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窗口期播種冬小麥可給予補助#
11月15日,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于切實抓好窗口期冬小麥播種的緊急通知》,按照農業農村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各地冬小麥播種面積不應低于上年,經研究決定,統籌使用中央農業生産救災資金,對11月14日及以後播種冬小麥的農戶,每畝給予150元補助。
通知指出,冬小麥播種面積和質量直接決定明年夏糧生産形勢,穩定播種面積,保證夏糧産量,将是農業農村部門的政治責任,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在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小麥種植面積提升方面,河北省邁出了極具意義的一步,其他冬小麥種植省份會不會跟進,或者能不能跟進?我們翹首以待。
每畝補助150元看似不多,但對于糧食種植來說,相當于每畝補助了83斤化肥,或者在原有種植的基礎上,額外增加了150元的淨利潤。
要知道,此次補助動用的是中央農業生産救災資金,也就是說,隻有在出現較為嚴重自然災害的前提下,才會動用的資金。由于今年冬小麥種植區雨水偏多,特别是河南、冀南、皖北、蘇北及魯西南等地,受災相對嚴重。
雖然多雨天氣隻是對農田造成了局部破壞性損失,但沒有受淹的地塊,土壤含水量也達到了飽和,特别是相對低窪的地塊,由于土壤含水量一直居高不下,從而影響了冬小麥的正常播種。
就黃淮地區來說,冬小麥播種最佳季節為霜降前後(10月下旬),由于近些年為暖冬天氣,如今即便推遲到立冬節氣(11月上旬)播種小麥,也能取得比較理想的産量,但錯過立冬節氣,甚至要到小雪節氣(11月下旬)再進行播種小麥,就播種時間段來講,肯定是屬于超級晚播級别的。
那麼,在小雪節氣播種小麥,會對來年産量會造成多少影響呢?特别是在黃河以北的河北省,氣溫相對要低上5-6℃,對此,很多農民紛紛表達了疑問,在這樣的氣溫下播種小麥,每畝能有多少産量?
據安徽省亳州市雙溝鎮種植大戶李甯介紹,他每年在玉米收獲後,都要種植一茬速生蔬菜(生長期40天左右),等蔬菜收獲後,整好土地往往就要進入11月份了,這時候種植小麥每畝隻有800斤左右,和當地正常1200斤/畝相比,整整相差400斤/畝。
但他從去年開始,采取了增加播種量(50斤/畝)、增加施肥量(每畝施肥130斤)、用芸苔素 磷酸二氫鉀配合噻蟲嗪 咯菌腈 苯醚甲環唑進行拌種的方式進行播種,在生長期内,至少噴施三次生物刺激素 中微量元素肥或磷酸二氫鉀 芸苔素内酯進行葉片噴施,同時做好病蟲害的提前防治,在氣候條件正常的年份,超級晚播的小麥,畝産依然能達1000斤以上。
但在氣溫相對較低的河北省,他心裡就沒有把握了。
實事求是地講,當前沒有種植小麥的農戶,很多已經有了轉型種植經濟作物的打算,在當地,由于今年中藥材及蔬菜行情大漲,很多土壤過濕的田塊,農戶幹脆就放棄了播種小麥,有翻耕條件的,将土壤深翻後,再經過一個冬天的冰凍,隻等來年種植經濟作物了。
由于這樣的田塊不在少數,對于明年的農業種植,勢必會造成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小麥種植面積過低,達不到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要求;二是明年集中種植經濟作物,勢必會造成爛市的風險,對農民朋友來說,同樣是一種損失。
因此,此次通過補貼的方式來激勵大家積極播種小麥,不知道對于尚未播種的農民朋友,有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不管怎麼說,近段時間以來,關于種植糧食補貼的消息越來越多,加上糧價的上漲趨勢,想必在各種利好措施的推動下,農民朋友的種糧積極性才會被徹底激發出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