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典型漢字起源

典型漢字起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3 21:11:38

作者:萬慶濤 王鴻傑

  那,形意字,讀作nuó,nuò,nà,nǎ,nē,nè,nèi。其甲骨文、金文字形尚未發現。篆文左右結構,左為冄(冉),右為邑(阝)。隸變後,楷書寫作{冄邑},{冄阝},{冉阝},郍,後規範為那。本義土著男子多有絡腮胡的地方。

  那,由冄(冉)和邑構成。冄,甲骨文字形為雙頰的絡腮胡。遠古時期,由于人種原因,古華夏的男子大多不長絡腮胡,隻有在華夏文明核心地區以西(即西夷)的男子長有絡腮胡。絡腮胡後寫作髯。于是,華夏地區的人就把這樣的地方叫做{冄邑}(那)。

典型漢字起源(漢字探源那及那姓)1

那字的演變《字源》

典型漢字起源(漢字探源那及那姓)2

冉字的演變《字源》

 《說文解字》:西夷國(華夏地區以西外族人的地方)。

典型漢字起源(漢字探源那及那姓)3

長絡腮胡的老者被稱為美髯公

  那的本義是有長絡腮胡的人的地方,但其引申義仍然與冄(髯)有關。

  一、那字字義的演變

  1.有絡腮胡很有男人味,所以長着濃密絡腮胡的男人被稱為美髯公,那由此引申為美麗。如,明·湯顯祖《紫钗記·哭收钗燕》:人兒那,花燈姹(人兒美,花燈靓)。此義讀作nuó。如,那豎(美少年)。美麗本指男子,後來轉指女子,于是就加一個女字旁,寫作娜。如,婀娜[ē'nuó]。

  2.絡腮胡指兩頰毛發濃密,引申為多。《詩經·小雅·桑扈》:不戢不難,受福不那(克制自己守禮節,受福多得難計量)。此義讀作nuó。

  3.風吹絡腮胡飄動,離開原來的位置,引申為移動。(1)《西遊記·第十四回》:(孫悟空)語言雖利便,身體莫能那(孫悟空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隻能開口說話,身體卻不能挪動)。(2)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莅任·清查之法》:本官那用無力補償(本官挪用公款無力補償)。如,那空,那蹤。此義讀作nuó,為區别字義,後寫作挪。

  4.自己捋着絡腮胡,引申為悠然自得安閑的樣子。《詩經·小雅·魚藻之什》:王在在鎬,有那其居(周王老神在在住在鎬京,捋着絡腮胡子很安逸)。此義讀作nuó。

  5.對于中原人來說,西夷在很遠的地方,引申為距離說話人較遠的空間、時間、人等等。如,那裡,那邊,那個,那些,那時,那會兒。此義讀作nà。注意,河北邢台方言讀作nuò,如,那事兒,那地兒,那人兒。

  另外,北京、石家莊等地方言多用nèi,有時會省作nè,有說是那[nà]一[yī]的合音或者是白讀。如,那人,那年,那家夥。

  6.引申為遠處的。唐·齊己《道林寓居》:青嶂者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疎[shū](山中寺院這邊來了好久已經非常熟悉,世俗那邊離開太久早就相當生疏)。此義讀作nà。

  7.由于那字本義被後來的複合詞替代,導緻那字詞義逐漸虛化,變為虛詞。

  (1)疑問代詞,義為如何,怎樣。《左傳·宣公二年》:牛則有皮,犀兕[sì]尚多,棄甲則那(有牛就有皮,犀牛兕牛多的是,丢了皮甲又如何)?此義讀作nuó。

  (2)語氣助詞。①《後漢書·逸民列傳·韓康傳》:公是韓伯休那(您可是韓伯休啊)?②杜甫《夜歸》:白頭老罷舞複歌,杖藜不睡誰能那(白發老頭跳完舞蹈又唱歌,拄着拐杖不睡覺誰能拿我怎麼樣)。此義讀作nuò(據《康熙字典》)。

  (3)疑問助詞。①漢樂府《孔雀東南飛》:處分适兄意,那得自任專(都按兄長的意思辦,我哪敢自作主張)。②南宋·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問他哪來這麼清的水)?此義讀作nǎ。為表示是語氣詞,就加口字旁,寫作哪。

