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市發展的3個新動态?本報記者 夏晨翔 北京報道成功入選國家IPv6技術創新和融合應用綜合試點城市、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5G基站數量近萬個,在省内率先實現中心城區連續覆蓋、鄉鎮及農村熱點地區全覆蓋;建成全球首個5G 智慧礦山、研發國内首台5G 氫燃料無人駕駛智能拖拉機……,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洛陽城市發展的3個新動态?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本報記者 夏晨翔 北京報道
成功入選國家IPv6技術創新和融合應用綜合試點城市、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5G基站數量近萬個,在省内率先實現中心城區連續覆蓋、鄉鎮及農村熱點地區全覆蓋;建成全球首個5G 智慧礦山、研發國内首台5G 氫燃料無人駕駛智能拖拉機……
這一系列成績背後,正是河南省洛陽市這座“千年古都”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加快打造“數字強市”的發展軌迹。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洛陽市圍繞全方位建設數字強市總體目标,構建起數字基礎設施、數字核心産業、數字融合應用、數字治理能力、數字生态體系“五位一體”的發展格局,逐步打造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引擎”。2021年,洛陽市裝備制造業營收突破2000億元,新材料産業超千億元,9大産業集群突破3000億元。高新技術産業、六大高成長性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别達到43.9%和33.8%,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連續多年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改造”制造業
中航锂電(洛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锂電”)锂電池模組生産線上,一台台智能機器人正有序忙碌着,高效、靈活地完成模塊堆垛、激光焊接、塗膠等一系列複雜的工作。
“模組生産線采用中間通過式工作站設計,工作站之間利用智能機器人工作,可以實現模組自動化生産率100%,系統裝配自動化率80%以上,生産節拍達到3分鐘/組,生産效率是傳統裝配線的10倍以上。”中航锂電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此外,上述負責人還介紹,生産線所有設備的狀态與實時數據經采集器采集并自動上傳到服務器上,監控人員隻需上網即可監控生産線設備的運行狀态、生産數量、生産效率,并通過網絡或短信對設備進行參數設置,實現遠程操作。當生産線設備發生故障或産品合格率達不到預定目标時,監控人員同樣可以及時查找故障原因并盡快給出相應的處理對策。
在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601608.SH,以下簡稱“中信重工”)重裝廠數字智能化車間,現場同樣一片繁忙。
而在後台,中信重工數字化研發設計與協同制造平台正在監控着車間現場的實時數據,通過分析、統計,為企業提供包括制造數據、計劃排産、生産調度乃至庫存、質量、人力資源等幾乎全方位的管理。
“重型裝備企業數字化轉型普遍面臨設備多、管理難、操作難度大、倉儲物料銜接難等問題,針對這些難點,中信重工建設的數字化研發設計與協同制造平台,就像為每個設備裝上了‘最強大腦’,通過數字化設計,大大縮短了設計周期、提高了設計質量。通過智能排産、智能檢驗,也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生産執行效率和産品質量。”中信重工相關負責人介紹。
通過“5G 智慧工廠”項目的推進,中信重工産品研制周期縮短20%、機床利用率提高15%、生産效率提高20%,并獲評了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國家“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河南省首批“智能制造标杆企業”等榮譽。
事實上,中航锂電和中信重工的智能化場景,隻是洛陽市實現數字化轉型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洛陽市積極推動傳統優勢産業轉型升級,通過深化5G、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引導企業推進“機器換人”和智能制造單元建設、自動化生産線改造,推廣應用清潔生産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等一系列舉措,推動制造業實施智能化、綠色化、技術化“三大改造”。
洛陽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三大改造”工作,洛陽市已累計推廣應用機器人5000餘台,培育省級智能車間(工廠)66家,建成全省首個工業互聯網标識解析二級節點,标識注冊量達800萬條、解析量達1600萬條,綜合工業互聯網平台接入企業3000餘家。
