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于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貫穿全書始終,融合各家學說。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一統後的意識形态。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孟春紀·貴公》大意 :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這兩句可用于要求纜治者為為人民利益着想,也可用于反對封建的一家一姓的家天下和暴政。
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譬之若良藥,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殇子獎。《慎大覽·察今》大意:社會變化了,時代不同了,改變過去的法令是應當的。這就好像藥,疾病千變萬化,藥也随之變化;疾病不同了而藥不改變,以往可以長壽的人,現在就要短命夭亡了。法令制度都是有針對性的,在以往行之有效的,不一定适用于現在。情況不同了,法令也應當随之而變化。這就像為人治病的藥,病不同,藥亦不同,切不可以不變應萬變。
聽言不可不察,不察則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亂莫大焉。《有始覽·聽言》大意是:聽别人的話不能不加以分析、考察,否則就不能區分好壞善惡的界線了,決不可偏聽偏信,盲從自負。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季春紀·誠廉》)大意:石頭可以擊碎,但不能改變它堅硬的性質;朱砂可以研成末,但不能改變它赤紅的顔色。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季春紀·先己》)大意:想要戰勝别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沒有缺陷,想要評論别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沒有缺點,要想知道别人,必定要先知道自己。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孟夏紀·用衆》)大意:善于學習的人能取别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薮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孝行覽·義賞》)大意:戽幹池水捉魚,怎能捉不到魚?但明年就沒魚可捕了。焚燒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沼澤來打獵,哪能不捕到野獸呢?可明年就沒有野獸了。
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讁。(《離俗覽·聚難》)大意:一尺長的樹木一定會有節結,一寸長的玉一定會有小的瑕疵。
以繩墨取木,則宮室不成矣。(《離俗覽·離俗》)大意:如果木材要完全合乎繩墨才取以為材,那是極少的,真那樣,宮室就建不成了。
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得地千裡,不若得一聖人。(《不苟論·贊能》)大意:得到十匹好馬,不如得到一個善于相馬的伯樂;得到十把利劍,不如得到善于鑄劍的歐治;得到土地千裡,不如得到一個聖人。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則圓,則必規矩。 (《不苟論·自知》)大意:要知道平直,一定要依靠水準墨線;要知道方圓,一定要依靠圓規矩尺。
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慎大覽·察今》)大意:考察自己就可以知道别人,考察現在就可以知道古代。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季春紀·盡數》)大意:流動的水不會腐惡發臭,轉動的門軸不會生蟲朽爛,這是由于不斷運動的緣故。
古代百科全書式的傳世巨著
《呂氏春秋》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内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将其列入雜家。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号稱其為《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的十二紀是全書的大旨所在,是全書的重要部分,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每紀都是15篇,共60篇。本書是在“法天地”的基礎上編輯的,而十二紀是象征“大圜”的天,所以,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作為組合材料的線索。《春紀》主要讨論養生之道,《夏紀》論述教學道理及音樂理論,《秋紀》主要讨論軍事問題,《冬紀》主要讨論人的品質問題。八覽,現存63篇,顯然脫去一篇。内容從開天辟地說起,一直說到做人務本之道、治國之道以及如何認識、分辨事物、如何用民、為君等。六論,共36篇,雜論各家學說。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在公元前239年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前夜。書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順應客觀的思想,但舍棄了其中消極的成分。融合儒、墨、法、兵衆家長處,形成了包括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各方面的理論體系。呂不韋的目的在于綜合百家之長,總結曆史經驗教訓,為以後的秦國統治者提供長久的治國方略。
《呂氏春秋》對先秦諸子的思想進行了總結性的批判。對各家思想都進行了改造、發展與摒棄。例如,儒家主張維護君權,這種思想被《呂氏春秋》吸收了,但是它是以獨特的面目出現的。它主張擁護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權國家。
孔子主張維護周王朝的一統天下,但并沒有強調專制問題,《呂氏春秋》卻有了“執一”“抟”這樣的觀念。“執一”和“抟”就是中央集權,這是對先秦儒家思想的發展。對于墨家思想,《呂氏春秋》對墨子提倡的“節葬”觀念是贊同的,所以,它對當時厚葬的風氣進行了批評。但是,墨子是主張“非攻”的,即反對戰争。《呂氏春秋》便對此進行了批駁。《呂氏春秋》認為,一味地反對戰争是沒有意義的,并且是不對的。正義的戰争,即“攻無道而伐不義”的戰争,不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還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這實際上是為秦國進行統一中國的戰争作辯護。
