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午倦抛書晝夢長

午倦抛書晝夢長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9:00:43

午倦抛書晝夢長(省心錄晝之所為)1

宋代林逋在《省心錄》中說:“晝之所為,夜必思之”,意思是說白天做過的事情,到了晚上一定要仔細思考。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事情要經常自我反省、自我檢視,總結經驗教訓,彌補過失不足。

曾子堅持每日三省其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每天都多次自覺省察自己,查看為别人做的事是否盡心竭力,與朋友交往是否誠心誠意,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又何當不為。比如,在學習、工作、思想以及為人處世等方面,都少不了要經常反省自己。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能夠廣泛地學習,并經常把學到的東西拿來檢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不會糊塗,行為也就少有過失。其實,反省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經常自我反省,有助于幫助自己保持清醒、少犯錯誤、少走彎路。從這個角度講,自我反省是人生進步的階梯,通過“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可以檢視問題、查明得失,錯誤的及時修正改進,正确的繼續保持發揚,進而不斷完善、提高自己。

“君子檢身,常若有過”。自我反省,需要敢于直面問題、勇于承認差距。毋庸諱言,現實中,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但在個人眼裡,問題或差距卻經常是人們不願意過多觸及或提到的字眼。實際上,正視問題、承認差距并不是自我抹黑、矮人三分,而是理性看待不足、勇于自我完善的表現。如果諱疾忌醫、“有病不治”,本來可以醫治好的病症,也可能拖成不治之症。“夫唯病病,是以不病”。隻有保持正視問題的自覺,拿出改正問題的勇氣,才能為自己不斷進步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自省修身,是破除“心中之賊”的利器,敢于自省好比用鋒利的手術刀割除自己身上的“病竈”“毒瘤”,使自身免于病毒的侵襲而保持身心健康。隻有檢身正己、正視問題,認真找準問題差距、分析原因教訓,多方面反思總結,多角度看清自己的“短闆”,才能認清努力和改進的方向。

“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修身反省,需要正視問題,更重要的是盡力縮短差距、勇于解決問題。反省是方法,解決問題才是關鍵。試想,如果有問題卻無動于衷,問題還是那些問題,豈不是過錯越積越多,這樣最終也不會有所改變。《易經》有雲“日新之謂盛德”,是說一個人最高尚的品德就是每一天都有新的進步,隻有通過反省,通過“千刀萬剮”的實踐錘煉,堅持不懈地與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和錯誤作堅決地鬥争,隻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淨化自己、完善自己。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晝之所為,夜必思之”是一個不斷實踐的動态過程,隻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避免“縱蟻穴為大洞”,使思想得到淨化,心靈得到滌蕩,人格得到提升,最終事有所成。

◎本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