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溫泉有講究——貴在堅持,又非人人能泡
據鳳凰島溫泉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僅靠節假日憑興趣泡一兩次溫泉達到養生或美容的目的是不現實的,一定要長期堅持才能有效果。
盡管泡溫泉對健康有着種種好處,但不是人人都适用。
專家提醒說,有高血壓、心髒病患者,在規則服藥的前提下,可以泡溫泉,但每一次最好不超過20分鐘,起身時應謹慎緩慢,以防因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導緻頭昏眼花而跌倒。溫泉所含的硫磺及其他酸堿物質可以消炎殺菌,對一般感染性或寄生性皮膚病很有療效,但有時也會刺激皮膚使傷口惡化,甚至導緻“溫泉性皮膚病”,因此對于部分皮膚病患者,不宜泡溫泉。對于患有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的人來說,泡在熱水中過久,由于加速皮膚水分的蒸發,破壞皮膚保護層,也容易導緻症狀的加重。
泡溫泉看似簡單,但也并非人人都懂得怎樣科學地泡。鳳凰島溫泉專家告訴我們,泡溫泉時,應該盡量合上雙眼,以冥想的心情,緩緩地深呼吸數次,才能真正達到釋放身心壓力。而且,泡溫泉不要從水溫太燙的池開始,要從水溫較溫和的池水開始浸泡;不要在燙身的池水中每次浸泡時間超過10分鐘,要及時讓身體上胸露出水面或離水歇息;不要在過胸的水位每次浸泡時間超過10分鐘,要與較溫和的池水及時交替浸泡或身體及時露出水面歇息後再浸泡。溫泉溫度高,浸泡後會有出汗、口幹、胸悶等不适感,這是血液循環過快的正常反應。此時調換涼水浸泡或上水靜養稍許,并多喝水即可舒緩。
此外,鳳凰島溫泉專家還提醒,患有心髒病、高血壓者應約伴一同浸泡,如有不适應立即上水靜養;饑餓時不可浸泡,因空腹易緻疲勞,須飯後小睡或稍休息再行浸泡;酒後須熟睡養息後才能浸泡,否則沐浴刺激血行,緻使體力消耗殆盡,恐生意外;長途跋涉疲勞過度,不可驟然入溫泉,須稍做休息,待體力恢複後再行浸泡;泡溫泉後,人體水分迅速蒸發,要記得及時喝水補充。
泡溫泉注意事項:
1、一定要記得把身上的金屬飾品摘下來,不然你會很難過地發現自己心愛的首飾已經被硫化成黑色的了。
2、避免空腹、飯後、酒後泡溫泉,泡溫泉與吃飯時間至少應間隔一小時。
3、選擇适應自身的高、中、低溫度的溫泉池,一般從低溫到高溫,每次15—20分鐘即可。
4、溫泉不宜長時間浸泡,否則會有胸悶、口渴、頭暈等現象。在泉水中感覺口幹、胸悶時,就得上池邊歇歇,或喝點飲料補充水分。
5、皮膚幹燥者浸泡溫泉之後最好立刻抹上滋潤乳液,以免肌膚水分大量流失引起不适。
6、過燙過酸的溫泉不要泡,溫度在30~45℃比較适宜。
7、最好不要獨自一人泡,以免發生意外。
8、泡完溫泉後不必再用清水沖洗,但是強酸性溫泉和硫化氫溫泉刺激性較大,最好還是再沖洗一下,以防有副作用,皮膚容易過敏的人更要注意了。
9、根據水質劃分,溫泉一般分為中性碳酸泉、堿性碳酸氫鈉泉、鹽泉和硫磺泉四種。溫泉的水質不同,則對不同的病症具有不同的療效。如各種成分都有的單純泉,對于神經痛、風濕、皮膚病等有療養作用;含有二氧化碳的碳酸泉,則對治療高血壓、心髒病有好處。所以泡溫泉以前,最好先了解溫泉的種類,并根據自身條件進行選擇,才能真正達到泡溫泉的預期目的,并可避免給身體帶來傷害。
不宜泡溫泉的人群:
1、皮膚過敏者不宜泡溫泉。2、孕婦及手術過後者不宜泡溫泉。3、糖尿病患者不宜長時間泡洗熱水澡、蒸桑拿浴和泡溫泉,因為水溫過高可讓患者注射的胰島素吸收加快,而且長時間身體過熱使機體能量消耗增加,心髒負擔加重,很容易出現意外。建議糖尿病患者在洗澡時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水溫不要超過40攝氏度,以免出現意外。4、容易失眠的人,不要長時間浸泡。5、凡有心髒病、高血壓或身體不适者,不宜泡溫泉,除非經醫生允許。(搬運蔡陽搜狐博客2008-03-0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