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進入21世紀後,在學曆貶值的影響下,考研大軍越來越龐大,到了2022年時,全國各地的考研學子已經達到457萬,在這457萬考生中,大約隻有100萬人可以成功考上研究生。
眼看考研人數越來越多,各大高校也在紛紛擴招,然而,擴招速度遠不及報名考生增長的規模,現如今考研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競争也是一年比一年激烈,在備戰研究生考試的一年至很多年裡,考生們承受着很大的壓力。
考研的難度并不比高考低,高考好歹還有身邊的同學朋友共同奮鬥,大家相互鼓勵相互競争,考研卻是一個人的角逐戰,在備戰考研的過程中不僅要耐得住寂寞麼,還得承受來自心理和知識雙方面的壓力,高壓容易壓垮人,很多考生都是在考研前夕繃不住才放棄的。
而且對于考研學子來說,考研的選擇也很重要,從專業到院校再到地理位置,以及報考學碩還是專碩,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特别是學碩和專碩之争,多年來都沒有停歇過。
截至目前,我國最高的學曆是研究生,最高的學位是博士,雖然博士和碩士同屬于研究生,但大部分人的追求都是考碩士研究生,畢竟博士要求很高,即便能成功考上,将來畢業也是個大問題。
因此對大多數人來說,碩士研究生的學曆已經足夠了,雖然競争還是很激烈,但受教育程度方面問題不大,可就碩士研究生這一個選項,還是讓大量考生糾結不已,不知應該何去何從。
衆所周知,碩士研究生分為兩種,一種是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碩,學制多為三年,另一種是重視實踐能力的專碩,學制為2至3年,對将來規劃不同的學生,選擇學碩和專碩時也要做出不同的選擇和判斷。
如果考生有讀博的想法,建議選擇學術型碩士,也就是學碩,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碩更能為博士研究生期間奠定基礎和前提,考上學碩的學生将來也有機會直接升入博士,未來大概率會從事科研類工作。
如果考生沒有讀博的想法,隻是想通過考研提升學曆和競争力,建議選擇專業型碩士,也就是專碩,專碩更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也符合當前用人單位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而且許多專碩專業學制比較短,還能節約一定的時間和精力。
學生感慨:很後悔當初沒聽學姐的話嚴格來說,學碩和專碩并沒有高下之分,兩種都是碩士學位,也都是研究生學曆,選擇學碩沒問題,選擇專碩也沒問題,歸根結底是學生要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在學碩和專碩之間進行二選一。
有學生感慨,考上研究生之後才發現,學碩和專碩區别原來這麼大,很後悔當初沒聽學姐的!這位同學很優秀,在幾百萬人競争的研究生考試中脫穎而出,順利成為碩士研究生中的一員,可是成功上岸後卻有些後悔了。
原來這位同學在考研之前,特地咨詢了同院校同專業、關系又比較不錯的師姐,師姐建議如果将來沒有讀博的想法,隻是想提高學曆和能力的話,還是選擇專業型碩士更好,雖然學費可能高些,但對以後找工作更有幫助。
然而,由于這位同學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為了不給家裡增加負擔,于是選了學術型研究生,上岸以後才發現同學們的規劃和自己完全不同,導師也因為他沒有讀博的規劃而不對其高度重視,研究生期間過得磕磕絆絆。
這個時候再回頭看看,真是悔不當初,後悔當時沒有聽學姐的建議,可如今說什麼也晚了,隻能硬着頭皮把學術型碩士讀下去,不知道将來畢業找工作又是怎樣的局面?
在研究生考試中,很多考生雖然想選擇專碩,但是在高昂學費的壓力下,隻能含淚選擇學碩,雖然讀研期間有各類獎學金和生活補貼,可這些收入加起來也并不足以覆蓋一年好幾萬的學費。
以浙江大學為例,在浙江大學公布的2022年碩士研究生學費标準中,學費過萬的專業有很多,其中,部分專業學費更高達五萬元以上,比如法律碩士,應用心理學碩士,以及金融碩士等,讓社會上大量的普通家庭望塵莫及。
無獨有偶,浙大還不是唯一的學校,除了浙大之外,複旦和中山大學等重點院校,專業型研究生的學費也迎來暴漲,部分專業專碩學費高達10萬元以上,很多優秀人才被學費阻攔在外。#教育原創星選榜#
今日話題:
對于部分院校專碩學費大漲,你有什麼感想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