《呂氏春秋》把物質的運動看作是一個循環反複的過程。“物動則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殺,殺乃藏,圜道也”。(《圜道》)
在社會曆史觀上,《呂氏春秋》認為曆史是不斷發展的。曆史的發展是一環扣一環的,今之視者,亦猶後之視今,無古不成今。了解過去,有助于了解今天。但是,了解過去并不意味着拘泥不變,恰恰相反,當時代變化了,相應的法規、政策等也應該變化,以适應時代的需要。
《呂氏春秋》繼承了老莊的無為思想,主張鞏固政權在于清靜無為,“有道之主,因而不為”“虛靜以待”。隻有這種“無為”“虛靜”,才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由境界。
《呂氏春秋》在漢代得到人們很高的評價。司馬遷稱它“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在《報任安書》中,甚至把它與《周易》《春秋》《國語》《離騷》等相提并論。東漢高誘在給它作注時說它“大出諸子之右”。客觀來講,《呂氏春秋》不是一部系統的哲學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價值,但更主要的是資料價值。
兼通百家的經國巨賈
《呂氏春秋》的作者非為一人,而是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公元前235年)組織自己的門客們集體編撰的,又名《呂覽》。
呂不韋,戰國末年衛國濮陽人,原籍陽翟(今河南禹州)。
呂不韋是陽翟的大商人,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産。
呂不韋因散盡家财幫助在趙國為人質的秦昭王孫異人立嫡有大功勞,所以在異人後來繼位為秦王後,被任用為丞相。
呂不韋畫像
在那時,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趙國有平原君,齊國有孟嘗君,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并在這方面要争個高低上下。呂不韋認為秦國如此強大,把比不上他們當成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便招來了文人學士,給他們優厚的待遇,其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與其他四公子不同的是,呂不韋招攬門客,并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卻十分注重文才。呂不韋有他自己的見解。他素來善于謀略,瞧不起那些頭腦簡單的勇夫。再說秦國猛将如雲,軍力強大,沒有必要再蓄養征殺之士。還有一個原因,其時許多善辯之士紛紛著書立說,廣為流傳,不但天下聞名,還可傳之後世,永垂青史,這一點尤其令呂不韋眼熱。呂不韋本是商人出身,沒有條件去著書立說,但他可以借助這些擅長舞文弄墨的門人,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和願望。那時各諸侯國有許多才辯之士,他想像荀卿那些人一樣,著書立說,流行天下。
待到一切準備就緒,呂不韋就令門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聞所見和感想都寫出來。等到文章交上來後,五花八門,寫什麼的都有,古往今來、上下四方、天地萬物、興廢治亂、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論及,甚至許多文章還有重複。呂不韋又挑選幾位寫文章高手對這些文章進行篩選、歸類、删訂,綜合在一起成書,取名叫《呂氏春秋》。為了慎重起見,成書後,呂不韋又讓門人修改了幾遍,直到自己确實感到滿意為止。呂不韋對此書十分看重,他自己認為這部号稱《呂氏春秋》的書是一部傑作,并誇口說該書是包攬了“天地、萬物、古今”的奇書。例如在相當于全書總序的《序意篇》中,對十二世紀的論述也可見一斑:“凡十二紀者,所以紀治亂存亡也,所以知壽夭吉兇也,上揆之天、下驗之地、中審之人,若此,則是非可不可無所遁矣。”
有關《呂氏春秋》的小故事
1. 一字千金的故事
為了精益求精,也是為擴大影響,呂不韋想出一個絕妙的宣傳《呂氏春秋》的辦法,他請人把全書謄抄整齊,懸挂在鹹陽的城門上,聲稱如果有誰能改動一字,即賞給千金。消息傳開後,人們蜂擁前去,包括諸侯各國的遊士賓客在内,卻沒有一個人能對書上的文字加以改動。當然,這不一定就證明《呂氏春秋》字字珠玑,達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而很可能是因為人們都敬畏呂不韋的威勢,沒有人願意出頭罷了。不過,這樣一來,其轟動效應卻是巨大的,《呂氏春秋》和呂不韋的大名從此遠播東方諸國。
2. 引嬰投江的故事
有一個從江邊經過的人,看見有個人正拉着一個小孩想要把他扔到江裡去。小孩大哭。這個人問那個人這樣做的原因,那個人回答說:“這個小孩的父親擅長遊泳。”即使他的父親善于遊泳,他的孩子難道就擅長遊泳嗎?用這樣的方式處理事情,也必定是荒謬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本領的獲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遺傳。決不能強迫他人去做他做不了的事。并且,處理事情要從實際出發,對象不同或事物環境不同,處理問題的方法也要随之改變,因人而異。
不容錯過的經典
晉平公問于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對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尉:管理軍事的官),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内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呂氏春秋·去私》)
夫傳言不可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不聞矣。齊桓公聞管子于鮑叔,楚莊聞孫叔敖于沈尹筮,審之也,故國霸諸侯也。吳王聞越王勾踐于太宰嚭,智伯聞趙襄子于張武,不審也,故國亡身死也。
凡聞言必熟論,其于人必驗之以理。魯哀公問于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于天下,乃令重黎舉夔于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于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也。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則得之矣。(《呂氏春秋·察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