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詩經芄蘭講解

詩經芄蘭講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8:33:30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雖則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雖則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注釋:

芄(wan二聲)蘭:一種多年生的蔓草,又名蘿摩。支:枝條。

觿(xi一聲):解結用具,形同錐子。

容、遂:舒緩悠閑之貌。

悸:原指心動,此處指衣帶擺動的樣子。

韘(she四聲):鈎弦用具,套于右手拇指,射箭時用于鈎弦。

甲:借作“狎”,親昵。

《芄蘭》一詩以芄蘭起興,我們可以想象兩戶人家比鄰而居,男孩、女孩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從小一起玩鬧,言行無忌。漸漸的他們長大了,女孩對男孩有了思慕之情,而男孩開始向往成為一個成熟的男子,言行穩重有威儀,他穿着大人的衣服,佩戴象征男子成熟自立的配飾,也不再與女孩言笑晏晏。女孩心思複雜,你穿了大人的衣服,帶了配飾,就忘了我嗎,就不和我親近了嗎。“雖則佩觿,能不我知。”“童子佩韘。雖則佩韘,能不我甲”語氣中帶着不滿與嘲諷,諷刺與埋怨中又包含女孩難以言說的情誼。短短幾句确保女孩微妙複雜的心緒描寫的惟妙惟肖,讀來讓人不禁莞爾。一對歡喜冤家的小兒女形象躍然紙上。

詩經芄蘭講解(詩經衛風芄蘭)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