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詩中的粵語方言

古詩中的粵語方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20:42:13

古詩中的粵語方言? 《邶風·谷風》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古詩中的粵語方言?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古詩中的粵語方言(詩經裡的粵方言俚語)1

古詩中的粵語方言

《邶風·谷風》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一)

“黾勉”乃俗俚,連綿詞。粵語“勉”同“俛”,意謂鑽,引申指下、沒、逃、躲等。《左傳•成公二年》雲:“勉之!齊師敗矣。”又,《左傳•成公十六年》曰:“子其勉之!吾不複見子矣。”“勉之”即躲開。《呂氏春秋•知分》雲:“龍俛耳低尾而逝。”又,《呂氏春秋•知分》曰:“晏子俛而飲血,仰而呼天。”“俛”義同俯(下)。人說“黾”屬蛙類,讀音如“冥”[miŋ4]。《史記》之“黾隘”即《國策》之“冥塞”。粵方言“黾”或讀如[jiŋ4],蠅省聲,義同“蹬”;而且“黾”、“冥”引申皆可謂“鑽”。桂東南有體型較小然生猛有力的蛙叫“犂頭黾”,喜鑽水中或泥裡。鄉下人捉它蒸肉餅給小孩吃治尿床(補腎)。“黾”或即此物。阜陽漢簡詩經“黾勉”作“沕沒”,魯、韓詩作“密勿”,都是拼命鑽的意思,用以喻事意猶深交。

參見篇目:《小雅·十月之交》:“黾勉從事,不敢告勞。”

(二)

粵語“匍”或讀如[fu:3],音同甫;“匐”讀如[fek3],福省聲。本謂動作迅速,亦可表快速趴下或俯身爬行。古籍“匍匐”或作“蒲服”、“扶服”、“扶伏”。《左傳•昭公二十一年》雲:“扶伏而擊之。”“扶伏”意指迅猛。《史記•蘇秦列傳》曰:“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謝。”“蒲服”指快速趴下。粵方言“匍匐”還可讀如[pʰu:4][pʰek3],“匍”[pʰu:4]意同“仆”,伏也;“匐”[pʰek3]意同“爬”,攀也。桂東南粵方言謂爬上曰“匐上”。故“匍匐”可狀一起一伏,既可指爬行,亦可謂折騰。馮夢龍收集明山歌卷二《詐困》:“姐兒做勢打呼屠,憑郎君伸手滿身[扌匍]。情哥郎好像窮老人個頭巾隻一頂,小阿姐兒再像牛奶奶洗浴滿身酥。”這“[扌匍]”可讀如“撫”,意謂摸,折騰之謂也。

參見篇目:《大雅·生民》:“誕實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注音用寬式國際音标,聲調用數碼表示,近漢語拼音之四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