  (4)連詞,表示順着上文或上句話的語意申說應有的結果。如:那就好。此義讀作nà。

  二、那的衍生字

  那字的衍生字都與絡腮胡(髯)有關。

  1.挪[nuó],初文是那(見那引申義3.),後加提手旁,強調用手使物體離開原來的位置。如,挪動,挪窩。還用于外文音譯,如,挪威。

  2.娜[nuó],初文那(見那引申義1.)。原本形容美男子。後來形容女子美麗。如,婀娜多姿。

  3.梛[nuó],古書上說的一種樹。或許就是椰樹,樹葉的形狀與絡腮胡相似,随風飄動。

  4.哪[nǎ],白讀作nǎi或něi。初文是那,疑問代詞,在很多的裡面選擇一個确定的。如,哪個。

  三、那國與那姓

  除少數民族的那姓是源自部落名字之外,漢族最早的那姓源自那地,或者冄邑。或許,在先秦時期,人們把男子長絡腮胡的地方稱為那[nuó]。

  據稱,西周初期,周公旦奉周成王之命封姬姓貴族于長湖岸邊建立{冉阝}(那)國(今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拾回橋鎮一帶),鄰近楚國。春秋時期,那國被楚國所滅,改稱那處。據《左傳·莊公十八年(前676年)》記載,那國(那處)附近的權國被楚武王滅國,設立權縣(中國第一縣),指派鬬[dòu]缗[mín]做縣尹(縣長)。後來,鬬缗背叛楚國。楚國剿滅叛亂,殺了鬬缗。為防後患,楚王就把權地的貴族遷到那處,改派閻敖管理。

  戰國時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滅義渠戎國,設北地郡,在今甯夏彭陽縣古城鎮一帶置朝那[Zhū nuó]縣。此朝那縣西漢時屬安定郡,北魏末廢。西魏大統元年(535年),在今甘肅靈台縣西北朝那鎮再置朝那縣,為安武郡治,隋末廢。至今,靈台縣朝那鎮人仍把朝那讀作Zhū nuó。

典型漢字起源(漢字探源那及那姓)4

甯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的朝那遺址

典型漢字起源(漢字探源那及那姓)5

甘肅省平涼市靈台縣朝那鎮

  漢族的那姓源自于上述古國的後裔,正确發音為Nuó。少數民族那姓源自于他們的部落名的第一個音,讀音不一,有Nuó,Nā,Nē。

  據文獻記載,那姓來源有:

  1.源于地名。(1)春秋時期,楚武王滅掉權國(今湖北沙洋縣北),把權人遷往那處(今湖北沙洋縣西南那口城)。古權國人的後裔中,有的就以地名那為姓,稱那氏。(2)秦國、西魏所設的兩個朝那縣,當地少數民族中,有按漢俗以地名為氏的,稱那氏。讀作Nuó。

  2.源于部落名。漢朝時期,在大宛國(土庫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生活着“破落那氏部落”。他們取部落名稱為氏,稱破落那氏,或婆羅那氏,後簡化為那氏,也讀作Nuó。

  3.源于羌族。東漢時期,西北、西南地區的羌族、夷族中,有一部分人漢化過程中,取諧音漢字改為單姓那氏。該支那氏正确讀音作Nē。

  4.源于鮮卑族。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拔部中原來就有那氏。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進行漢化改革。漢化後依舊稱那氏,後融入漢族。該支那氏正确讀音作Nā。

  5.源于少數民族。蒙古族、滿族、回族、鄂溫克族、彜族中都有那氏,但有的讀作Nā,有的讀作Nuó。彜族的那氏是朱元璋賜給雲南彜族土司六祖德布德施後裔的。

  如今那姓人口約22萬,按照人口數量排名第309位。

詩曰:

那指男子長髯地,

遠離中原稱西夷。

頰須飄動男性美,

長髯頻捋安且逸。

參考文獻:

1.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語文出版社,2008年版。

2.李學勤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3.《康熙字典》(标點整理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年版。

4.《辭源》,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

5.《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