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現象都和“缺鈣”無關。
枕秃、頭發少:
寶寶的頭發生長是遵循一定生長周期的。出生前,在媽媽肚子裡,寶寶的頭上就長着胎發,快出生的時候(約孕7-8月),寶寶額頂部的頭發開始脫落,會逐漸換成新一批的頭發。如果寶寶出生的時候額頭頂部的胎發正在脫落,而新的頭發還沒來得及完全長出,就會呈現“秃頂”。但那些在媽媽肚子裡胎毛脫落較少的寶寶,出生時就會顯得頭發較多。
這種換胎發的順序一般從額頂部開始,然後慢慢往兩側後腦勺發展。到出生3個月左右,寶寶的枕部,也就是腦袋和枕頭接觸的地方,開始進入換胎發期,即寶寶枕部的頭發脫落,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寶寶在這個階段腦後部一圈沒什麼頭發,出現所謂的“枕秃”。另外,這麼大的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在床上躺着,枕部的頭發免不了經常摩擦,這也加劇了掉發的速度和數量。
随着年齡增長,寶寶新的頭發開始長出,并且寶寶将不再以躺着為主,坐的時間增加,枕部頭發受壓力和摩擦的時間相應減少,枕秃就會慢慢好轉。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說法,通常不用在意寶寶6個月以内的脫發,這期間的脫發一般都是正常現象,會自行矯正。
關于孩子頭發少究竟是不是問題,香港衛生署是這樣建議的:
如果孩子缺鐵、患有新陳代謝疾病等,可能會導緻頭發稀少,但通常都伴有其他病征,比如,牙齒、指甲、皮膚或生長情況(如身高、體重)出現問題。若孩子隻是純粹頭發較稀疏,但健康成長,沒有其他症狀,那麼家長可以繼續觀察。
如果有以下情況,建議看醫生:
除了後枕位置外,有明顯局部頭發脫落;
過多的皮屑或脫發過多;
家族中有先天性無體毛症和排汗問題。
不要輕易把寶寶的枕秃和缺鈣、缺營養劃上等号,6個月以前的枕秃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大部分孩子幼兒期都有頭發稀疏,家長多給孩子的頭發一些生長的時間,不要急着給孩子剃頭,那樣可能傷及寶寶柔嫩的皮膚、引起感染,甚至損傷毛囊,反而影響頭發生長。
多汗:
小朋友晚上出汗多非常普遍,往往并不意味着有什麼營養問題。寶寶出生時就自帶一個名叫“褐色脂肪”的加熱外挂。“褐色脂肪”最早在冬眠哺乳動物的身上被發現,所以也有學者稱其為“冬眠腺”。科學家們發現,動物的皮下有白色脂肪層,可以減少體内熱量散發;在冬眠動物的肩胛骨和胸骨周圍還分布有褐色脂肪。當氣溫下降時,冬眠動物的大腦接收到信息,刺激褐色脂肪開始工作,産生熱量,這些冬眠動物的體溫才可以保持在免于凍死的水平。
後來科學家發現,人體内也存在褐色脂肪。與平常我們說得更多的白色脂肪相比,褐色脂肪裡有更多的含鐵線粒體,這使得褐色脂肪組織呈現褐色的外觀。褐色脂肪還含有更為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以為組織提供更多的氧氣,并且有利于把産生的熱量帶到全身各處。
相較于成人,新生兒體内的褐色脂肪比例要高得多。新生兒體内的褐色脂肪大約占總體重的5%,這個比例是成人的幾十倍。嬰兒的褐色脂肪主要分布在頸部、肩膀和背脊上半部的區域。這些脂肪可以很好地為嬰兒供暖、幫助他們保持體溫。所以新生兒在受冷時候的反應與成人也很不一樣,有了褐色脂肪,他們在遇到寒冷時并不發生顫抖反應。
因此,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寶寶特别容易出汗了!尤其是頭部。因為他們汗腺還不發達,頭部是 他們重要的散熱器官。如果不是在嚴寒的戶外,就不要給他們戴帽子啦!
