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味精有害,味精緻癌的說法由來已久,也有很多人都信以為真。
1.味精VS雞精,誰才是真正的“害蟲”?
圖片來自網絡
很多人以為味精是化工産品,其實不是。1907年,日本人從海帶中提取谷氨酸鈉并命名為“味之素”,這就是味精的起源。當時還由日本壟斷了生産技術和産品,味精在當時可是洋貨,一般家庭吃不起,後來,中國化學家吳蘊初發明了鹽酸水解法,成功地從蛋白質中提取出谷氨酸,并稱之為味精。現在市場上銷售的味精是以大米、小麥、玉米、紅薯等糧食作物為原料,通過微生物發酵,再經過提取、精制,得到符合國家标準的味精。味精緻癌的說法也是無稽之談。味精中谷氨酸鈉的含量約為80%-90%。味精如果長時間高溫蒸煮,确實會有少量的谷氨酸鈉轉化為焦谷氨酸鈉,但這個轉化比例很小,對人體幾乎沒有影響,隻會使味精的鮮味下降。
圖片來自網絡
2.雞精呢?其實雞精的主要成分還是味精。
在雞精的大部分配料表中,味精排在第一位,而雞粉排在後面,用量也不多。而且國家對雞精沒有強制性标準,所以有的雞精甚至不含雞肉粉。雞精除了味精之外,還會添加鹽、糖、核苷酸等香料,其中核苷酸主要用來突出鮮度。這些成分都是相對安全的,正常使用調料時,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3.味精吃多了,不僅殺精子還掉頭發?
近年來,味精背上了一個新的“黑鍋”,那就是味精吃多了。不僅會殺死精子還會導緻脫發。
對于“味精殺精”的說法,有大鼠實驗表明,即使大量攝入味精,檢查時大鼠的子宮、卵巢、睾丸、前列腺等與生育能力有關的器官也未發生病變。而且體重、食量、血象、心、肝、腎功能、心電圖等十項生命指标沒有明顯影響。換句話說,味精并不會殺死精子。味精導緻脫發的理論,目前也沒有相應的理論和實驗數據支持。脫發主要受包括遺傳、内分泌、免疫、精神等因素的影響。
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味精吃多了确實對身體不好,所以如果做菜的時候要加味精,要注意這幾點:
1、不要吃太多:味精含有鈉。如果長期吃太多,會導緻鈉攝入過多,引起便秘和腸胃疾病。如果用味精,鹽的量可以适當減少。
2、有些人不适合食用:孕婦、嬰幼兒、高血壓患者、腎病患者、痛風患者都不适合食用味精,在飲食中也要盡量避免使用味精作為食品添加劑。
3、不适合高溫加熱:味精的溶解溫度為70-90℃。味精如果放在過高的溫度下,其中的谷氨酸鈉會轉化為焦谷氨酸,鮮味會大打折扣。所以建議在食物即将煮熟的時候加入味精,最大限度的發揮味精的鮮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