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快遞公司營收排行

快遞公司營收排行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20:17:00

澎湃新聞記者 邵冰燕

快遞行業格局正加速集中,價格戰正逐步緩和。

截至11月18日,順豐控股(002352.SZ)、中通快遞(ZTO.N,2057.HK)、圓通速遞(600233.SH)、申通快遞(002468.SZ)、韻達股份(002120.SZ)、百世集團(BEST.N)六家快遞企業已陸續發布完2021年第三季度财報。

據财報顯示,第三季度六家快遞公司總營業收入為890.53億元。除了百世營收68.12億元,同比下降14.6%外,其餘五家公司均實現營收同比增長。其中,順豐第三季度營收最高,達475.17億元。圓通營收同比增幅最高,達24.98%。

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方面,順豐、中通、圓通、韻達四家公司實現盈利。其中,中通實現淨利潤最高,達11.67億元,同比下降2.83%。其中申通與百世淨虧損分别為0.92億元和6.55億元,淨虧損同比增長39.9%和15.72%。

對于影響報告期内盈利水平的因素,順豐表示,為應對業務高增長,公司自去年第四季度起在中轉場地、自動化設備、幹支線運力等方面加大資源投入。此外,去年同期國家為應對疫情影響推出的一系列稅費減免政策,有效緩解了成本壓力,今年無相關優惠政策。

圓通表示,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為業務量增長所緻,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主主要系行業競争格局、市場發展趨勢不斷變化,并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家出台的各項優惠政策取消和成品油價格回升等因素影響,公司快遞産品單票收入下降幅度高于單票成本的下降幅度,快遞産品毛利率有所下降所緻。

中通三季報顯示,核心快遞服務收入為66.96億元,同比增長14.4%,該增長是由于包裹量同比增長23.3%以及主要由包裹重量下降及常規增量補貼所導緻的單票價格下降7.2%的綜合影響所緻。

百世集團三季報顯示,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為快遞和貨運業務闆塊的平均銷售價格(ASP)下降。百世營業收入68.12億元,其中國内快遞營收39.88億元,占總營收58.5%,同比下降21.7%,主要原因為每個包裹的ASP同比下降12.0%,包裹數量同比下降10.9%。跌幅主要是由于市場競争激烈。

截至11月17日美股收盤,中通快遞報28.82美元,跌幅0.62%;百世集團報1.16美元,跌幅4.13%。截至11月18日收盤,順豐控股報65.34元、漲幅3.27%;圓通速遞報15.7元,漲幅6.8%;申通快遞報7.78元、漲幅2.77%;韻達股份報18.98元,漲幅2.87%。

快遞公司營收排行(六大快遞企業三季度營收891億元)1

六家快遞公司第三季度業績對比。澎湃新聞記者 邵冰燕 制圖

快遞格局:行業加速集中

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郵政行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收入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同比增長2.3%,業務量同比增長8.7%。三季度快遞業務量增速有所回落,與二季度相比,業務量增速下降5.7個百分點,9月增速降至20%以下。季節性波動被“熨平”,受直播電商迅猛發展影響,線上消費需求分流,電商平台節假日促銷效果有所削弱,件量月度分布更加均衡。

據澎湃新聞記者整理的快遞件量以及市場占有率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六家快遞公司快遞件量排名前三的是中通、韻達、圓通,快遞件量分别為57億件、47.06億件、42.3億件。而快遞件量同比增速最快的是順豐,達29.22%。其次為圓通,達25.71%。其中,僅百世的快遞件量呈現同比下降趨勢,為21.03億件,同比下降10.9%。

此外,六家快遞公司市場占有率為80.9%。其中市場占有率前三的為中通、韻達、圓通,分别為20.82%、17.19%、15.45%。

10月29日,百世集團以約68億元人民币(約合11億美元)的價格将其國内快遞業務轉讓給J&T極兔速遞。

在11月18日中通快遞第三季度電話會議上,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表示,“目前快遞行業競争格局趨勢明了,未來會更加穩定,市場份額會越來越集中,頭部效應會更加凸顯,頭部企業的增長會顯著高于行業的增長。未來像極兔這樣的行業新進入者給行業帶來沖擊的可能性不大。”

對于如何看待極兔收購百世中國快遞業務對行業的發展,賴梅松表示,這對快遞全行業的企業來講是利好消息,兩家合并等于少了一個競争對手,同時也标志着市場份額越來越集中。對于本身有行業競争優勢的企業更加利好。

此前,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按照目前市場份額情況,極兔收購成功後也進不了快遞市場前三。未來能不能管控好所有的快遞網絡,對團隊、組織體系以及人才要求極高,收購後客戶是不是認同極兔的運營與服務,這是個非常關鍵的指标。

價格戰有所緩和,但仍未恢複至原有水平

據澎湃新聞記者整理的六家企業快遞單票價格中看出,除了申通的快遞單票價格環比下降4.74%外,其餘五家企業的快遞單票價格均實現環比上漲。

其中,順豐單票價格環比增幅最高,達4.63%,其次為中通,其單票價格環比增幅為2.48%。但同比去年三季度,六家快遞公司的單票價格仍呈下降趨勢,其中百世同比降幅最高為12.04%,其次為順豐,同比降幅為7.35%,再次為中通,同比降幅為6.77%。

從行業競争來看,國家郵政局關于2021年前三季度郵政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的通報顯示,三季度以來,受末端派費上漲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快遞單價呈現環比上升。其中,同城從7月的5.4元上升至9月的5.7元,異地從7月的5.5元上升至9月的5.6元,國際/港澳台從7月的61.7元上升至9月的63.2元。從地區來看,浙江、廣東、河北、福建、河南均出現上漲,其中浙江快遞價格連續三個月上漲。

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在第三季度電話會議上表示,“目前二三流快遞公司都基本已退出,頭部企業分化愈加,行業競争正局部回歸理性,走向有序。快遞價格有望在2022年趨向平穩,同時觀察到電商市場的增速有所放緩,擺在快遞公司面前的課題是如何在新的市場和政策環境下保持領先,持續增長,實現從高速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中。”

對于後續價格走勢預期,圓通速遞高管在第三季度電話會議上表示,此前行業價格競争較為激烈,各快遞企業整體的網絡穩定性、盈利能力都承受了較大壓力。近期,國家及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快遞行業價格競争态勢有所放緩,競争策略亦逐步由價格競争向價值驅動轉變。公司認為,在行業價格競争回歸理性和競争重點逐步轉變的前提下,本次旺季提價政策将具備一定的可持續性,行業整體的營收和盈利水平将逐步改善。

韻達高管在11月9日的投資者交流活動上表示,對于快遞價格政策的制定,第一要符合市場需求,根據當地客戶的貨物商品結構進行差異化定價;第二要符合企業自身的能力,提高服務時效,保障網絡穩定。此前韻達是根據業務量來定價,未來将根據服務品質、服務質量及服務産品定價。在未來快遞企業收入方面的差異,将主要取決于客戶分群、産品分層等戰略的推行落實情況。

責任編輯:是冬冬

校對:劉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