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凝媽
給孩子斷奶是每個媽媽和孩子要經曆的一道坎兒,在斷奶的時候,孩子總會哭鬧不安,讓媽媽們不忍心,所以很多孩子不能及時斷奶,吃到好幾歲。有些孩子會因此受到不好的影響,比如睡眠不安穩、牙齒出現健康問題等,可是斷奶變得愈發困難,讓媽媽們頭疼不已。
很多媽媽為了孩子的健康,或者因為工作關系,不得不給孩子斷奶,為了快刀斬亂麻,會采用一些極端的方式,比如在身上塗上紅色顔料、塗上辣椒,或者和孩子離開一段時間,有的也會讓孩子跟奶奶睡,這樣孩子因為害怕或者沒有念想,也就不想吃奶的事,從而實現迅速斷奶。
為了斷奶,狠心讓孩子跟奶奶睡,電話裡聽到孩子說的話,媽媽淚目
同學大陳有兩個孩子,大的是男孩,小的是女孩,兒女雙全。她在36歲的時候生下二胎女兒,一直盼望有個女孩的她,因為心想事成,特别寵愛孩子。她表示要堅持給孩子母乳喂養,直到孩子吃夠了為止。
大陳母乳充足,孩子隻要跑到她懷裡撒嬌,她就會給她喂奶,這樣孩子不哭不鬧。晚上睡覺的時候,孩子一有動靜,大陳就趕緊給孩子奶睡,孩子很快就睡着了。大陳感覺孩子也很省心,有奶萬事足。
孩子快2歲的時候,大陳工作任務增加,晚上回家很晚,身體有些疲憊,精神狀态不好,晚上再給孩子喂奶,就感覺很累,也擔心母乳太乏,對孩子身體有影響,想着還是趕緊給孩子斷奶吧。
是隻要孩子和她睡在一起,就會黏着吃奶。不給孩子吃,孩子就哭鬧不止。大陳沒辦法,為了快刀斬亂麻,把孩子送到了奶奶家,讓奶奶和孩子睡幾天,等斷完奶再回家。
第二天一早,大陳很擔心孩子晚上會哭鬧,打電話問孩子的表現怎麼樣。婆婆說“半夜裡起來了一次,哭了兩聲,說是找媽媽,媽媽有奶,可能是餓了,給她吃了點東西,玩了2個小時又睡了!”原來孩子也不是那麼想媽媽,大陳有些失落,接近2年和孩子形影不離,孩子居然沒有多少留戀。
到了晚上,大陳又打電話問情況,這時孩子在一邊玩,奶奶問她“要媽媽嗎?”孩子很幹脆地說“不要媽媽!”大陳聽到孩子說的這句話,瞬間淚流滿面,孩子剛離開一天就不要媽媽了,真是白疼她了。那種失落的感覺迎面襲來,大陳恨不得趕緊見到孩子。
看來給孩子斷奶,不是孩子舍不得媽媽而是媽媽舍不得寶寶。給孩子斷奶的難點,不是孩子哭鬧痛苦,而是媽媽的心理落差。
其實,給孩子斷奶,更好的方式是自然離乳,這樣孩子不哭,媽媽也不會特别難過。
心理學家把斷奶稱為第二次母嬰分離,是媽媽和孩子生活的一個巨大轉折點。從此,孩子和媽媽的肌膚之親就會大大減少,孩子變得不再那麼需要媽媽了。
雖然媽媽們被孩子搞得筋疲力盡,想極力擺脫這些麻煩,但是當孩子真的不需要自己時,就會發現原來為孩子忙碌的感覺是更好的。如果一下子斷奶,媽媽突然變得手足無措,就像成了一個“廢人”,在情感上就會有巨大的落差。
孩子離開媽媽不哭不鬧,是因為他感到無依無靠,沒有安全感,他知道沒有人會像媽媽那樣寵他、寬容他,隻能把淚水往肚子裡咽,故意裝作堅強。有句話叫“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三場!”孩子看到媽媽總會哭鬧,和别人在一起卻變得很乖,完全是兩種狀态。
美國兒科學會在2歲孩子的情感發育時寫到:保姆或者親戚會告訴你,當他們照顧孩子的時候,孩子總是表現得像個可愛的小天使,其實這是因為他對其他人的信任不足,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但在你面前,他會想嘗試各種事情,哪怕是危險或者很困難的事情,因為他知道如果遇到麻煩,你會幫他解決。
斷奶最好是循序漸進地進行,給自己和孩子留出充足的時間,在心理上不斷勸導自己,慢慢習慣和孩子的分離,真正離開的時候就不那麼痛苦。
真正的斷奶,不是斷媽,離開的是母乳,而不是母嬰關系。
給孩子母乳喂養,提供的不僅僅是母乳,還是親密的母嬰關系。什麼時候斷奶,應該由媽媽和孩子共同決定,一起努力,在一種和平的、無痛苦的方式下斷奶。
讓孩子知道媽媽是媽媽,母乳是母乳,是完全兩個個體,雖然離開母乳,但是不會離開媽媽。孩子内心就不會感到焦慮,讓孩子仍然具有安全感。媽媽也不會因為和孩子分開一段時間感到傷心難過。
給寶寶斷奶要做好心理準備
我國的母嬰保護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都建議,有條件的情況可以繼續母乳喂養到2歲或者以上。隻要媽媽提前做好準備,孩子就會主動提出斷奶的要求。二寶2歲1個月,突然一天就表示不吃奶了,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在半年前已經開始了斷奶的準備。
我們可以把預計斷奶的時間定到2歲,早做準備萬事充足。
