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懂易經的方法?我是風水師,和大家一塊讀《易經》,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三分鐘懂易經的方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我是風水師,和大家一塊讀《易經》。
前言
直到今天,很多人仍把《易經》當成迷信,對其進行“妖魔化”,認為隻有牛頓的“三大定律”這樣的才是科學。這是因為他們讀不懂《易經》,甚至沒讀過《易經》。
接下來我将用最簡潔直白的語言告訴你什麼是《易經》,讀完本文隻要你不是九年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都能看懂《易經》到底講了些什麼。這是一篇掃盲文章,适合易學小白,已經登堂入室的高手可自動略過。
一、易經的成書曆史
1、上古時期
伏羲根據當時的環境作先天八卦,神農作《連山易》,黃帝作《歸葬易》(連山、歸藏一說失傳,一說融入五術之中)。
《易經·系辭》:“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
2、西周時期
周文王作64卦,此八卦我們稱之為“文王八卦”或後天八卦,周文王為64卦作卦辭,周公旦(文王之子)為64卦作爻辭。
3、春秋時期
孔子為《周易》作《易傳》(又稱“十翼”)。
《漢書-藝文志》說:"人比三賢,天下三世"。三賢是指伏羲、文王及其諸子、孔子。從以上三個階段可以看出,《易經》不是一個人一次寫成的,至少曆經兩三千年的時間。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易經》=《周易》 《易傳》。(注意:《易傳》又叫“十翼”)
易經内容結構
二、《易經》的内容結構
上面我們已經說了《易經》=《周易》 《易傳》。
孔子作《易傳》之前的《周易》隻有64卦及每卦的卦辭和爻辭。《易傳》是孔子(也有人說是孔子弟子整理,原文中出現“子曰”)為《周易》寫的“讀後感”,原來的《周易》從一個純粹占蔔書籍因為孔子“十翼”的加入,插上了翅膀,成為了一個具有樸素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著作,在漢代被尊為“五經之首”。
“十翼”包括《彖傳》兩篇、《象傳》兩篇、《系辭》兩篇、《文言》、《說卦》、《序卦》、《雜卦》,一共十篇。
《彖傳》(彖tuan四聲,總結、小結的意思)分為兩部分,分别是對卦辭的總結和爻辭的總結。
《象傳》分為大象和小象,大象是對卦辭的解釋,小象是對爻辭的解釋。
《文言傳》是對乾坤二卦的補充解釋,而且隻解釋了乾坤二卦,其他62卦沒有。
《系辭傳》分為上下兩部分,是對《周易》思想的整體闡述,包括對《易》起源的追溯,以及對《易》理論的深入探讨,可以說是孔子對《易》思想的升華,它是研究《易經》的人必讀之作。
《說卦傳》,"八卦"卦象的産生,以及八卦“象”的解讀,也是對八卦的理解和八卦内涵的解讀,可以說是第一部"卦象大全"。
《序卦傳》是解釋六十四卦的順序排列,告訴人們為什麼六十四卦為什麼要按這個順序排列。
《雜卦傳》是對六十四卦含義的高度概括,揭示了每一卦的主要特征,如"乾剛柔坤,師憂比樂"等。
在現代書籍中後5篇獨立成章,前5篇一般不單獨成篇,而是直接放在64卦内容後。
三、《易經》的三大精髓——象、數、理
“象”
“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周易》的基本構成是卦象,卦象是模拟外物的性象的。《易傳·系辭上》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萬事萬物都是通過卦象和爻象來體現出來的。
“數”
數,是《周易》特有的符号和數量形式;《系辭上》“極數知來謂之占”;《說卦傳》有“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于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體現出周易用數來理解和把握世界的特征。這個數是定數,是狀态、是結果,是我們把握事物的依據。
“理”
理即對象數以哲學上的闡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将以順性命之理。”從前聖人創作《周易》,目的在于順應萬物之性和宇宙法則,它是自然之理、事物之理、萬物變化之理,也是長幼尊卑之理、剛柔相濟之理、靜動之理。
宋代以前的易學大家們對“象數”非常重視,看重卦象推演,被稱之為“象數派”,宋代從邵雍朱熹開始則偏重對易經中卦爻辭中的“道理”進行解釋,對通過“象數”占蔔則視為小道,他們被稱為“義理”派;類似華山派的“劍宗”與“氣宗”,對于我們想在易學上有所作為的,無論運用什麼樣的"卦",都不能離開"理"而隻看"象","理"與"象"是一緻的,不能忽視任何一面。
四、如何學習易經
要學習《易經》,首先你要确定你是一時好奇,心血來潮還是真下定決心要學習這門學問。要知道現在沒有任何一件事情不付出就能得到回報,尤其是這門有着不低的門檻的學問。
1、先自學基礎知識,将《易經》的大概内容,結構(動靜、乘承比應、當位不當位等等),和64卦熟記。
2、上網看視頻教學,曾仕強教授的書和視頻都不錯,多看看。
3、多實踐,時不時起上一卦,在實踐中摸索,積累成長。
4、手頭寬裕的,找個師父教,這是進步最快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