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射電望遠鏡的發展曆程

射電望遠鏡的發展曆程

知識 更新时间:2025-11-09 00:47:14

  射電望遠鏡是指觀測和研究來自天體的 射電波的基本設備,可以測量天體射電的強度、 頻譜及 偏振等量 。包括收集射電波的定向天線,放大射電信号的高靈敏度 接收機,信息記錄、處理和顯示系統等。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取得了四項非常重要的發現: 脈沖星、 類星體、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星際有機分子,被稱為“四大發現”。

  美國人雷伯潛心試制射電望遠鏡,終于在1937年制造成功。這是一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抛物面型射電望遠鏡;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在1955年建成當時世界上最大的76米直徑的可轉抛物面射電望遠鏡;

  1960年,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馬丁賴爾利用幹涉的原理,發明了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

  2016年9月,被譽為“ 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在貴州落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