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孟子評價梁惠王原文

孟子評價梁惠王原文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9 05:31:40

[原文]

孟子見梁惠王①。王曰:“叟不遠千裡而來,亦将有以利吾國乎②?”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③。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④——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⑤!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⑥,千乘之國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⑦,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⑧。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餍⑩。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⑩。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評價梁惠王原文(孟子解讀梁惠王上)1

[原文通釋]

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人家不辭辛苦從千裡之外來了,大概能讓我國獲得什麼利益吧?”孟子回答說:“大王您為什麼一定要說利,隻要有仁義就夠了。您說‘用什麼使我的國家獲利’,您的大夫說‘用什麼使我家獲利’,您的士人和百姓說‘用什麼使我們獲利’——上下争先恐後謀取各自的利益,國家就危險了!擁有萬輛戰車的國家殺死自己君主的人一定是擁有千輛戰車的卿大夫,擁有千輛戰車的國家殺死自己君主的人一定是擁有百輛戰車的卿大夫:在一萬輛戰車中擁有一千輛戰車,在一千輛戰車中擁有一百輛戰車,不能算不多了。如果把道義放在後面卻把利益放在前面,就會不争奪不滿足。沒有仁厚而抛棄自已父母的,沒有守義而讓國君處在後面的。大王您隻談仁義就行了,為什麼一定要講利!”

[注釋]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前319年),姬姓,魏氏,名罃( Yīng ),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孫,在位50年,因遷都大梁,故稱梁惠王。

②叟不遠千裡而來,亦将有以利吾國乎:老人家不辭辛苦地從千裡之外來了,大概能讓我國獲得什麼利益吧。叟,老人,這裡相當于稱呼“老人家”、“老先生”。不遠千裡,不以千裡為遠。遠,以……為遠。而,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詞,在這裡的作用相當于助詞“地”。亦,副詞,相當于“大概”。将,音qiāng,能,請。有以,有什麼。利,使……得利。

③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大王您為什麼一定要說利,隻要有仁義就夠了。曰,談論,說。亦,副詞,隻。而已矣,也就罷了。助詞連用,增強語氣。

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您說‘用什麼使我的國家獲利’,(您的)大夫說‘用什麼使我家獲利’,(您治下的)士人和百姓說‘用什麼使我們獲利’。“何以利吾國”的引号是直接叙述述中轉述的内容,直接加引号,或者幹脆不加引号(“何以利吾家”“何以利吾身”同樣處理)。大夫,夏、商、周三代時的官職,大,音dài。士,夏、商、周三代時介于大夫與庶人之間的食俸祿的貴族階層。庶人,老百姓。

⑤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上下争先恐後謀取各自的利益,國家就危險了。交,交相,争先恐後。征,謀取,獲取。而,那麼……就。

⑥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擁有萬輛戰車的國家,殺死自己君主的人一定是擁有千輛戰車的卿大夫。萬乘,萬輛兵車。乘,音shèng,春秋戰國時稱四匹馬拉的一輛車為“一乘”。春秋戰國時軍隊使用兵車,每輛車用四匹馬拉,車上有身着盔甲的士兵三人,車下跟随步兵七十二人,另有相應的後勤人員二十五人。因此,所謂的“一乘”實指一百人的兵力,并非單指四匹馬拉的一挂車。當時曾有這樣的規定,“八百家出車一乘”。春秋戰國時衡量諸侯國大小,就看它擁有多少兵車,有所謂“千乘之國”、“萬乘之君”之說。弑,音shì,下殺上,卑殺尊。家,有封地采邑的公卿大夫。

⑦萬取千焉:從一萬輛戰車中取出一千輛戰車,即在一萬輛戰車中擁有一千輛戰車。取,抽取。焉,兼詞,于之,于是,從其中。

⑧不為不多矣:不能算不多了。為,音wéi,算。

⑨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餍:如果做把道義放在後面卻把利益放在前面的事,不争奪不滿足。苟,如果。為,做。後,以……為後。先,以……為先。奪,争奪。餍,音yàn,滿足。⑩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沒有仁厚而抛棄自已父母的,沒有守義而讓國君處在後面的。遺,遺棄。親,父母雙親。者,……的人。後,使……處後。君,諸侯國君。

[解讀與點評]

本章可以命名為《王何必曰利》,談的是義利觀問題,即仁義與利的關系問題。

這個梁惠王開口就要同孟子談利,孟子抓住“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這個嚴肅的問題警示梁惠王。孟子認為,領導者把利放在首位、挂在嘴邊不可取。孟子微言大義,以“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讓梁惠王認識“上下交征利”給國君帶來的危險。

“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把仁義作為統治者做人為政的首選。通篇《孟子》多次記錄了孟子的義利觀。

明句讀是古籍釋注的最重要一環,可許多釋注者卻常常忽略。“叟”是梁惠王對孟子的稱呼,猶如稱“您”、“您老先生”、“您老人家”,它與後面的一番話是連在一起說出來的,不是單獨的招呼;如果加上感歎号與後面的内容分開,不但失禮,而且語言也不連貫。

“叟!不遠千裡而來……”

“王!何必曰利……”

這個句讀不知始于是哪位大俠,引起後來之人紛紛沿襲:把二人之間的對話搞得生硬無禮,兩人唇槍舌劍,你來我往,而且在這樣的語境下二人的對話居然還能維持下去。照此處理,本篇第三章的“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則應該處理成“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了。這樣的句讀表現的是“掐架”的語言形式,不是正常的對話。所有這些不符合對話語言規律,邏輯上說不通,讓齊宣王失去了君王的身份,讓孟子失去了儒者的風範。

另外對“王曰‘何以利吾國’”必須像筆者這樣加句讀,才符合交流習慣,因為這些并不是對話語言,而是轉述他人的語言,直接加引号,或者幹脆不加引号。後面的“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當然也要這樣處理。

在這裡還是要說一說“士”。夏商周時代,士屬于貴族階層,是享有俸祿的階層,這個階層中地位較高的是卿大夫。《禮記·王制》說:“制農田百畝。百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農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為差也。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有一定門第的人和通過各種技藝考核優秀的人可以獲得“士”的資格。其實早期的士,多是世襲的,王族出身的人,嫡傳以外的多可以獲得士的身份,而且可以嫡傳世襲。即使以各種技藝考核獲得“士”的人,也多是王族的非嫡傳後裔。周王朝的士要大于各諸侯國的士,相當于大諸侯國的大夫、小諸侯國的上卿。當時“士”是準入證,具有“士”的資格的人才可以擔任大夫。到春秋時,“士”已經成了介于貴族與平民之間的一個階層,戰國時士的階層有所擴大,連有一點特殊本領的屠夫或雞鳴狗盜之徒也列入了士,這時的士也不用通過嚴格的考取程序,多不再享有俸祿,隻是靠寄居于權貴門下生存。

文/陳廣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