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對“誠意”是這樣解釋的: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肝肺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這段話的意思是勸勉人們要心意真誠、發自内心地去做一個君子,而不能三心二意地、在較真的時候便不能堅持做君子的原則,更不能去做陽奉陰違、欺世盜名之流的僞善小人。
人都希望自己能做個好人,若能成為君子更好,這是人的進化本能心理所決定的。
然而,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低智的“小人”,必須經過修煉才能成為君子,成為高智慧的人。
而這種修煉必經一個“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艱難曆程,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緣分成為君子的。
于是便有小人自欺欺人地投機取巧,用“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人前是人,道貌岸然,人後是鬼,胡作非為;滿嘴仁義道德,貌似清正廉潔,實際卻是一肚子男盜女娼”的伎倆去冒充君子。
可見小人既要享受君子被人崇敬的感覺,又控制不了本能、低俗的生理欲求。
然而,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人們對小人行徑是眼裡不揉沙子的。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誰是真正高尚的君子,誰是僞善欺世的小人,時間長了人們自然一目了然、心知肚明。
欺瞞遮掩,是需要付出精力和能量的。當情急之下,或身體機能下降時,小人便會因忘卻掩飾而露出低劣的本性。
關于這一點,我們從一些“老人變壞”的現象中很容易看到。
而講究修為的人,在晚年的時候,因為君子的信念已深入潛意識而根深蒂固,若似本性,加上因善于修身,往往依然能保持頭腦清楚,于是成為人皆敬重、令人欽佩的長者。
能成為這樣的老人,也是人應 “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一個主要原因及善果。
人生一世,晚年來臨時,曾經的浮華都是過眼雲煙,隻有當下的狀态才是最現實的感受。
是晚景凄惶,令人唏噓;還是晚年依然敏健,令人贊佩;于之前的個人修為關系甚大。
為人不善不智者,幾乎不可能擁有一個較好的晚年,無論他們是否能意識到這種因果,還是如何為自己辯解,都逃脫不了當下實實在在的痛苦與無奈。
僅為了有一個祥和、善終的晚年,你願意更多投入修身麼?
如果更願意,就是意更誠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