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娘,字若瓊,自号一貞居士,松陽人。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僅活到27歲。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進士,祖父做過登士郎。父親曾任過提舉官。她自幼飽學,敏慧絕倫,詩詞尤得風人體。後人将她與李清照、朱淑貞、吳淑姬并稱宋代四大女詞人。
《蘭雪集》共有詩117首,詞16阕,作品雖然不多,但很有藝術成就。她的詩體裁多樣,有絕、律、四言、六言等,且長于古風。題材和風格也迥然相異,既有清麗凄婉,感人至深的愛情悲唱,又有氣勢磅礴、壯懷激烈的愛國詠歎。《山之高》、《拜新月》、《蔔歸》、《古離别》、《川上女》、《玉蝴蝶·離情》等詩詞寄托着思念、忠貞、哀愁。
更可貴的是,玉娘雖身在閨中,但心馳千裡。關心戰亂時代國家和百姓的命運,寫下了“凱歌樂府”四首,《塞上曲》、《王将軍墓》、《詠史·謝東山》、《塞下曲》、《從軍行》等慷慨激昂的詩篇,悲壯豪邁,全無閨中女子嬌弱的氣質,充分表達了張玉娘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難怪朱古微刻《疆村叢書》時,還以為她是一個男子,竟不知她是巾帼詞人呢。
曆代的有識之士很看重張玉娘的詩詞和為人。早在元代,當時最負盛名的學者,詩人虞伯生讀到《山之高》三章贊曰:“有三百篇(《詩經》)之風,雖《卷耳》、《蟲草》不能過也!”讀到“我操冰雪潔”句時贊:“真貞女也,才女也!”當讀到《暮春夜思》末句“此景誰相問,飛螢入繡床”時,拍案道:“此豈婦人所及!”;現代著名詞學家唐圭璋教授在三十年代所寫的《宋代女詞人張玉娘——“鹦鹉冢”故事的來源》中寫道:“誰也知道,宋代女詞人,有李易安(李清照)、朱淑真、魏夫人、吳淑姬這一班人。
可是很少人知道,宋代還有一位女詞人張玉娘,足以和她們分庭抗禮呢!……她短促的身世,比李易安、朱淑貞更為悲慘。李易安是悼念伉俪,朱淑貞是哀傷所遇,而她則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屬,含恨千古。……她這種貞孝的大節,不獨超過尋常百姓,便是李易安,朱淑真也還遜一籌呢!”他大聲疾呼:“一般文學史家,應該留出一點篇幅,叙述這已經隐埋了六百多年的女作家。”
現代詞學家譚正璧在其編著的《中國女性文學史》中寫道:“宋代女詞人以地位著名的,有魏夫人和孫夫人。以作品著作著名的,有李清照、朱淑真、吳淑姬、張玉娘被稱為四大詞家”。陶秋英教授在她的《中國婦女與文學》一書中有言:“玉娘的詩,絕少閨閣氣,她最擅長于古風,簡直沒有一首不顯露一幅好圖畫呢!而女子長于古風,也是一個特點。……她的詞也很好,雖不十分多,差不多首首都好。”現代戲曲史家趙景深教授稱張玉娘故事為“一出希臘式的大悲劇”。
生平
玉娘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僅活到27歲。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進士,祖父做過登士郎。父親曾任過提舉官。她自幼飽學,敏慧絕倫,詩詞尤得風人體。時以班昭比之。然她才豐而運蹇,未盡其才,将婚而逝,事追“梁祝”,一生充滿了痛苦與坎坷。
