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素有"禮崩樂壞"之稱,這可以在"周之子孫日失其序","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周室微而禮樂廢"中看出來,産生"禮崩樂壞"的根本原因是原本由周天子掌控的政權旁落于春秋五霸各大諸侯國手中,周天子成為了一傀儡,實力強勁的春秋五霸不敢直接推翻周天子,怕群起而攻之,便打着為周天子行事的美名,做着實際上的霸主,号令諸侯。
于是各種"無禮"的現象層出不窮,有三家分晉,晉國的臣子搶奪晉國的君王之位這樣臣子殺君王的例子,也有楚成王弑殺兄長即位,之後因王位之争被自己的兒子熊商臣殺掉這樣兒弑父的例子,正如孔子所說這是一個"天下無道"動蕩時期。
但春秋時期的"無禮"是相對于西周時期形成的以周王室為正宗的政治而言的,随着政治形勢的改變,那麼為了适應這個動蕩時局的"禮"也會進行相應的改變。特别是對于春秋五霸而言,戰争隻是強取豪奪的低級手段,禮才是真正能争取人心,讓小的諸侯國甘心臣服的重要手段,所以越是霸主越會懂禮,用禮,春秋時期的戰争禮就是一個體現,比如說戰争出師需有名,不鼓不成列,不得随意傷害君王,本文着重探讨春秋之禮對春秋戰争的影響。
春秋五霸圖
雖"禮崩樂壞",春秋時期仍然尊禮春秋時期的"禮"雖說相對于西周的禮發生了形式上的改變,即是支配權由天子變為霸主,但也不能說春秋時期"無禮",春秋時期的禮與西周時期的禮其實沒有本質的變化,隻是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了少些許的改變。
關于"禮崩樂壞"之說,是因為春秋時期确實出現了很多違禮事件,涉及到禮的方方面面,論語一書中曾記載"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因為據《周禮》規定,隻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諸侯為六佾,卿大夫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隻能用四佾,但他卻用八佾,所以孔子才發出"孰不可忍"的憤怒感歎。
左傳記載"齊侯來獻戎捷",齊桓公北伐勝利後将一批俘虜作為禮物獻給了魯莊公,這也屬于"非禮"事件,左傳也曾說明原因"齊侯來獻戎捷,非禮也。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國則否。諸侯不相遺俘",意思就是說諸侯凡有平定夷狄之功,都隻能向周王室獻俘請功,諸侯之間不能互相贈送俘虜。
以上可以看出違禮事件都是周天子地位衰弱所導緻的,諸侯們會常常會僭越天子之禮來炫耀和提高自己的地位,因為禮是權利和地址的象征,而周天子的權利幾乎是名存實亡,比如按照禮制,諸侯需得向周天子獻貢,朝聘等,但是自從諸侯勢力增大,這些禮制諸侯很少會去遵守,甚至出現了"射王中箭"這樣危害周天子的事件,完全诠釋了孟子所說的"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射王中箭
這些都會讓大家有"禮崩樂壞"的印象,但是從反面也可論證春秋尤其重禮之說,隻是春秋時期的禮與西周之禮不同,政治形勢發生了改變,禮制自然也會有所改變,大家對此改變有些不理解或者不認同罷了。
春秋時期的霸主們尤其重視禮節,因為他們知道禮幫助他們統治國家,鞏固地位以及帶來人心。比如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在651年會盟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賜座,特意免去下拜的禮節,齊桓公卻以"天威不違顔咫尺,小白餘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雖下拜,登受"不顧年老完成了禮節。
晉文公在城濮之戰後對周襄王行獻俘之禮,周襄王則舉行享禮策命晉文公侯伯,不想晉文公辭讓了三次才接受王命,并且三次朝見了周襄王。
晉侯三辭,從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受策以出。出入三觐。-左傳
葵丘會盟圖
春秋時期的戰争禮一、戰前之禮-需師出有名
春秋時期打仗都得有個由頭,就好比我們跟别人吵架得有個理由一樣,不能師出無名,那時的戰争有代天罰罪的說法,能夠代天罰罪的當然是最高權威者,先是周天子,周天子衰弱後變成諸侯,最後變成"自大夫出"。
所以在攻打其他國家之前得告知所有諸侯國出師的理由,給對方下戰書,告知開戰的地點以及時間。以下左傳中就有強調,如果軍隊進攻,要擂鼓鳴鐘就稱為讨伐;如果軍隊進攻,沒有擂鼓鳴鐘就成為侵略;如果軍隊進攻,擂鼓鳴鐘的聲勢比較小,就稱為襲擊,所以讨伐之前,需得鳴鐘擊鼓,大聲說出對方的罪過,才是師出有名之禮。
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左傳•莊公二十九年》。
曆史上有很多以"無禮"之名引發的戰争,晉國讨伐鄭國是因為鄭國曾在城濮之戰中協助楚國攻打晉國,而且晉文公年輕時因為國内之亂曾逃亡到鄭國,鄭國待其不禮,所以新仇舊恨加在一起,在城濮之戰兩年後以"無禮"之名聯合秦國讨伐鄭國。
