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最醜陋的一面?我們現在經常用來教訓那些不可早就之人的這句名言“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杇”,這句話到底出自哪裡,又在訓誰呢?,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人性中最醜陋的一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們現在經常用來教訓那些不可早就之人的這句名言“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杇”,這句話到底出自哪裡,又在訓誰呢?
這句話原句出自《論語·公治長篇》,《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語的一部語錄體散文集。大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到待人接物,生活習慣,都包含着聖人的智慧。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他的祖先曾是殷商的貴族,是由宋遷到魯,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纥,能文善武,曾在陬地做過大夫,孔子出生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孔子是由他的母親顔徵在撫養成人,雖然生活在社會下層,家庭貧困,但孔子依然好學,禮、樂、射、禦、書、數并稱為孔子六藝。
孔子敬重周禮,凡事遵循周禮的法則。自己待人處事和要求弟子更是要: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
孔子在教學之後,本着有教無類的原則廣收學生,對學生采用啟發式教育,因材施教。
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宰予上課睡覺,被孔子看到後,孔子非常生氣,于是就有了這段《宰予晝寝》:
宰予晝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
孔子為什麼非常生氣呢?首先是古時人們都是遵循自然的法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人們一般是不睡覺的,更何況宰予是在讀書的時候睡覺。
其次是宰予在孔子的學生中,是一個思維靈活,能言善辯的現實主義者,有時不免會誇誇其談,于是孔子便借着“晝寝”一事責備他。
同時也改變了孔子判斷一個人的準則,不但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看看他的言行是否一緻。
看到這裡,我們會不會認為宰予是一個差生?
不。
宰予(公元前522-公元前458年),姓宰,名予,字子我,也稱宰我,他比孔子小二十九歲,是魯國人。宰予天資聰明,口齒伶俐。是孔門的四科十哲之一,宰予屬于言語科。
宰予曾提出将“三年之喪”改為“一年之喪”,這對于一個極其尊崇“禮”的孔子來說,是不允許的,于是遭到孔子的指責批評他“不仁”。
他又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一個仁者,如果别人告訴他井裡掉下一個仁者,他會不會跳下去救人呢?孔子聽到後并沒有正面的回答他,孔子認為仁者會想方設法救助落難的人,但是不會讓自己陷于危險的境地,并且批評宰予問的問題不道德,君子可以被欺騙,但是不能被愚弄。
雖然宰予被孔子批評的次數多于其他的弟子,但他還是對孔子充滿了欽佩。
後宰予在魯悼公九年去世,後世追封齊侯,齊國公,臨淄公。明嘉靖九年稱為”先賢宰予”從祀孔廟。
《韓非子·難言》中記載:“宰予不免于田常”,認為宰予是在齊國為田常所殺。但後世也有人認為田常所殺的是一個和宰予同名的人,而并不是孔子的弟子宰予。
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認識,歡迎一起來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