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頂山腳溫差怎麼回事

山頂山腳溫差怎麼回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2:13:55

關于霜降節氣的俗語還有不少,比如“雪下高山,霜打窪地”,說的是在高山上容易下雪,而低窪的地方就容易出現打霜,這個也是相當準确的。

一、俗語:“高山容易下雪,窪地容易結霜”

山頂山腳溫差怎麼回事(俗語說高山容易下雪)1

為什麼“高山上容易下雪”呢?我們知道空氣溫度一般是高度越高,氣溫越低;相反高度越低,氣溫越高。

如果此時近地面空氣溫度較高,那麼雪花在降落過程中會逐漸融化,到地面時已成為雨點而不是雪了。如果雪花降落在高山之前尚未能融化,那麼高山上肯定是在下雪。

山頂山腳溫差怎麼回事(俗語說高山容易下雪)2

為什麼“窪地裡容易結霜”呢?我們知道霜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而是近地層空氣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體上凝華而成的,因此霜的形成條件與空氣溫度的垂直分布關系不大。

而空氣是一個流體,這樣最冷、最重的空氣就會往最低處流動,一旦到達最低處,它就賴在那裡不動了,也就在窪地停留積聚逐漸凝華成霜,因此窪地也就較一般的地方容易形成霜,這就是“霜打窪地”的意思。

二、民諺:“霜降下雨連陰雨,霜降不下一冬幹”

山頂山腳溫差怎麼回事(俗語說高山容易下雪)3

關于霜降,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霜降下雨連陰雨,霜降不下一冬幹”,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霜降那天如果下雨,之後就會有較多的雨天;如果不下雨,那麼整個冬天就會少雨,天氣幹燥。

霜降過後,農村種植的冬小麥也會開始發芽生長,如果這時候出現雨水,不僅能及時的補充小麥的水分,還能為冬季儲存更多的營養,冬季厚厚的降雪還能在起到保暖作用的同時,凍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蟲,對小麥的生長可以說是百利。

山頂山腳溫差怎麼回事(俗語說高山容易下雪)4

但是如果是幹冬的話,情況可就完全相反了,幹旱的天氣會導緻地裡的水分不足,從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北方農村在沒有降雪的情況下,地裡的溫度普遍比較高,這給一些害蟲提供了安全越冬的條件,來年開春也更容易出現病蟲害。

那麼今年到底是幹冬還是濕冬呢?在霜降這天很多地區都沒有降雨的迹象,按照“霜降下雨連陰雨,霜降不下一冬幹”這句俗語的說法,今年多半是一個幹冬,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些流傳到今天的俗語未必完全準确。

三、關于霜降的其他諺語

山頂山腳溫差怎麼回事(俗語說高山容易下雪)5

古人以為霜是從天上降下來的,所以就把初霜時的節氣取名“霜降”,其實霜和露水一樣,都是空氣中的水汽凝結的。特别是夜裡無雲時,地面散熱更快,更容易結成霜,民諺有“霜重見晴天,瑞雪兆豐年”的說法。

“菊紅葉落秋見霜”,一葉知霜降,一雨感深秋。霜降後,天氣日漸寒冷,早晚溫差加大,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

山頂山腳溫差怎麼回事(俗語說高山容易下雪)6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寒露時節天氣變化不大,但是過了霜降,氣溫變化的就很快了,“霜降有風,兩寒有霜”:霜降那天如果刮風了,大寒小寒會有下霜。

另外還有“寒露早,立冬遲,霜降收薯正适宜”、“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後降霜,稻谷打滿倉”等。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贊、評論、收藏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