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美國不斷深入中東地區,意圖控制世界最主要的原油産區,讓美元染上了原油的顔色,這也是石油美元的由來。
專家表示,二戰之後,世界曾經經曆了美元荒時期,當時的美元還沒有石油美元的說法,但當時的美元一樣讓世界一張難求,本質就是信用在起作用,所以,石油美元這個定義是很值得商榷的,最多是個階段性的産物而已。
上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大陸原油産量下降之後,美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要求美國不斷深入中東,保證自己的原油供給,從這個含以上說,後來的美元被稱為石油美元也無可非議,因為沒有中東的原油補充,美國的工業産能利用率就會下降,美元的價值将劇烈下跌,是中東的原油在支撐着美元的價值。
基辛格說過一句名言: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币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經濟上的石油美元已成為過去時,但這并不意味着美國不再争奪中東,因為這關乎盟友的利益,也關乎地緣政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