不斷跟孩子灌輸斷奶的思想,讓自己和孩子做好心理準備:《鄭玉巧育兒經》介紹說,孩子1歲半的時候,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就發生了質的改變,從啞語階段過渡到了真正的語言交流的階段。孩子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但是理解能力增強,我們跟他說“不吃奶了”這樣的話,他會聽懂。
開始孩子肯定是抗拒的,那完全沒有關系,我們有事沒事地跟他說就好了。等到快2歲的時候,我們跟他說“你快2歲了,長大了,該吃飯了,不吃奶了吧!”孩子會重複我們的話,看似好像是在暗暗下定決心,但是行動上絕對不會減少
等到2歲了,就跟他說“你吃了蛋糕,就2歲了,長大了,該吃飯了,不吃奶了吧!”孩子就會明白自己又長大了一歲。在每次吃完奶以後還會表示“以後不吃奶了!”但是過一會兒又想吃,心理上能接受,但是生理上可能還沒有完全适用,就耐心等待吧。
給孩子最親密的陪伴,讓自己和孩子建立起親密的母嬰關系,媽媽時時都會感到被孩子需要:孩子1歲半的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喜好,知道怎麼讓媽媽陪伴自己,比如和媽媽一起玩玩具,讓媽媽給讀書。這些都表示孩子在需要媽媽,媽媽順勢而為,多多陪伴孩子。我們會明白除了母乳,還可以給孩子更多。
二寶特别喜歡讀書,我就會在晚上和早上給孩子不停地讀書,每天要花四五個小時陪伴他。給他提供各種不同類型的繪本,和他換着花樣讀書,讀給他聽、和他找圖畫上有趣的物品,讓他感到媽媽是世界上最會讀書給他聽的人。二寶經常說“媽媽讀的好”,時不時會拿書來找媽媽,這讓我感到很滿足。
另外,孩子喜歡讀書,可以給孩子讀《再見了,媽媽的奶》《我讨厭吃奶》這類繪本給孩子聽,孩子也會慢慢接受斷奶的要求。
讓家人多帶孩子出去玩耍:除了隻帶孩子不需要做其他事情的媽媽,都需要找一個家人幫忙照顧孩子,就要從心理上接受孩子和家人的親密關系,讓自己慢慢變得釋然。
白天的時候,讓家人多帶孩子外出玩耍,一方面培養和家人的感情,一方面适應和媽媽的短暫分離。這樣會先把白天的奶斷掉,陸續再斷掉夜奶,斷奶就會變得更輕松。
給寶寶斷奶要做好物質準備
給孩子準備美味的食物:孩子從6個月開始就要及時添加輔食,給孩子提供更豐富的營養。給孩子精心準備一頓食物,孩子津津有味地吃下去,媽媽肯定會感到無比自豪。
孩子斷奶當然不會斷飯,還會繼續需要美味的食物。斷奶以後,媽媽會有更多時間準備更美味的食物,孩子會吃的更開心。媽媽發現,雖然斷了奶,孩子還是繼續需要媽媽,心理上的波瀾就會減輕很多。
給孩子提供可以代替母乳的食物:孩子斷了母乳之後,也不能斷掉奶制品,可以提前讓孩子适應配方奶粉,或者牛奶、酸奶,這樣營養不會斷層,孩子在晚上餓的時候會睡不着,就用其他乳制品來代替,再喝點水起到清潔牙齒的作用。媽媽在給孩子喂這些乳品的時候,也是寶寶在需要自己,還是在為孩子忙碌,心理上自然不會有落差。
給自己準備減少母乳的食物:給孩子斷奶,不光是心理上難過,身體上也不舒服,因為孩子不吃奶以後,會出現漲奶的情況,如果處理不好,導緻乳汁淤積,身體就會特别不舒服。有同事斷奶的時候,引起了發燒,太難受了。我采用的方法是:每天喝60g熟麥芽 6片山楂熬成的水,一般3-6天就可以做到自然回奶,沒有痛苦。
總的來說,做物質準備也是一種心理釋放,讓自己斷奶不再那麼失落,心情愉快地适應這個階段,孩子和媽媽都不會變得焦慮。
結語:
孩子斷奶常常會以孩子哭,媽媽跟着哭還伴随着疼痛收場,但是如果我們早一點做準備,自己從心理上接受孩子終有一天會斷奶這個事實,循序漸進地減少喂奶的次數和時間,用其他方式和孩子親密相處,感到孩子依然需要媽媽,就不會有巨大的心理落差。
看到一篇文章叫做《父母子女一場,其實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其中一句話說的很好:生命就是這樣是由依賴到獨立的過程,我們做父母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在相互依偎的時候好好珍惜,在他們振翅高飛的時候絕不牽絆。
孩子不想斷奶的時候,我們不要強求;孩子主動提出斷奶的時候,我們也不要不舍。不管怎樣,讓斷奶這個過程更溫和是最主要的。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台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在頭條搜索框内輸入“斷奶”,可以獲得更多信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