寶寶睡覺時出汗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熱,首先考慮是不是穿/蓋多了。但是,如果你發現你家寶寶出汗尤其多,比其他寶寶還要明顯多很多,也可能意味着嚴重的疾病,如甲亢,肝上的腫瘤,惡性皮膚癌,結核,艾滋等,最好去看醫生。如果不是那些嚴重疾病,多半就是熱出汗的,可别瞎鈣啊。
磨牙:
有哪些原因可能引起磨牙呢?
首先是遺傳因素,如果家人磨牙,孩子也容易磨牙;
當我們壓力大,和感到焦慮時,也容易磨牙;
孩子長牙期間,不舒服,容易磨牙;
牙齒不整齊,咬合不好,容易磨牙;
帕金森,一些藥物副作用,脫水等容易磨牙。
如果孩子磨牙,需要找到磨牙的原因,再看是不是可以幫助他們改善磨牙的情況(最好是咨詢牙醫)。沒有證據表明磨牙和鈣營養有關系。
出牙晚:
出牙晚也常常被認為是缺鈣引起的,但絕大多數時候,出牙晚都是遺傳因素導緻的,而和營養狀況無關。
實際上寶寶正常的第一顆乳牙萌出的時間最晚至18個月。13個月後才出牙,在醫學上可以算作“出牙晚”,這通常是遺傳決定的,可以遺傳自父母任意一方。如果你家寶寶出牙晚,問問你的父母或者對方父母,你們當年是不是就出牙晚。
如果寶寶18個月後還沒有出牙的話,需要看牙醫确定是不是有什麼别的問題引起(如果爸爸媽媽感到擔心,可以更早去看牙醫檢查)。如果并沒有什麼病理的原因,就隻是需要耐心等待。
夜驚或者哭鬧:
寶寶夜裡驚醒哭鬧是很正常的現象,可能是因為做夢,可能是餓,可能是便便了不舒服,或者是想要便便了不舒服,可能是尿了……
很多三個月内的寶寶都哭很多,尤其是在傍晚或者晚上。這種哭,通常被稱作腸絞痛(急腹痛)。
腸絞痛并不是字面上理解的那樣:寶寶腹部(腸子)絞痛。腸絞痛的醫學定義實際上是:
腸絞痛的定義:
腸絞痛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可以用來解釋健康的、喝飽奶的寶寶為什麼會突然大哭不止。
醫學上将腸絞痛定義為“3-3-3”:一天哭上3小時,每周超過3天,持續超過3周……
大約10%-40%的寶寶都會有謎一樣的腸絞痛。腸絞痛可以發生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但常常是在下午和傍晚,尤其是發生在兩周到四個月左右的嬰兒身上,在6周左右發生率最高。
有時嬰兒哭鬧可能是因為生病了。如果你無法判斷是什麼原因引起大哭不止,難以安撫寶寶,最好可以請醫生或護士進行檢查。雖然,在大多數嬰兒中,沒有發現任何醫學上的原因。哭是嬰兒和父母,和這個世界的交流,因為他們不舒服或感到緊張不安——這是他們正常的生長發育的一部分。
搖頭,短暫的輕微抖動:
小嬰兒在困倦的時候常常會搖晃頭,因為煩躁摩擦,或者想要藏住臉,将頭往大人身上蹭,這是他們困倦的表現之一。他們在睡夢中也會在睡眠周期交替的時候搖頭,這是正常的嬰兒的表現。
一些寶寶還可能會在喝奶時(其實也是困倦時),快要睡着是出現輕微抖動,隻要持續時間不長,且隻是出現在困倦時候,且寶寶其他方面發育正常,就不用擔心。這可能是由于寶寶神經發育不全造成的,随着年齡增長會自己好起來。
如果寶寶有持續的抖動,尤其是清醒的時候,結合其他異常的狀況,就需要看醫生判斷啦。
用頭撞床/牆:
大約20%的寶寶都會這樣,其中男孩大概是女孩的3倍。這種現象可能從6-12個月開始,到18-24個月時發生率最高。孩子這樣做可能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不過大多數孩子3歲後就不會再這樣了。
并沒有确切的原因,可能是因為:
1 自我安撫(很多寶寶睡前會這樣);
2 緩解疼痛(比如長牙、耳朵感染等);