從軍行
宋代:張玉娘
三十遴骁勇,從軍事北荒。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
書角吹楊柳,金山險馬當。長驅空朔漠,馳捷報明王。
玉樓春 春暮
宋代:張玉娘
憑樓試看春何處。簾卷空青淡煙雨。竹将翠影畫屏紗,風約亂紅依繡戶。小瑩弄柳翻金縷。紫燕定巢銜舞絮。欲憑新句破新愁,笑問落花花不淚。
如夢令 戲和李易安
宋代:張玉娘
門外車馳馬驟。繡閣猶醺春酒。頓覺翠衾寒,人在枕邊如舊。知否。知否。何事黃花俱瘦。
雙燕離
元代:張玉娘
白楊花發春正美,黃鹄簾垂低燕子。雙去複雙來,将雛成舊壘。
秋風忽夜起,相呼度江水。風高江浪危,拆散東西飛。
紅徑紫陌芳情斷,朱戶瓊窗旅夢違。憔悴衛佳人,年年愁獨歸。
題畫小景
元代:張玉娘
山合雲初盡,溪陰下夕陽。貪看無限好,柳底坐秋光。
竹亭納涼
元代:張玉娘
獨坐幽篁陰,停繡更鳴琴。葉齊林影密,惟有清風心。
西樓晚眺
元代:張玉娘
向晚登高樓,簾閒樓上頭。白煙凝野水,望斷使人愁。
幽州胡馬客
元代:張玉娘
幽州胡馬客,蓮劍寒鋒清。笑看華海靜,怒振河山傾。
金鞍試風雪,千裡一宵征。韔底揪羽箭,彎弓新月明。
仰天墜雕鹄,回首貫長鲸。慷慨激忠烈,許國一身輕。
願系匈奴頸,狼煙夜不驚。
哭沈生
元代:張玉娘
中路憐長别,無因複見聞。願将今日意,化作陽台雲。
山之高三章
元代:張玉娘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憂心,其何以堪。
中國傳統文人是快樂、超俗,亦或痛苦、壓抑,現已難以說得清楚。那代文人即使在生活安逸、仕途得意時,心中也常存為天地立心為萬民請命的憂患意識,而在陡遭不測、傾家蕩産時,又能常常保持一份無怨無悔的淡然心态。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因其博大,受其滋潤的中國文人的心胸也是寬廣大度的,其精神世界更是豐富多彩的。
朝雲暮雨心去來,千裡相思共明月。
閒坐口謠
元代:張玉娘
獨坐看花枝,無言雙淚垂。癡婢不知意,問我心恨誰。
瑤琴怨
元代:張玉娘
涼蟾吹浪羅衫濕,貪看無眠久延立。欲将高調寄瑤琴,一聲弦斷霜風急。
鳳膠難煮令人傷,茫然背向西窗泣。寒機欲把相思織,織又不成心愈戚。
掩淚含羞下階看,仰見牛女隔河漢。天河雖隔牛女情,一年一度能相見。
獨此弦斷無續期,梧桐葉上不勝悲。抱琴曉對菱花鏡,重恨風從手上吹。
秋夜長
元代:張玉娘
秋風生夜涼,風涼秋夜長。貪看山月白,清露濕衣裳。
春曉謠
元代:張玉娘
到枕一聲莺,曉窗生虛白。煙柳影參差,薔薇紅半拆。
乘風雙蛱蝶,欲入珠簾隔。獨向花下吟,翠筱剌羅襟。
徘徊吟不就,婢子整瑤琴。撫弦不堪彈,調别無好音。
一弦腸一斷,斷盡幾回心。
聽琴
元代:張玉娘
竹外結枯桐,琅琅生松風。聽來還自惜,坐對燭花紅。
牧童辭
元代:張玉娘
朝驅牛,出竹扉,平野春深草正肥。暮驅牛,下短陂,谷口煙斜山雨微。
飽采黃精歸不飯,倒騎黃犢笛橫吹。
華清宮
元代:張玉娘
柳暗春風遠,花飛香夢殘。夜深明月度,寂寞玉雕闌。
夜鹭
元代:張玉娘
白鹭宿秋陂,夜寒如堕雪。久立不飛去,月明霜氣冽。
長信宮
元代:張玉娘
