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傳甚廣的“曆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及宗檩的《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于紀念屈原。還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等。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丢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曆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兩篇論文中詳細論證了他的觀點。考古研究的發展和發掘的大量出土文物證實,聞一多先生的考證是科學的。中國的珠江流域、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同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源地。從發掘的原始文化遺存和史籍記載結合起來看,中國長江以南曾世代繁衍生息着一個崇拜龍圖騰的族群,即古越族(亦稱百越族),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于祭龍祖的節日。
3、認為端午節起源于惡月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漢代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秃”等說法。這一習俗至遲從戰國開始流行,迄至漢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漢人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
4、說端午節源于夏至(詳見劉德謙《“端午”始源又一說》)。首倡夏至說者為黃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禮俗史》(香港秦興書局1963年出版)一書中提出,端午節如涓涓之水發源于遠古時代,三代彙為川流,秦漢擴為河,唐宋納百川而成湖海。端午節源于夏至說聞世後,學者吞吐百家,從更廣泛的視野去研究。1983年,劉德謙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說》(《文史知識》1983年5期)中,認為端午來自夏、商、周時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節中“鬥百草”、“采雜藥”等與屈原無關。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于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