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濤 鄭玥
人勤春早,充滿希望和力量。順着萬平口西面路一直往南走,沿路噴出的水霧在低處形成了壯觀絢麗的彩虹拱橋,穿過長長的彩虹拱橋,便是日照“黃海之眼”的施工現場,可以看到一頂頂安全帽時隐時現,工人們正在進行着忙碌的施工作業,現場叮叮當當的各種聲音,彙成了一支歡快的勞動交響曲……
2月20日,記者來到了日照“黃海之眼”項目現場,施工工作在春節期間并未停歇,目前項目正在進行支護樁施工及基礎工程樁施工,各項工作正按照施工計劃有序推進,預計2022年投入使用。
在項目施工現場,巨大的機械設備正在進行支護樁施工及基礎工程樁施工,現場霧炮連續不斷地噴灑着水霧。“目前項目海域回填已經完成,護岸施工已基本完成,南岸支護樁施工完成,接下來将進行南岸工程樁的施工和北岸支護樁的施工。支護樁分為鋼筋混凝土樁和素混凝土樁,它們之間相互咬合,施工完成後形成一圈類似地下連續牆結構主要起到基坑支護和止水帷幕的作用。現場看到不斷地噴水是為了一個環保效果,進行施工過程中的揚塵治理。”“黃海之眼”總工王曉東介紹說,“由于項目位于沿海抛石區且基礎位于海平面以下,基坑支護止水要求高、難度大。經專家多次論證采用咬合樁支護結構兼做止水帷幕,咬合樁共設698根、直徑1米、深約23米左右。”
“黃海之眼”項目,由日照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資建設,位于萬平口海洋公園出海口,連通萬平口景區與燈塔景區,該橋是目前國内唯一全鋼架玻璃拱橋,整個工程位置較為特殊、技術難點較多、工藝複雜。主要建設内容包括海域回填、護岸施工、基坑支護及樁基施工、土方開挖、基礎工程施工、地下室商業施工、鋼結構吊裝、幕牆安裝、電梯安裝及内部裝飾裝修、智能化、亮化周邊景觀配套等工程。
“項目主體為二層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主要功能為商業、下沉廣場和設備用房。整個橋體跨度大為173米,高度63.5米,設計理念為日出之城、黃海入口,寓意即為冉冉升起的太陽,又名黃海之眼。整體造型為玻璃全覆蓋透明拱形結構,其中項目建成之後市民遊客可通過觀光艙和鋼結構樓梯,由萬平口海洋公園直達燈塔景區,通過兩種方式均可通至頂部空中走廊。同時,項目還将于頂部的空中走廊兩側挑出室外觀景平台,供遊人駐足觀景。”市城投集團黃海之眼項目現場負責人趙常凱告訴記者。
“為了響應國家号召,保證工程進度不間斷,很多工作人員也是采取了‘就地過年’的方式,加班加點
日照“黃海之眼”項目兼具功能性、安全性、建築美于一體,作為連通萬平口景區與燈塔景區的行人步道紐帶,将原來耗時1.5小時的穿梭路程縮短到20分鐘,由繞行3公裡左右縮短至直線步行不足0.2公裡,為市民遊客帶來極大便利有效提升日照的旅遊形象。建成後必将成為日照展示發展成果之“眼”,提升城市風貌之“眼”,推動開放融合之“眼”,一起為日照點贊吧!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