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情侶之間,其實有時候心有靈犀不點也能通,譬如《桃花債》裡的衡文清君和廣虛元君宋珧。
《桃花債》全書不止一處描寫到宋珧和衡文之間的這種默契。
1.你的嘴需要一個把門的
宋珧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有些粗枝大葉,像大多數男生一樣愛吹牛皮,說一些無傷大雅的大話,有時候說着說着就說溜了邊,需要細心的衡文跟着不時地提點他。
例如當他們在前往盧陽的船上,天樞看見李思明當初送給自己的竹筒,被一隻山貓抱在懷裡以後,忍不住問山貓可有名字,扮成道士的宋珧脫口而出:“它叫阿明。”
衡文坐在旁邊,用卷起的書卷在手中敲了一下。
宋珧聽到衡文的動靜,立刻明白了衡文是想提醒他:你這樣說,會讓天樞誤會這隻山貓是李思明的化身。
天樞自從“殺”了李思明以後,就一直心有悔意。後來他果然對這隻山貓特别照顧。
很多時候,他們之間并不需要特别說明,隻要衡文一個動作或者一句話,宋珧立即便能明白衡文想要表達的意思。
在周家渡口的客棧裡,當宋珧假扮的道士治好了天樞以後,天樞想對他下跪表示感謝,宋珧當即上前攙扶。
衡文心有醋意,但他和上次一樣,并未出聲,而是把酒杯放在桌子上,“嗒”地一聲,宋珧聞聲,立即松手後撤。
當在意一個人的時候,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吸引着你的視線,所以,即使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動作,也能讓你體會出其中深意。
2.你的心思我都懂
情侶之間,有時候明知對方可能吃醋,生氣,但是有些話又不得不說,一般人會怎麼說?
書中就有這麼一段對話,細細思量,隻覺得作者描寫人物心理,手法十分細膩。
當他們渡過長江,下了船互相道别以後,天樞上了單晟淩的馬車絕塵而去。
宋珧目送他們走遠以後,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問衡文:不知道這裡到盧陽有多遠?
衡文搖着折扇勸他去旁邊的茶棚問問。其實他們作為神仙,不論有多遠的路,隻要想去,那也是咫尺之間,哪裡需要去問路?
衡文這是聽懂了,但是裝作沒懂。
果然,宋珧接下來又問了衡文一句更加不相幹的話:坐了一天的船,你累了吧?
關鍵是問句後面的最後幾個字:“可撐得住麼。”
這句話明着是關心衡文的身體,怕他累着,可是他們是神仙,不過是坐了一趟船,會累到哪裡去?說明宋珧的這句問話其實是别有深意的。他其實是想施展仙法,直接跟着天樞一起進去盧陽,但是他又怕衡文生氣,所以是在征詢衡文的意見。
當宋珧問出前面一句話的時候,衡文已經聽懂,這次宋珧已經把話說得這麼明白,他就不能再裝聽不懂了。所以這次他皺着眉,上下看了看宋珧,索性點醒宋珧:你醒醒吧,天樞早已走遠了。
那意思就是說:别追了!明明是想追人家,還故意問我累不累,你那點小心思,還想瞞着我?直說不好嗎?
這些都是比較隐晦的寫法,不注意的話,讀者就會滑過去。卻也真實地表現出一對小情侶之間小心翼翼地互相試探,互相猜測的真實狀态。
3.知你莫若我
前面說過,宋珧比較粗枝大葉,需要細心的衡文不時提點。這種提點是建立在衡文對宋珧的絕對了解的基礎上的,不然很有可能讓對方送命。
書中在單晟淩找到東郡王府來救慕若言(即天樞)時,衡文使用仙術,隐身觀看單晟淩和宋珧的這段對手戲,不僅充分表現出衡文和宋珧之間的默契,還喜感十足,可以算得上其中翹楚:
高人對仗,氣勢要穩住。所以我緩緩睜開雙眼,緩緩起身,緩緩摸起火石點亮蠟燭,緩緩從床的另一側繞出。
緩緩思考,我将鋼刀藏到了何處。
單晟淩的夜明珠已揣回了懷中,騰出的左手握住慕若言的手臂,本仙君與他兩人對面一望,有喜有憂有愁。
我如此待天樞,他竟替我攔下刀子,一喜。
我如此待他,他竟說我不是壞人,不是我未唱夠火候,就是他腦子過了火候,一憂。
至于那一愁……
背後衡文道:“你的刀在牆角的大花瓶裡立着。”
這裡的宋珧并未告訴過衡文他要用刀捅南明,可是衡文猜到了,不僅如此,他還猜到宋珧把刀藏在了哪裡,也猜到了粗枝大葉的宋珧故意磨蹭時間,是因為他忘記了藏刀地點。
如果他們之間沒有充分的了解,衡文就沒法做到這一點。
結語
其實所有的心有靈犀,不過是因為在乎,所以時刻留意,因為時刻留意,所以心有靈犀。
現實中,很多情侶或者夫妻都會吐槽對方不明白自己的心,有人覺得對方矯情,都老夫老妻了,還要搞戀愛的那一套。
其實不是的,如果你還愛着對方,自然會患得患失,會想要琢磨對方的心思,就會很容易地猜到對方的心意。反之,猜不到對方的心意,不是猜不到,而是不想猜,那隻能是不愛的表現。
關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絕不讓你失望!
(注:原創不易,謝絕抄襲。圖片來源于網絡,感謝原圖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