城濮之戰圖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左傳
鄭莊公在弟弟共叔段之亂中,對"禮"的運用也是出神入化,表面上他秉着對母親孝順,對弟弟友好的态度,對他們言聽計從,實則早已知曉他們的狼子野心,等待他們露出馬腳。因為鄭莊公知道不能無故懲罰母親和弟弟,否則就是 "師出無名",必然會遭受大臣的反對和百姓們的唾棄,那麼自己的君主權威必将動搖,進入萬劫不複之地。
所以鄭莊公一直耐心等待,暗中監視,終于弟弟共叔段被鄭莊公"言聽計從"的表面現象所迷惑,變得狂妄大膽,并且開始招兵買馬準備攻城,在知曉共叔段的進攻日期後,鄭莊公知道"師出有名"的時間到了,便命令大将率兵伐京,最終以共叔段兵敗逃亡告終。
在這場戰役中,鄭莊公就是等待一個時機,讓共叔段做出不仁不孝不忠的舉措,然後才能以正義之名大義滅親,簡直是老謀深算。
鄭莊公圖
二、戰時之禮-不鼓不成列
春秋時的戰争,交戰的雙方約在指定的地點和時間對戰,雙方需得等對方集結完畢,并且擺好陣勢後才能展開拼殺,否者會被認為是不義,不禮之舉。
大家都知道宋襄公因為不攻擊渡河中和還未成列的楚軍,導緻全軍大敗,大臣們都責怪宋襄公,宋襄公卻說出了以下的一段話,是當時春秋傳統的戰争禮特點,意思是君子在戰場上不再傷害已經受傷的人,不俘虜頭,胡子花白的人,也不進攻沒有擺好陣列的敵人。
"公傷股,門宮殲焉",國人責怪宋襄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顧不成列"-左傳
雖然宋襄公的說辭遭到後人的嘲笑和批評,認為他太過仁慈迂腐,不了解戰争的本性,但是如果在春秋時特定的禮儀背景下來講,宋襄公的行為和觀念是正常并且不值得奇怪的。
泓水之戰圖
僖公三十三年,晉侵蔡,楚子上救之。。。。。。子上欲答應晉軍所請,渡河而戰。大孫伯曰:"不可,晉人無信,半涉而薄我,悔改何及,不如纾之。"-左傳
從這裡亦可看出,春秋時是不提倡攻擊正在渡河裡的敵人的,不然不會等到敵人過了河再作戰,所以在此背景下晉陽子才會提出讓楚人渡河而戰的建議,不然就有些不合情理了。
又,文公十二年,秦晉戰于何曲。。。。晉臾骈看出秦軍陣腳已亂,指出:"秦使者目動而言肆,懼我也,将遁矣。薄諸河,必敗之。"主張渡河夜襲,但胥甲、趙穿極力反對,"當軍門而呼曰:死傷未收而棄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于險,無勇也"-左傳
秦晉兩軍相持不下,就打算撤兵,但是秦軍回國必須要渡過黃河,如果晉軍在秦軍渡河時發起攻擊,那麼秦軍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所以秦軍就假意向晉軍下了明天再戰的戰書,但是不料秦康公的計謀被臾骈識破了,臾骈建議趁着他們渡河,消滅他們,但是趙穿極力反對認為"死傷的人還未收拾就抛棄他們不管,是不道德的,沒到約定的時間就去攻打别人,也會是膽怯的行為"。
秦晉崤之戰圖
綜上,不攻擊渡河的敵軍,不鼓不成列,可以看出春秋時期的戰争都是力求公平的,不願意趁人之危,這也是當時戰争之禮的一個突出特點。
三、戰争尊君禮-不得随意傷害國君
國君是一個國家至高無上的代表,無論何時都應該被尊重,也不能加以傷害,戰場上也是如此。因為春秋時期尤其注重等級尊卑,這也是當時社會形态的顯著特點。比如在繻葛大戰中,"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軍。祝聃請從之",祝聃射中周桓王後,要乘勝追擊,但是莊公說"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無隕,多矣。" 就是說君子不要欺人太甚,尤其對方還是天子,更要加以敬重,隻要能救自己,國家免于危亡,這也就足夠了。之後鄭莊公還派人去慰問周恒王,"勞王,且問左右",可見對君王的尊重和禮節。
繻葛大戰圖
鄢陵之戰時,晉楚國正是敵對雙方,況且之前晉楚邲之戰,晉國大敗于楚,晉國勢必恨極了楚國,想赢回一局。但是鄢陵之戰時,晉國将領郤至多次和楚共王相遇,不但沒有做出報複之事,反而他每次見到楚共王,都脫下頭盔,趨避到一邊,以表示對楚共王的恭敬。
"見楚子,必下,免胄而趨風"-左傳
還有一次,晉國的韓厥追趕鄭成公,他的車夫問是否要追上去,韓厥說不再次羞辱國君,于是停止追趕。郤至追趕鄭成公,他的手下茀翰胡說追趕鄭成公的馬車然後俘虜他,郤至說傷害國君要受到刑罰,也停止了追趕。可見當時的兩軍對戰不是以你死我傷為目的,戰争也講究一個禮字,這樣的戰争平和,寬容,不急功近利,無怪在當時是被極為稱頌的,戰争也得講禮嘛。
鄢陵之戰圖
晉韓厥從鄭伯,其禦杜溷羅曰:「速從之!其禦屢顧,不在馬,可及也。」韓厥曰:「不可以再辱國君。」乃止。郤至從鄭伯,其右茀翰胡曰:「諜辂之,餘從之乘而俘以下。」郤至曰:「傷國君有刑。」亦止。-左傳
結論孔子說過"不學禮,不知禮,則無以立足于世",孟僖子也雲"無禮,無以立",說明禮之一字很重要,是人類立足人世之根本,而春秋時期的禮學是"禮儀之大宗",春秋時期"禮崩樂壞"隻是針對于周天子不再是權威的中心而說,但是就春秋整個時期來說禮之一字在各個方面發揮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中着重描寫的戰争之禮就是體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