心詞後面,具體形式為中心詞 數量定語。
例,
7、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鬥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一雙白璧、一雙玉鬥)
8、今聞購将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将奈何?(《荊轲刺秦王》)(千斤金、萬家邑)
謂語前置句
按照現代漢語的語序規則,主語和謂語的次序,通常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但是,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強調謂語,有些感歎句或疑問句把謂語放在主語的前面。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謂分開。這種句式我們把它稱為主謂倒裝句,也叫謂語前置。比較少見。例,
9、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汝之不惠,甚矣!)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讓魏公子曰:“……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
10、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百姓之謂我愛宜乎)
狀語(介賓結構)後置句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于謂語之前,若置于謂語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于補語位置的成分要以狀語來理解,即翻譯的時候大多數要提到謂語的前面去。在文言文中,狀語常常由介賓短語充當,在介詞結構後置句中,介詞多為“于”、“以”、“乎”等詞,常見格式有以下幾種。
介詞結構“于……”式,由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常放在位于動詞後作補語,按現代漢語習慣應該放在動詞前作狀語
例,
1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
12、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蘭亭集序》)
介賓結構“乎……”式,由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有時放在謂語動詞後面作補語,這種情況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見,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
13、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
1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侍坐》)
介詞結構“以……”式,由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有時放在謂語動詞後面作補語,這種情況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見,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
15、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張衡傳》)
16、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鴻門宴》)
固定結構
有所……、無所……
這是兩個意義相反的固定結構。“有”、“無”是動詞,“所……”是“所”字短語作“有”或“無”的賓語。可分别譯為“有……的(人、事、物)”、“沒有……的(人、事、物)”。例,
17、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魚我所欲也》)
18、今入關,财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鴻門宴》)
有以……、無以……
這是兩個意義相反的固定結構。它們用在謂語動詞前,相當于助動詞的作用。可分别譯為“有用來……的(人、事、物)”、“沒有……的(人、事、物)”。例,
19、誠能得樊将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荊轲刺秦王》)
20、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勸學》)
……孰與(若)……、……與……疏……
表示比較和選擇取舍的固定結構。隻表示比較時可譯為“與……相比,誰(哪一樣)……”。例,
21、沛公曰:孰與君少長?(《鴻門宴》)
22、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谏》)
23、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
表示總結性判斷的固定結構。其中“之”是标志賓語前置的結構助詞;“謂”是動詞,“說”的意思;“也”、“乎”是句末語氣助詞,可譯為“說的就是……啊”或“大概說的就是……吧”。例,
24、詩雲:“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25、聞道百,以為莫己若也,我之謂也。(《秋水》)
……所以……
此式由于介詞“以”,含有“用”、“因”等不同的意義,可譯為 “用來……的工具(方法、方式)”、 “……的原因”等。例,
26、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27、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如……何、若……何、奈……何
都是表示怎樣對待或處置某人或某事的固定結構。其中“如”、“若”、“奈”是動詞,含有“對付”、“處置”、“辦理”一類意思;“何”是補語,作“怎麼”、“怎樣”講;中間插入的成分作“如”、“若”、“奈”的賓語。可譯為“把……怎麼樣”、“對……怎麼辦”。例,
28、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29、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本紀》)
如何、奈何、若何
此式都表疑問,可譯為“怎麼、怎麼樣、怎麼辦”。例,
30、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頗蔺相如列傳》)
31、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鴻門宴》)
何……為(wéi)、何以……為(wéi)
都是表示詢問或反問的固定結構。其中“何”是疑問代詞,可用“安”、“奚”、“曷”等詞來代替;“以”是動詞,“用”的意思;“為”是表示疑問的語氣詞。前者可譯為“為什麼(要)……呢”、“怎麼……呢”,後者可譯為“哪裡用得着……呢”、“要……幹什麼呢”。例,
32、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33、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逍遙遊》)
何……之有
表示賓語前置的固定結構,含反問語氣。其中“何……”是賓語,“之”是标志賓語前置的結構助詞,“有”是謂語動詞。可譯為“有什麼……”。例,
34、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3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曰:何陋之有!(《陋室銘》)
不亦……乎
表示反問的固定結構。其中“亦”沒有實在意義,隻起加強語氣的作用;句末“乎”可用“哉”、“邪”等疑問語氣詞替換。可譯為“不是……嗎”。例,
3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論語六則》)
37、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春秋•察今》)
得無……乎
表示反問的固定結構。它的語氣比較委婉,且略帶測度性。句末“乎”可用“與(欤)”、“邪”、“耶”等疑問語氣詞替換。可譯為“該不會……吧”、“莫非是……吧”、“能不……嗎”。同義結構還有“得毋……乎”、“得非……乎”等。例,
38、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後》)
39、然則北通巫峽,南極潇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嶽陽樓記》)
無乃……乎
表示測度疑問的固定結構。它表示出來的語氣是委婉的。句末“乎”可用“與(欤)”、“耶”等語氣詞替換。可譯為“恐怕(隻怕)……吧”、“莫不是……吧”。同義結構還有“非乃……乎”、“不乃……乎”等。例,
40、今君王既栖于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
41、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将伐颛臾》)
題型解讀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請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括①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選自《孔子家語》)
注釋:① 括:箭的末端。
将文中加紅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
譯文:
(2)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譯文:
【答案】(1)南山上的竹子,用不着火烤(或“加工”)就是直的,砍下來用它(做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做的盔甲)。
(2)(假如把竹子)削出箭尾,插上羽毛,再裝上箭頭,還把它磨得尖尖的,難道它(或“那樣”)射入得不是更深嗎?
