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震減災就是防禦和減輕地震災害。主要的解法是設計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築。
2、監測方法;地震孕育過程中常常出現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地質學、大地測量學、氣象學及生物學等學科領域中的各種異常現象。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來,我國有70多次中強以上地震前記錄到1000餘條前兆異常。由于地震孕育和發生過程是極其複雜的,因此,地震前兆也是豐富多樣的。經過整理和研究,可将這些異常歸為10大類:地震學前兆、地殼形變、地磁、地電、重力、水文、地球化學、地下流體(水、汽、氣、油)動态,應力應變、氣象異常、宏觀前兆現象等。以上前兆,地震工作者都進行了科學的監測。隻有綜合分析、研究這些前兆,才能捕捉到地震前兆信息。
3、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觀測和記錄地震的儀器叫“地震儀”。公元132年7月(東漢漢順帝陽嘉元年)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觀測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它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一條口含銅珠的龍,在每條龍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銅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當時利用這架儀器成功地測報了西部地區發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國的重視。這比起西方國家用儀器記錄地震的曆史早一千多年。 張衡開創了人類使用儀器觀測地震的新紀元,他被譽為地震儀之父。
4、何謂地震預報;地震預報的三要素是什麼?地震預報是對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震級以及地震影響烈度和破壞易損程度的預測。通常,地震預報的三要素主要是指發震時間、地點和震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