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 軒
1.淩波微步——《洛神賦》“淩波微步”是《天龍八部》中的絕世武學,段譽從密洞中學得,是天下無敵的輕功。其實,它的原始含義是指涉女子的,确切地說是洛神。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洛神浮動于水波之上,緩緩行走,可見其體态之輕盈。洛神,又名宓妃,遠古時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女神,乃伏羲氏之女,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陽。
不得不說,金庸先生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将描寫“洛神”的“淩波微步”發揮創造成一種輕功,妙哉!
金庸筆下的武功從何而來
2.六脈神劍——《黃帝内經》“六脈神劍”出自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乃大理段氏的最高武學,由大理開國皇帝段思平所創。所謂六脈神劍,是指含于指尖的内力隔空激發出去,使其以極高的速度在空中運動(區别于隔空點穴)的一門技術。
早在上古奇書《皇帝内經》中就提出了十二經脈——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六脈源自于人體十二經脈中的六脈——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陰心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太陽小腸經。金庸将十二經脈中與手有關的經脈單獨拿出來,是為六脈神劍的理論基礎。
3.黯然銷魂掌——《别賦》黯然銷魂掌是神雕俠侶雕俠楊過創始的武功,總共一十七招,五絕之一的“東邪”黃藥師稱此掌剛猛之威力普天之下隻有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可匹敵。
這個名字出自南朝梁·江淹《别賦》:“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複燕、宋……暫遊萬裡,少别千年。惟世閑兮重别,謝主人兮依然。”
金庸筆下的武功從何而來
4.北冥神功——《莊子》“北冥神功”是《天龍八部》中道家的上乘武學,施展的代表人物是逍遙子和虛竹。
“北冥”出自《莊子》。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傳說北海無邊無際,水深而黑。在《莊子·内篇·逍遙遊第一》中有:“北冥有魚,其名為鲲,鲲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北冥就是鲲的栖息之地。
5.降龍十八掌——《易經》
金庸筆下的武功從何而來
“降龍十八掌”是金庸武俠中的絕世武學,剛猛淩厲,是俠之大者的武學。施展的代表人物是蕭峰、洪七公和郭靖。
降龍十八掌的招數主要 出自《易經》。第一掌叫做“亢龍有悔”,出自《易經·乾卦》:上九,亢龍有悔。
《易經·乾卦·文言》作出了解釋:“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亢龍有悔的“亢”,就是毫無保留、傾其所有、一往無前的意思,正因不知節制,因此才會過了頭,出現“有悔”的可能結果。
“亢龍有悔”告訴我們,做人做事一定要知進退,根據形勢的變化靈活地行動,這樣才不會招緻災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