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23年, 楚國就成為了當時的世界大國。
這個時候的楚國達到它在戰國時期的頂峰,其版圖,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五嶺,北至汝、穎、沂、泗,囊括長江中下遊以及支流衆多的淮河流域,幾乎占據了當時中國的半壁江山。
這一切都是楚宣王和楚威王父子的貢獻。可以說他們父子是楚國在戰國時期最輝煌的時刻。
史書記載,當年蘇秦因合縱之策使楚時,目睹了楚國的繁盛後,曾感慨的對楚威王說:"楚,天下之強國也;王,天下之賢王也。地方五千餘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
國家的興盛,必定有幾個先決的條件,一是,要有穩定的政權基礎,合理的國家政策,從而形成有凝聚力的民心;二是,要有一位賢明睿智的領導班子,能高瞻遠矚,布局天下。
楚國從楚宣王和平的從哥哥楚肅王手中接過大權,楚國再次回到了快速發展的正軌。
楚宣王即位時,各國内部改革持續進行,對外的兼并戰争激烈,形勢也更加錯綜複雜。在這種情況下,楚宣王采取了正确的策略。
對外他是極其謹慎的,采取了休兵息民的政策,保持實力,不輕易出擊;同時也善于洞察形勢,抓住有利時機,加入兼并戰争的行列,攻城掠地,開拓疆域。
對内是廣開言路,虛心納谏,任用賢臣,恢複了楚國政治清明。
當時他手下有個叫江乙的謀士,就是楚宣王的十分信任的大臣。
曆史有名的“狐假虎威”的典故就出自于他。
當時,鎮守在北方的楚國令尹昭奚恤,手握重兵,北方的諸侯都很畏懼他,自古以來“功高震主”的臣子都會引起君王的不安。這是人之常情,楚宣王也不例外。
一天在一次朝會時他問群臣:“聽說北方諸侯都害怕令尹昭奚恤,果真是這樣的嗎?”
這個問題一提出,目的很明确,這是楚宣王對昭奚恤有疑惑之心,沒有人敢回答這個問題,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後果。這個時候就有個一大臣江乙回答,他沒有真正的回答,而是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狐假虎威的故事。
狐假虎威的故事講完,大臣江乙對楚宣王說:"現在大王的國土方圓五千裡,大軍百萬,卻由昭奚恤獨攬大權。所以,北方諸侯害怕昭奚恤,其實是害怕大王的軍隊,這就像群獸害怕老虎一樣啊。”老闆楚宣王是個明白人,化解了君臣之間的疑慮。
大臣是好大臣,君王是德才兼備的君王,在他統治三十年間,楚國在軍事、經濟方面發展迅速,讓楚國在紛亂的戰國時期出現了強盛的局面,為後世打下堅實的基礎。
到了公元前340年,楚宣王去世,他的兒子熊商繼位,也就是楚威王,他接過了父親開創的大好局面,以先祖楚莊王為楷模的他,銳意進取,楚國在他的領導下,又出現了勃勃生機,楚國國力日盛。
而與此同時,齊國在齊威王的治理下也日益強盛,在馬陵之戰擊敗魏國。
公元前334年,齊威王與魏惠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其王位,并相約合力讨伐楚國。
這個時候的齊國,成為了楚國稱雄戰國時代最大的勁敵。
楚威王感覺機會來了,以齊國僭越稱王,更兼齊國孟嘗君的父親田嬰欺騙楚國為名,親率大軍伐齊。雙方在徐州發生了大戰,齊國戰敗,此戰之後,楚國達到他在戰國時期的頂峰。
楚威王執政的後期,他更是審時度勢,接受了蘇秦的合縱之策,結成了六國之盟,共同遏制虎狼之師秦國的崛起,讓秦國“不敢東窺函谷關十五年”。 楚宣王和楚威王父子的連續在位,使得楚國長期處在平穩的發展狀态,這就保證了國家大政的持續性。而他們采用實用的策略,立足楚國利益本身,不好高骛遠,對内休養生息,對外以靜制動,抓住機會,迅速出擊。在他們的統治下,楚國的實力日強,疆域日廣,成為了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國家,是和當時強國秦國水平相當。
