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作為教師應承擔的責任

作為教師應承擔的責任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2 04:17:56

作為教師應承擔的責任?“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作為教師應承擔的責任?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為教師應承擔的責任(未來教師應承擔多重角色)1

作為教師應承擔的責任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而今,随着技術的飛速發展,随着教育實踐的不斷演化,尤其是随着越來越多的技術不斷被引入教育教學實踐,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仿佛進入了一個教育資源的大同世界。在全球互聯網上,每一個人學習的資源應有盡有,幾乎無所不包。

作為教師,今天我們知道的,我們的學生可能也知道;我們不知道的,我們的學生有辦法知道。今天,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做教師?我們用什麼去赢得學生的尊重?我們拿什麼去捍衛教師職業的尊嚴?我們應當重新塑造和重新定義教師這個職業。

今天,稱職的教師,必須是德才兼備的。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既要有淵博的學識,也要有高尚的品德。北京師範大學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既對“師之道”指明了方向,也生動詩意地道出做教師需要學識修為、品格氣度、人文精神。

今天的教師,肩負着更加神聖的使命。

我們必須教導學生用頭腦去思考,成為具有獨立思想和批判性思維的人;用雙手去創造,不要成為高分低能的人;用真心去熱愛,因為熱愛是一切研究和創造的前提。我們必須教導學生,在畢業之後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去嘗試解決那些眼下無法想象的問題。

在今天這樣一個知識大遷移的時代,人們把昔日許多應知應會的知識“外包”給了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人們記住的東西越來越少,忘記的速度越來越快——今天的學生,在課堂上、在書本中、在教師的教導下,學到的究竟是什麼?究竟什麼才是真正重要和有價值的知識?

兩年前,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2020年未來就業報告》。報告指出,勞動力自動化發展速度超出預期,未來5年内将會有8500萬個工作崗位被機器所取代,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革命将會創造9700萬個新崗位。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思考一下,眼下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到2025年可能就要走上工作崗位了。針對他們的培養計劃、課程設置和就業的目标定位,究竟是在那8500萬個工作崗位中還是那9700萬個工作崗位中呢?

不僅如此,報告還對未來人才的技能需求進行了總結分析,報告指出,到2025年最占據優勢的十大技能:分析思維與創新能力,主動學習和學習策略能力,複雜的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性思維與分析能力創意,主動性與原創能力,領導力和社會影響力,技術的使用與監測能力,技術設計與編程能力,彈性、靈活性和壓力承受能力,推理、解決問題和構思能力。今天,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扪心自問:2025年最占據優勢的十大技能,在今天的課本中、課堂上、學校裡,我們的學生可以學到多少呢?

未來的教師必須承擔多重角色。

一名稱職的教師,要履行教育學生的職責,承擔教書育人的任務,踐行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教師要履行職責、完成任務、踐行使命,不僅要率先垂範,而且要成為出色的學習者、傑出的領導者,成為優秀的合作者、有創意的設計者和行動的促進者,成為複雜問題的解決者、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行家裡手。作為教育工作者,為了勝任教師職業,我們不僅要肩負多重角色,而且要通過我們的創造性勞動,把學生培養成為學習者、領導者、設計者、合作協作者、問題解決者……

未來的教師必須是技術派教師。

今天,我們進入了一個技術無處不在的時代,各種不同的技術影響并重塑着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今天,無論教授的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不管講授的是語文、數學、化學還是體育、美術,每一名教師都必須成為技術派教師。在技術無處不在的時代,大量教學會變成信息化教學——回顧過去幾十年,全球教師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和信息化教學能力,努力把教師培養成為适應時代要求的技術派教師。

未來的教師必須是終身學習者。

今天,學習是每一個人每一天的生活必需品。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旦停止學習,你就走向滅亡。”學習不僅是人最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也是人關鍵的核心競争力——尤其是終身學習的能力、經由互聯網向全球同行在線學習的能力、數字化高效學習的能力。

未來的教師是學習的高手,是最樂于學習、善于學習的學習者,是精于借助技術和互聯網進行數字化學習的終身學習者。

(作者系華南師範大學教授)

《中國教師報》2022年09月14日第16版

作者:焦建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