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絲一線都有着無窮的魔力

一絲一線都有着無窮的魔力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08:59:44
大開眼界:你知道“一絲一忽”是多少嗎?

作者 李萬卿

一絲一線都有着無窮的魔力(大開眼界你知道)1

秋遊武陟嘉應觀,大開眼界。

嘉應觀是雍正皇帝赦建的一處集宮、廟、衙署三體合一的廟宇,耗資288萬兩白銀,仿北京故宮建造,雍正皇帝封其“四渎稱宗”。

當時是也,既是“水利部”,又是“黃委會”。

解放後,第一任水利部長傅作義,曾在此辦公。

特别有意思的是,嘉應觀内有一通地畝碑,也叫“靈石碑”“廟産碑”。

這通石碑立于光緒二十八年,碑文精确詳實地記載了嘉應觀的原存土地面積:“八頃九十一畝一分八厘五毫一絲七忽。”

一絲一線都有着無窮的魔力(大開眼界你知道)2

何為“絲”,何為“忽”呢?

《孫子算經》卷上載:“度之所起,起于忽。欲知其忽,蠶吐絲為忽。十忽為一絲,十絲為一毫,十毫為一厘,十厘為一分。”

如此精确,歎為觀止。

清朝時,民間測量土地,多用“竿子”丈量,240平方竿子為一畝。嘉應觀的廟地面積,精确到“毫、絲、忽”,令人驚訝。

“竿子”上有沒有“毫、絲、忽”的刻度呢?我不能穿越,也無從知曉。

我隻知道,擱在現在,“一絲一忽”根本不在話下,再精确下去,也能辦到。

當時,記錄廟産時,沒有“忽略不計”。着“八頃九十一畝一分八厘五毫一絲七忽”,才是真正的“精益求精”。

我突然想起,文學作品中,也有“一忽”的描述。

郭沫若在散文《白鹭》中寫道:“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素之一忽”“黛之一忽”,用詞之精準,堪比“八頃九十一畝一分八厘五毫一絲七忽”。

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不計”。看過“廟産碑”,方知“忽”也不可略去。

"一絲一忽",也可留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