這兩個君王還算可以,可是好景不長,楚威王的兒子熊槐登基後,楚國的命運卻發生巨大的變化。
楚懷王(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99年)繼位後,公元前316年秦國攻取巴蜀,對楚國形成戰略包圍之勢。楚懷王對此無動于衷,沒有采取任何應對措施。這個是時候,楚國有個名人叫屈原,很有本事和思路,本來可以救楚國,可是當時的楚國政治環境是這樣的。
這一階段,楚國權力高度集中在楚王手中,王族核心成員也隻有一點權力,普通王族成員都不可能有任何權力,外姓世家大族就更不用說了。
普通王族成員、相對有治國才能的屈原針對楚國弊端進行改革,觸動守舊勢力的利益,楚懷王的寵臣靳尚、公子子蘭等楚國貴族和楚懷王的寵妃鄭袖聯合起來讒害屈原。
昏聩的楚懷王聽信讒言,疏遠、棄用屈原,楚國沒有發展的機會。
就在這個時候,又出現了張儀亂楚的故事。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事:
秦國的不斷強盛,給其他各國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當時比較強大的齊國和楚國給了秦國很大的威脅。于是,秦國千方百計地要破壞齊、楚聯盟,而能夠承擔起破壞任務的人,就是著名的縱橫大師張儀。公元前313年,張儀為了實現“連橫”的戰略意圖,便向秦王請命,自己親自前往楚國,開始了離間齊、楚的遊說。
張儀到楚國後,首先收買了楚國的權貴靳尚,然後利用他的關系取得了楚懷王的信任。随後,張儀便開始離間齊、楚關系。他對懷王許諾稱,如果楚國能夠與齊國斷絕關系,秦王就會把商于六百裡的地方獻給楚國,并與楚國結盟。這樣,楚國就不僅可以結好于秦,而且可以削弱齊國勢力,同時又能獲得商于之地,可謂一計三利。楚懷王聽從了張儀的建議。張儀是幹什麼的?一個縱橫家,說話就像放屁,不要太當回事,後來還真的是這樣。後來楚懷王知道張儀騙了自己,十分生氣,一定要報複張儀,立刻派出兵馬進攻秦國。
公元前312年,楚、秦戰于丹陽,而最終失敗的還是楚軍,楚軍有八萬多人戰死。最後楚國不但沒有得到想得到的土地,反而失去了自己的漢中郡。失去漢中後,楚懷王更加氣惱,他再次調集軍隊重新組織反攻,一直打到秦國的藍田,但因孤軍深入,遭到秦國猛烈反擊。這時韓、魏兩國也趁火打劫,讓楚國腹背受敵,楚軍又一次大敗而回。
公元前312年的秦楚丹陽、藍田兩大戰役,楚國皆敗,國勢垂直下降。
接着公元前301年,秦、韓魏、齊共同攻楚,在垂沙之役中楚國戰敗。
秦國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于公元前300年,秦國攻取楚國襄城,楚國更加衰弱,對秦國的進攻無還手之力。公元前299年,楚懷王不聽昭雎明智之言,再次聽信子蘭之言,去武關,結果被秦昭襄王欺騙,被扣留在秦國,最後公元前296年客死秦國。
楚懷王被扣,沒有辦法,公元前298年,楚頃襄王繼位,這個襄王又是一個不思進取的人,整天沉溺于奢侈享樂中。
秦國不會放棄機會,多次伐楚,拔西陵、巫、黔中等地,于公元前278年攻入楚都郢城,燒毀了楚王族的夷陵,著名的人士屈原聞訊投河自盡。
楚頃襄王沒有辦法隻能遷都于陳。
公元前263年,楚考烈王繼位,任用春申君為令尹,春申君黃歇是個能人,水平不一般,他派兵助趙國解邯鄲之圍,又領兵滅魯國,楚國一度複興。
公元前241年,春申君黃歇又組織東方國家最後一次合縱,但被秦軍所敗,楚考烈王怕秦國報複,再次遷都至更東面的壽春。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死後,楚國又發生李園事件,李園發動政變殺害春申君,楚國國力更加一蹶不振。
一個強大的楚國,很快就衰弱了,等秦國來殲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