【解析】(1)注意詞語“柔”、“斬”、“達”、“犀革”;(2)注意詞語“羽”、“镞”、“砺”及表反問的固定句式“不亦……乎”。
【參考譯文】子路去見孔子,孔子說:“你愛好什麼?”子路回答說:“我愛好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這個。我隻是說,憑你(現在)所具有的才能,假如加上勤學好問,難道(誰)能趕得上你嗎?”……子路說:“南山上的竹子,用不着火烤(或“加工”)就是直的,砍下來用它(做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做的盔甲)。由此看來,要什麼學問?”孔子說:“(假如把竹子)削出箭尾,插上羽毛,再裝上箭頭,還把它磨得尖尖的,難道它(或“那樣”)射入得不是更深嗎?”子路(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拜了又拜,說:“(我)誠懇地接受(您的)教育。”
翻譯句子
(1)與通都大邑相去遠,或二三百裡,雖至近亦且半之。
譯文: (2)石華象溪二所複設别塾,以教陳氏族子之幼者。
譯文: (3)章君之子若孫,當夙夜以繼志為事,毋豐己以自私。
譯文: 【答案】(1)與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遠,有的達到二三百裡,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
(2)在石華、象溪兩地再設立别的私塾,用來教育陳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
(3)章君的子孫們應當時時刻刻把繼承(章君的)志向(辦好義塾)作為自己的事業,不要隻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
【解析】(1)句中重要詞語:去(距離)、或(有的)。(2)句中重要詞語:以(來)。“子之幼者”是定語後置。(3)句中重要詞語:豐(使……富足)、自私(自私自利)。
(4)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苟立異姓,吾當死者
譯文:
(5)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
譯文:
【答案】(4)我隻知道我們的君主可以稱帝統治中原這片土地,如果立異姓人做皇帝,我就為此立即死去。 (5)金人即使不索求我(這個人),我也應當與太子一起前往(同行),請求拜見兩位敵軍将領酋長并當面斥責,也許萬一可以實現成功呢。
【解析】(4)句中的關鍵點:“唯”,隻;“帝”,名詞做動詞,統治、稱帝;“苟”,如果;“當”,判罪,這裡是判自己去死的意思;“之”代指前面的事情。(5)句中有一個賓語前置句“不吾索”,要翻譯成“不索吾”;“雖”,即使;“俱”,一起;“面”,名詞做狀語,當面;“庶或”,或者;“濟”,實現、成功。
(6)臣誠不佞,今逢陛下詢求過阙,咨訪嘉謀,臣敢不悉意以言?
譯文:
(7)況臣所對,不及蕡遠甚,内懷愧恥,自謂賢良,奈人言何!
譯文:
【答案】(6)我确實沒有才能,現在趕上陛下征求錯誤缺失,咨詢治國良策,我怎敢不把想法全說出來?(7)況且我陳述的對策,遠遠比不上劉蕡,我内心懷着羞恥,就算自認為是賢良的人,能不怕别人的閑話嗎!
【解析】本題考查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譯能力。翻譯時要結合上下句讀懂大意,抓住古漢語特殊句式及重點實詞和虛詞等。(6)中注意佞、過阙、嘉、悉、以言的後置句式;(7)中注意對、甚、愧恥、賢良、奈……何、狀語後置句式。
語文掌握着孩子未來"何以為生"的主動權,還标榜着"生以為何"的價值觀。
如果我的内容對您在語文知識方面有些幫助的話,感謝關注!,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