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優品最終私有化協議達成了嗎?時值中概股處于風口浪尖,曾經無限風光的“中國美妝電商第一股”——聚美優品無奈從紐交所黯然退市,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聚美優品最終私有化協議達成了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時值中概股處于風口浪尖,曾經無限風光的“中國美妝電商第一股”——聚美優品無奈從紐交所黯然退市。
4月15日,聚美優品宣布完成私有化,成為買方團擁有的私人控股公司,将正式從紐交所退市。
持續四年,兩次提出私有化要約才艱難完成的聚美優品,在垂直電商已衰落的今天,接下來出路何在?截至發稿時,聚美優品方面對此未回複《證券日報》記者。
提到聚美優品,你會想到什麼?有人說是陳歐,有人說是“我為自己代言”,有人說是假貨,還有很多00後表示沒聽說過。
事實上,曾經頗為風光的聚美優品,随着美妝電商業務的衰落,早已不是聚光燈下的焦點,就如同它的創始人陳歐,一位既能“代言”又能“帶貨”的第一代“網紅”,如今,在社交平台上不再活躍,2020年以來僅發過兩條微博。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莫岱青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聚美優品私有化後仍面臨不少挑戰,缺乏核心優勢,難以和天貓、京東等綜合電商抗衡。
“不管是沖擊A股還是港股,聚美優品目前的主營業務門檻太低,沒有太多優勢。”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聚美優品轉型所做的共享充電寶也缺少商業化成長空間。
美妝電商業務已衰落
2010年,踩着垂直電商和團購的風口,聚美優品僅用了四年時間就坐上“中國美妝電商第一”的位置。2014年,聚美優品在紐交所成功上市,市值最高曾達到57.8億美元,當時年僅32歲的陳歐也成為紐交所曆史上最年輕的CEO,這是聚美優品和陳歐最為高光的時刻。
但是從高處摔下來,聚美優品用得時間更短。
上市後沒不久,聚美優品就被爆出假貨的問題,從“我為自己代言”到“我為假貨代言”,陳歐以及聚美優品的聲譽可謂一落千丈。2014年年底,聚美優品市值已不足13億美元。
就在聚美優品走下坡路的時候,淘寶、京東等綜合電商平台逐漸崛起,垂直電商的生存愈發艱難。随着市場競争加劇,聚美優品面臨着越來越多的沖擊。
2016年2月份,聚美優品上市還不到2年的時間,陳歐以“聚美優品在美股市場被嚴重低估”為由,首次提出私有化方案,但是7美元的收購價格還不及發行價的三分之一,這遭到了中小股東的激烈反對,首次私有化以失敗告終。
聚美優品私有化失敗之後,陳歐似乎已經無力拯救陷入困境的聚美優品,開始嘗試多元化轉型。但不論是拍電視劇還是做短視頻,陳歐也很難再有最初的運氣,“風口上的豬”并不是每次都能飛起來。主業難以起死回生,副業也四處碰壁,聚美優品逐漸被邊緣化。
根據易觀咨詢的數據,2019年第三季度,聚美優品在國内網絡零售B2C的市場份額隻剩0.1%。
财報數據顯示,聚美優品自2016年以來營收連續3年大幅度下滑,2018年實現營收42.89億元,同比下滑26.27%;GMV也自2016年開始連續三年大幅下滑,2018年GMV低至46億元,同比下滑30.3%,與2015年相比近乎腰斬。
截至4月14日,聚美優品的股價定格在19.93美元,總市值2.27億美元,與最高時相比,市值蒸發近96%。
“美妝電商發展多年,經曆了天天網倒閉,樂蜂網停運,垂直電商在資本、品牌、産品等方面受限制,缺乏與綜合電商平台抗衡的能力,逐漸沉淪。”莫岱青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聚美優品的競争除了來自美妝電商,也有來自綜合電商的壓力。在電商尋找新的流量背景下,聚美優品要想取得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跟上步伐,不斷創新。
共享充電寶能否成救命稻草
在陳歐探索聚美優品多元化轉型的多個業務中,共享充電寶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走紅”,似乎成為了其目前唯一的救命稻草。
2017年5月份,聚美優品以3億元收購了街電的多數股權,随後又從街電的非控股股東手中獲得了更多的股權,截至2019年3月31日,聚美優品持有街電股權達82.07%。
截至目前,聚美優品未公布2019年的任何财務數據。其2018年财報顯示,以街電為首的“服務與其他”部分收入,幫助公司實現營收9.29億元人民币,在集團業務總營收中占比達21.7%,而這一占比在2017年隻有3.1%。
靠美妝電商起家的聚美優品,能依賴共享充電重新崛起嗎?對此,不少人表示質疑。尤其是疫情以來,“宅經濟”盛行,共享充電寶的發展也遇到了瓶頸。
沈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共享充電寶是個有需求的小衆業務,缺少商業化的成長空間,和瑞幸差不多,很難深挖商業變現的價值。
曾經無限風光的“中國美妝電商第一股”,從紐交所退市後,靠着慘淡的業績有何出路?有不少市場人士猜測其醞釀回歸A股或赴港上市。
“聚美優品目前的主營業務門檻太低,也沒什麼特别優勢,直接回A的可能性有限。”沈萌認為,回A的前提是符合業績要求,如果是選擇科創闆、走估值标準,那麼可能短期内不太會實施,因為剛剛完成私有化,其估值如果快速膨脹并符合科創闆要求,可能會引起因其私有化原本對價格不滿的部分股東的訴訟。
他還表示,赴港上市一方面同樣面臨估值的法律風險;另一方面美股轉港股、其實不需要私有化那麼複雜。另外港股主闆要求盈利有門檻,創業闆是雞肋。最後的問題是港股估值也不高。
莫岱青則認為,聚美優品接下來有争取A股或港股上市的可能,電商間的競争又增加了新的變數。電商在國内上市擁抱資本市場,本身也是符合中國資本市場鼓勵創新型企業的政策。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