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臍帶血的保存其實特别有必要

臍帶血的保存其實特别有必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1 09:11:09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17日訊(謝俊 苟航)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父母在生産的時候,選擇将孩子的臍帶血保留下來,以備日後不時之需。不過,我們注意到,網絡上關于臍帶血“無用”的觀點從來就沒斷過,有人說臍帶血量太少,隻适合兒童,成年人用不了;有人說,臍帶血凍存十多二十年後,根本用不了了;還有人說臍帶血對别人才有用,自己用不了,所以自己存起來不如捐獻。那麼這些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臍帶血到底有什麼用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方面話題。

臍帶血的保存其實特别有必要(五問臍帶血保存)1

問題一: 什麼是臍帶血呢?

臍帶血是新生兒娩出,臍帶斷離後,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這種血液通常有150毫升左右,并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是造血幹細胞三大來源之一。

問題二 :臍帶血存起來有什麼用?

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認識臍帶血的價值:

首先,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目前已經成熟,并且被批準用于80多種重大血液系統及免疫系統疾病的治療。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首先提出用臍帶血代替骨髓做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理論。1988年,一位範可尼氏貧血患兒在法國巴黎接受了世界首例臍帶血移植手術,據最近國外媒體報道,該患者至今健康存活。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2017年版)》,已應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以血液系統疾病為主的11大類疾病的治療。

至今,全球臍帶血應用已近8萬例,中國臍帶血應用例數超過2.4萬例。

其次,臍帶血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由于含有多種幹細胞和免疫細胞,臍帶血近年也被廣泛應用于再生醫學領域和免疫細胞治療領域的研究,例如治療兒童自閉症、腦癱等,成為臍帶血應用的新亮點。

以腦癱為例,這是兒童生長發育期一種常見的運動障礙疾病,發病率約千分之2.5左右,我國每年新增腦癱患兒約4萬人。傳統的治療方法隻能一定程度上緩解肌肉痙攣和促進運動能力發育,部分糾正異常運動模式。

美國杜克大學完成的一項随機臨床試驗顯示,足夠劑量的自體臍帶血回輸可以改善痙攣型腦癱患兒的症狀,其中高劑量組的改善情況比随年齡增長的自然康複提高了30%。

問題三 :臍帶血量少,隻能兒童用?

網絡上流行這樣一種說法:臍帶血采集的時候就150毫升左右,經過檢測、制備後,真正凍存起來的就25毫升左右,這麼一點點“血”,最多隻适合兒童使用。那麼,這種說法到底靠譜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幹細胞”。簡單來講,幹細胞是一類具有無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細胞、能夠産生至少一種類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細胞。意思就是說,當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輸入咱們體内後,一方面,它可以一變二,二變四,這樣一直“複制”下去;另一方面,造血幹細胞可以分化成各種各樣的血細胞。

其次,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内的移植數據,都顯示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使用人群中,成人占大多數。以四川臍血庫為例,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計出庫787份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用于770位患者的治療,其中,成人占60.39%(年齡≥18歲),其中救治年齡最大患者74歲;體重超過50公斤的患者占59.35%,其中體重最大患者110公斤。

再次,相關研究顯示,如果采集的單份臍帶血有核細胞數量或HLA位點相合率高,單份臍帶血完全可以承擔一位大體重患者的移植使命。

問題四 :有人擔心凍存十多二十年後,就用不了了。

臍帶血到底能保存多久,很多家長非常關心。從冷凍生物學理論分析,在- 196 ℃深低溫條件下,細胞的活性應該可以長期保存。事實上,由于全球範圍内成立時間最長的臍帶血儲存機構僅有25年的曆史,目前還沒有實際的數據來證明臍帶血的儲存年限究竟可以達到多久。

不過,2011年,發表在blood雜志上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人體臍帶血冷凍23.5年後,活性依然很高。目前,我國用于移植治療的臍帶血中,凍存年限最長的一份臍帶血已達15年。臍帶血儲存的最高年限在不斷的變動中,随着時間的推移,最高紀錄還将不斷被刷新。

臍帶血的保存其實特别有必要(五問臍帶血保存)2

問題五 :為什麼自存臍帶血很有用?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從HLA配型說起。

我們知道,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根治某些重大血液系統疾病的重要手段,那麼什麼是HLA配型,為什麼HLA配型很重要呢?

造血幹細胞移植前的HLA配型是指,檢測供者和受者人類白細胞抗原(human lymphocyte antigen,簡稱HLA)相合的程度。也就是說,隻有做了HLA,才能夠為你尋找合适的造血幹細胞,無論是骨髓還是臍帶血。

經典的HLA一共有六個位點,分别記做:A、B、C、DP、DQ、DR。存在于人體的各種細胞表面,它是人體生物學的“身份證”。HLA能夠識别自己和非己,并通過免疫反應将非己排除出去。所以在造血幹細胞移植過程中,供者和受者的HLA基因的吻合程度,是移植是否能成功的關鍵因素。

兩個個體的HLA配型達到一定的相合要求才能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否則會發生兩種情況。

第一種叫“移植排斥反應”,即病人體内的免疫細胞将植入的供者細胞當做“異物”或“入侵者”進行攻擊,其結果是移植失敗。另一種叫“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供者的造血細胞在病人體内植活,産生大量的免疫活性細胞,這些細胞“反客為主”把病人的組織和細胞當作“異物”"和“入侵者”進行攻擊,嚴重者可緻命。

因此,供者和受者的HLA相合程度越高,發生排斥反應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風險越低,移植成功機會越大!

了解到這些後,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很多家長選擇将孩子的臍帶血保存下來:

一方面,從時間上說。從查找合适的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到移植,患者要等待大約3個月時間,往往錯失最佳治療期。而臍帶血是實體凍存,需要移植的時候立刻就可以複蘇用來救命。

另一方面,從概率上說。一個人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他在無血緣關系人群中尋找到HLA配型相合的幾率僅為十萬分之一,如果患者有同胞的兄弟姐妹,那麼他和自己兄弟姐妹HLA配型相合的幾率為四分之一。由于兩對HLA基因分别來自父親和母親,所以這個人和自己父母HLA配型為半相合,而患者自己的臍帶血自HLA配型則是百分百全相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