3 挫敗感。寶寶大約在7、8個月後會開始有負面情緒,容易有挫敗感。如果寶寶是在發脾氣的時候打頭或者撞牆,可能是在表達強烈的情緒。孩子還不會用語言表達,所以就用這種形式發洩情緒。同樣,這樣做可以讓他們感到好受一些,注意保護好孩子别受傷就好了;
4 求關注。因為之前的經曆讓孩子逐漸知道,他這樣做時可能獲得你全部的注意力,于是他可能會通過這樣的方式吸引你的注意力;
5 發育問題,比如自閉症或者其他發育障礙。但由這種原因導緻拍頭或者撞頭的情況是非常少的,并且如果是由于嚴重的發育問題導緻的,不會隻有打頭、撞頭這一症狀。
嬰兒O型腿:
嬰兒的腿就是這樣長的!這主要是由于嬰兒在子宮中就這樣“打包”的。當孩子剛開始學走路(通常9-17個月),它們的骨骼會逐漸以更能夠支持體重的方式生長,新的細胞會重新排列替代舊的。通常在開始學走路6-9個月後,腿會慢慢變不O。2歲以前的孩子腿部常常還會有一點O,到4歲左右可能會有一點X。
在寶寶18個月前,退通常都是有些O的。所以很多嬰幼兒走路時腿分得很開。
孩子一歲半到2歲半左右,腿通常是比較直的。
到了3、4歲,一些孩子可能會出現X型腿。
到了8、9歲後,孩子的腿型就基本确定了,這時候的腿型和成年後的腿型很接近了。
如果2歲以後O型腿(發現孩子的骨骼是彎曲的),6歲後腿呈X,帶孩子去看醫生确認一下是否有骨骼發育問題。
囟門閉合:
囟門主要指前囟和後囟,是幾塊顱骨交界部位。後囟多于生後3、4個月左右閉合,前囟通常在出生後12-18個月閉合,在24個月前完成閉合。不過即使囟門閉合,交界處也可輕度凹陷一段時間,然後長出來。如果囟門閉合晚于24個月,需要由醫生結合其他症狀和檢測報告判斷寶寶是否缺乏維生素D。
嬰兒肋緣外翻:
嬰兒肋緣外翻常常被認為是“缺鈣”或者“佝偻”的征兆,而讓寶寶補鈣。但其實,佝偻病主要是由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而不是鈣攝入不足。
佝偻病可能會有以下症狀:
腿呈現不正常的形狀,最常見的是O型腿,但也可能呈現X型腿(但要注意,2歲前的有些O型腿是正常的,在4歲左右一些孩子會出現X型腿也是正常的,并不一定是佝偻病導緻的。如果感到擔心,最好看醫生确認。)
手腕、膝蓋、腳踝處腫大,因為骨骼的末端會更大;
出牙晚且牙釉質不正常;
囟門閉合晚(正常的閉合時間是後囟于3、4個月左右閉合,前囟通常于12-18個月閉合,可能在24個月前完全閉合);
顱骨軟化;
發育不良;
爬和走得晚;
稍微跌撞就出現骨折。
患有佝偻病的嬰幼兒常常會非常容易哭鬧和易怒,因為他們的骨頭會疼痛。一些寶寶還會有極其缺鈣的表現,會出現抽筋、痙攣。
佝偻症一般來說是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會有一系列表現,但以上表現都不是缺維生素D專有的,因此,缺VD或者缺鈣并不能簡單通過這些表現來判斷。臨床上診斷佝偻病除了臨床表現,還需要通過一些血液、尿液檢測,以及X光檢測來診斷。
還有很多很多流行的說法,凡是你想得出來的對寶寶發育的擔憂,都可能被一些人認為是缺鈣。那麼真的缺鈣會怎樣呢?鈣營養是在人體長期累積的,缺鈣的主要影響不在朝夕。長期鈣攝入不足會導緻骨密度低,骨密度低的人更容易骨折。所以如果孩子缺鈣的話,小的跌撞就可能導緻骨折。
盡管佝偻症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維生素D,一些情況下也有因為缺鈣引起,但嬰幼兒的食譜中奶制品占比高,通常鈣攝入通過食物已經足夠,是不需要通過鈣補充劑來額外補充的。維生素D确實是相對容易缺乏的營養素,尤其是在冬天,戶外活動少,要注意給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也可以通過維生素D補充劑來補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