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16個省47所學校的上百位老師參加了為期三天的【傳遞教育骨幹教師研修班】。
圍繞英語核心素養的測試與教學是本期骨幹教師研修班培訓的主題,在第一天的學習中,夏谷鳴、張敏兩位專家分别從課改、教學法兩個角度為參訓學員講解了核心素養在英語學科怎麼考、如何教的問題。
其中這八項思維能力小編印象尤深,這些正是當下核心素養所倡導而國内中小學生相對缺乏且容易被老師們忽略的,今天小編就把這些内容整理分享給大家。
1. 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指的是獲取信息的一種知覺活動。它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行為。在訓練觀察能力時,老師要告訴學生觀察的目的,并引導學生以正确的順序觀察,例如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等。同時,老師可讓學生利用眼、耳、鼻、舌、口、皮膚等多重感官進行觀察和描述。
在練習句型“What's that/those? It's/They're…”時,老師可以将所指對象用縮略圖表示,讓學生通過觀察,說出正确答案。
在學習動植物這一主題時,老師們可以組織學生去動物園進行參觀,讓學生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觀察動物園裡的動植物,然後在其中選擇5種動植物圖片做成簡報,要求每張圖片下面都要附上相關的描述,例如顔色、聲音、觸感、體重、形态等。
2. 比較能力
比較能力是指判斷兩種事物之間共同點與不同點的能力。在訓練比較能力時,老師可讓學生羅列出事物的特征,然後按照特征将事物歸類,最後從整體的角度得出結論,說明事物的異同。
在學習某一類事物時,老師可以讓學生畫一個4X4的卡羅爾圖,讓學生從兩個維度将這類事物進行比較。如圖,在講體育運動時,學生可用“need a ball or not”和“need a bat or not”将體育項目進行比較。
學生還可以将制作好的卡羅爾圖互相交換,對比之後,把對方的單詞歸納到自己圖中相應的位置。
3. 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将研究對象的整體分為各個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認知活動。在訓練分析能力時,老師可引導學生把學過的内容分解,然後說出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對于低年齡段的孩子,圖示是輔助學生整合部分與整體關系的好方法。
以講解植物這一概念為例,老師可先從一整株植物下手,讓學生對植物的整體概念有初步的印象。然後再将植物的各部分進行的單獨分析講解,讓學生理解植物的構成部分有哪些。
除此之外,老師還可列出一些蔬菜的圖片,讓學生根據前面所學的知識,分析這些蔬菜對應了植物的哪些部分。這個過程既加強了學生從整體到局部的分析能力,也加強了他們對各部分關系的理解。
4. 推斷能力
推斷能力是根據事實或前提假設進行推理、判斷其因果關系的心智活動。在訓練推斷能力時,老師可讓學生列出所有相關條件,再将條件組合起來進行推測,最後得出最合适的推理結果。
以下閱讀内容講述了一個探險小隊是如何根據已知信息找到寶藏,并對寶藏密碼進行推理的故事。這則故事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推斷”的概念,還能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推斷”的樂趣。
讀完故事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讨論主人公找到寶藏的條件有哪些,進而總結出推理所應明确的前提。
學生根據閱讀内容推斷寶藏密碼。老師引導學生羅列出可能的字母,多次組合後推斷出正确答案。
5. 歸納能力
歸納能力是指從多個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則或結論的思維方法。訓練歸納能力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學生把學過的單詞按照意思歸納到不同門類。
學生可以用海報的形式把單詞進行歸納整理。以下2張海報分别是對感官和食物歸納的例子:
6. 建構能力
建構能力是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特點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式思維慣性的能力。在訓練構建能力時,老師要特别培養學生對事物邏輯上層和邏輯下層分析、整合的能力,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建立起條理清晰的概念模式。思維導圖是幫助學生理清概念、理順邏輯上下層的好方法。在學完某個話題之後,老師可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将内容理清、理順。
在學完栖息環境這一話題後,學生可選擇其中一種栖息環境,用思維導圖中描述出生活在那裡的動植物及其特征。
7. 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依據一定的标準評價思維,進而改善思維的思維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的4個基本環節如下:
回憶發生了什麼;
思考整個過程的利弊,以及他人的評價;
思考若針對此事給别人建議時該如何選擇和表達;
思考在實踐時的具體操作步驟。
下圖講述了一個機器人通過特異功能赢得比賽的故事。閱讀後,老師可用4個步驟帶領學生完成批判性思維訓練的4個環節。
老師讓學生描述這幅圖片中發生了什麼。
學生列出用特異功能幫助自己團隊比賽的利弊。
小組讨論,學生思考如果自己有特異功能是否要在比賽中使用。
讨論過後,思考圖中的機器人要如何做才能彌補自己的過失。
8. 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以現有的思維模式,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提出有别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和方法。創新思維的培養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多提發散性的問題,并鼓勵學生從各個角度收集素材,尋找素材之間的關聯,最後提出新的想法。
在上閱讀課時,老師不妨讓學生發揮想象力,根據閱讀的話題寫一篇創意文章。例如,讀完下面兩則關于學校的描述後,老師可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設計一所與衆不同的學校。
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搜集素材,并将它們融入到創作中:
學校的位置:船上、飛機上、書屋上......
學校的科目:烹饪、飛行、街舞......
學校的規定:不準穿校服上學......
以上隻是小編根據課堂上講到的8種思維能力,并結合手頭劍橋Guess what!國際少兒英語課程教案工作舉了些例子,旨在抛磚引玉,英語教學是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老師們如果有更好的想法或創意,歡迎在文末寫留言,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