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們這代人比老人更懷舊,是因為我們的童年和成年是兩個概念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你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疲勞時,回過頭去看看一些物品,讓你感慨萬千,童年的世界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你前進的道路,來一波回憶殺,盤點那些年用過的工具!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蓋磚瓦房成為主流,從磚窯把磚裝到拖拉機上,再送到買磚的住戶,裝磚卸磚就用到磚夾子,記得小時候是夾四塊磚的,嵌入四塊磚一體就出來,磚夾子是卸磚時,大人拿磚夾子從拖拉機上夾下來,大人小孩一起搬,小孩搬兩塊,大人搬四塊,再四塊橫四塊豎摞起來。
小時候,家裡養的牛都會給它戴鼻圈,小牛買回來還沒戴鼻圈,用繩子拴着腦袋,過段時間找人給它戴上鼻圈,戴的過程沒見過,隻記得戴上鼻圈後,把牛牽回來,牛鼻上有血,挺殘忍的,鼻圈上面穿上繩子,最後連接牛角,拴上鋼繩,牛就老實了。
“為着吃買的,買回來吃不得”,牛,毛驢,騾子在地裡幹活怕它吃莊稼就給它戴上籠嘴,它們看上綠色植物想吃,又吃不着,隻能添籠嘴。
每家每戶都一把老虎鉗子,它的作用非常多,能拔釘子,擰螺絲,折鐵絲,夾斷,折彎,饒兩圈擰起來固定,鉗子還有很多種,虎口鉗,扁口鉗,尖嘴鉗等,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
果樹剪,小時候大伯家裡有蘋果園,春天去果園裡,剪枝子,用繩子拉枝子,用到這種果樹剪,後來我們村都種冬棗樹,也用到果樹剪,細的用果樹剪,粗的用小鋸鋸掉。
打氣筒又叫氣管子,給輪胎充氣用的,氣腸子頭上的夾子與自行車輪胎上的氣密斯連接,腳踩固定杆手抓住手柄用力壓一下,擡一下,把輪胎打滿氣,夏天不能充太多,太多了易爆胎。
記憶中奶奶有一把錘子,主要是冬天用來砸碳,也就是冬天取暖燒的煤。買回來是大塊的,回來用錘子敲碎,在冬天錘子的作用很大,平時也就是楔個釘子,釘個東西罷了。
斧子不用來砍柴後,作用不大,我大伯家有一把木頭柄的斧子,我家有一把鐵把的闆斧,沒見過用它,砍樹也不用它了,太累,用手鋸輕松太多了。斧子也失去了作用。
鋸是木匠的必備工具,木頭要多長用鋸鋸開,省時省力,鋸是用木頭做成工字形,一頭放長鋸條,另一邊用麻繩纏緊,用一截棍子駁住,木頭鋸開,留下像面粉一樣細的鋸沫。
泥闆和瓦刀是泥瓦匠的“飯碗”,泥闆最先用在泥土屋的牆皮上,後來用水泥泥磚牆皮,鋪地面泥平都用到泥闆,瓦刀用來壘磚牆時,也可以把磚敲開,這邊我爸多年建築工的小工具。
這是個什麼東西,我也不知道幹什麼用的,隻記得小時候很多工具都是凝聚着勞動人民的智慧。
看到一個個老工具,就像回到小時候,小時候的東西幾乎都是靠人工,卻留下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