相關數據進一步顯示,今年前四個月,洛陽市累計完成“三大改造”項目投資147.8億元,占全年計劃投資的39.4%,超時序進度6個百分點以上,新開工項目占全年計劃超八成,32個項目提前竣工投産。
從賣“産品”到賣“服務”
在位于河南洛陽栾川縣的洛钼集團選礦三公司集中控制中心内,操作人員坐在電腦屏幕前,點動鼠标即可控制全廠設備運行和工藝參數,通過面前的生産管控平台系統大屏幕,全廠人員分布情況、設備狀态、物料信息、生産指标和安全環保數據盡收眼底。
“中信重工自主研發的礦山裝備工業互聯網平台主要針對礦山行業關鍵裝備,通過聲音、圖像、振動、激光等間接測量手段,利用機器學習、信号處理、機器視覺、模糊理論等技術手段,開發難測量參數軟測量、設備故障診斷、設備健康評估等數據模型,對設備進行實時狀态監測,優化和改進生産工藝參數,有效提高設備作業效率,降低運行能耗,改進産品質量。”中信重工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洛钼集團在采用了中信重工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智能控制系統應用後,破碎機排礦粒度的波動性、平均電耗均得到有效降低,并提高了高壓輥磨機的産量和磨礦處理能力,每年可創造近千萬元的可觀經濟效益。
截至目前,中信重工礦山裝備工業互聯網平台已接入國内多家礦山龍頭企業價值數十億元的248台核心礦山裝備,整體接入骨料線、碎磨浮選線等多條産線,開發應用磨機智能控制、襯闆磨損在線檢測等17個工業App和36個工業機理模型,對外開放了38個工業微服務組件和52個API接口。
如今,在洛陽,越來越多像中信重工一樣的傳統企業,正在轉型升級為數字化服務商,實現由賣“産品”向賣“服務”的轉變。
據了解,為拓展提升企業的綜合服務能力,洛陽市組織開展了“企業上雲上平台”深度行活動,依托中信重工、一拖集團、中色科技、中鋼洛耐等龍頭企業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應用方面的優勢,鼓勵建設行業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應用推廣公共服務平台,實現數字化轉型診斷咨詢及解決方案多源彙聚,推動企業由裝備制造商向服務商轉變。
另一方面,洛陽市還為企業舉辦了免費的智能化改造“入企診斷”活動。邀請航天雲網、華為等知名服務商進行專題培訓和對接,出具個性化“診斷”報告,幫助企業解決數字化轉型中的難點、痛點問題。截至目前,洛陽市已對200餘家企業開展現場診斷,推動“上雲上平台”企業超9000家。
“我們正在加大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培育和引進力度,重點引進華為、航天雲網、中國節能、中信環境等行業知名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對‘三大改造’入庫企業開展診斷服務。通過‘把脈問診’找準改造企業遇到的難點、痛點問題,結合産業發展趨勢和企業需求,制定科學、有效、先進的改造方案。”洛陽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厚植“數字”根基
事實上,洛陽市得以持續推動制造業高水平、大規模的“三大改造”工程,離不開其對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發展。
據洛陽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快5G基站建設,洛陽市建立了三級聯動機制,協調解決5G疑難站址建設問題,撥付5G基站建設補助資金871.5萬元。目前,全市共建成開通5G基站8866個,5G覆蓋率達到97.1%,并在省内率先實現5G網絡中心城區連續覆蓋,鄉鎮及農村熱點地區、3A級以上景區全覆蓋。
與之相輔相成的是,基于5G的應用,洛陽市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研發出了國内首款智能農機控制芯片——神農I号,發布了國内首台5G 氫燃料無人駕駛智能拖拉機;洛钼集團建成了全球首個5G 智慧礦山;中信重工通過5G 工業互聯網賦能,突破了離散型智能制造“卡脖子”技術,成為國内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示範企業。
此外,洛陽市還積極推動寬帶網絡優化提速工作,加快建設“千兆城市”,深化網絡基礎設施IPv6改造,持續實施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不斷擴容升級城域網出口帶寬。
目前,洛陽市家庭千兆光纖網絡覆蓋率73.7%,100M以上寬帶用戶占比98.7%,在全市實現縣城城區千兆光纖100%覆蓋、所有行政村寬帶率100%覆蓋。2021年全市電信業務總量78.6億元,同比增長36%;實現電信業務收入56.98億元,同比增長7.8%;實現利潤9.49億元。
如今,數字化轉型戰略已被河南省确定為“十大戰略”之一,而洛陽則被委以“副核”的重任,與省會鄭州和其他兄弟城市一道,共同推動全省數字經濟聯動發展。
據了解,河南省政府還設立了首期規模100億元的洛陽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基金,重點支持洛陽市用于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發展,并推出“科技貸”等金融業務支持産業創新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