珠箔疏流月,螢歸定繡裳。宮西燈火合,歌吹起昭陽。
秋思
元代:張玉娘
爽籁生靈徑,清秋澹碧空。乘涼賒月色,問夜出簾栊。
獨坐憐團扇,羅衣吹暗風。
春思
元代:張玉娘
玉勒雕鞍燕北春,閒愁空自惜芳塵。楊花入戶還飛去,應笑虛帏翠被新。
哭沈生
元代:張玉娘
仙郎久未歸,一歸笑春風。中塗成永絕,翠袖染啼紅。
怅恨生死異,夢魂還再逢。寶鏡照秋水,明此一寸衷。
素情無所著,怨逐雙飛鴻。
晝寝
元代:張玉娘
南窗無事倦春妍,繡罷沉香火底眠。清夢卻同飛絮杳,誤随雙蝶度秋千。
端午
元代:張玉娘
曉糁蒲玉泛瓊漿,臂結紅絲暗自傷。莫漫相逢宜楚節,獨憐清夢隔潇湘。
秋思
元代:張玉娘
秋入銀床老井梧,能言鹦鹉日相呼。蘭閨半月閒針線,學得崔徽一鏡圖。
春曉
元代:張玉娘
夢回隔竹漏聲殘,春起移燈看牡丹。無力東風暗吹燭,獨披清露倚雕闌。
香閨十詠 其一 桃花扇
元代:張玉娘
濃花妝點一枝春,影拂潇湘月半輪。歌徹霓裳風力軟,钗橫鬓亂曉寒新。
香閨十詠 其二 鲛绡帨
元代:張玉娘
半幅生绡雪色寒,鲛人相贈比琅玕。華清浴罷恩波媚,南浦傷時淚雨斑。
香閨十詠 其三 鵲尾爐
元代:張玉娘
漢宮早送瑤池信,荀令堂前夜氣浮。憑仗花間拜新月,重添新篆炷春愁。
香閨十詠 其四 扶玉椅
元代:張玉娘
繡罷南窗睡思催,花生銀海玉山頹。東風斜倚嬌無力,夢入湘江隔楚台。
香閨十詠 其五 淩波襪
元代:張玉娘
天孫夜半剪雲羅,翠幄春分巧思多。一束金蓮微印月,香塵不動步淩波。
香閨十詠 其六 梅花枕
元代:張玉娘
玉膚冰骨獨英英,繡向珊瑚照睡屏。疑有暗香生紙帳,羅浮夢斷曉魂驚。
香閨十詠 其七 紫香囊
元代:張玉娘
珍重天孫剪紫霞,沉香羞認舊繁華。紉蘭獨抱靈均操,不帶春風兒女花。
香閨十詠 其九 青鸾鏡
元代:張玉娘
雲奁初展曉光寒,幽思重重獨舞鸾。自是傷秋憐瘦影,不慚綵筆寫春山。
香閨十詠 其十 鳳頭钗
元代:張玉娘
金蹙钗頭雙鳳凰,曉來巧拂鬓雲光。自憐不帶蕭郎思,獨對菱花學淡妝。
題畫 蔡确
元代:張玉娘
楚水吳山作勝遊,竹床石枕寫離愁。晚煙何處吹漁笛,猶憶琵琶怨碧秋。
題畫 蘇子
元代:張玉娘
天白山高月滿川,蘆花風漾木蘭船。倚舷一曲嗚嗚調,驚起潛蛟夜不眠。
題畫 子猷
元代:張玉娘
日暮天寒白雪頻,扁舟夜半未歸人。想因不盡山陰興,留向丹青入夢清。
題畫 漁舟
元代:張玉娘
秋水秋空一樣明,柳陰不系小舟輕。玉堂金馬非吾夢,月色蘆花同醉醒。
題畫 海棠宿鳥
元代:張玉娘
幽禽底事倦春芳,相與栖遲宿野棠。風攪一枝香夢醒,四天煙景夜茫茫。
詠史
元代:張玉娘
風捲胡沙動地塵,薔薇深洞藹馀春。棋終偶折登山屐,方信風流社稷臣。
詠史
元代:張玉娘
珠易佳人勝阿嬌,香塵微步獨憐腰。危樓花落繁華盡,總付春風舞柳條。
詠史
元代:張玉娘
愛賞佳人白雪辭,雲绫一束費春機。翻然席上呈詩句,羞殺歌喉與舞衣。
詠史
元代:張玉娘
江雪寒連酒思豪,歌傳錦帳醉烹羔。争如取水陶承旨,茗椀清新興味高。
詠史
元代:張玉娘
楚炬秦坑六籍埃,芳心争忍不同灰。若非斯道終難墜,雪鬓應消異世才。
詠史
元代:張玉娘
堂下青衿日就文,帳中絲竹遏行雲。豈應魯壁遺經日,雅奏洋洋滿耳聞。
詠史
元代:張玉娘
自剪冰絲譬遠歸,學成何異此成衣。妾身不是輕恩愛,祇恐蘇郎戒下機。
詠史
元代:張玉娘
避名高卧白雲深,扶醉騎驢下碧岑。一笑披袍驚堕處,遁時知有濟時心。
詠史
元代:張玉娘
飲盡春觞興轉賒,竹陰扶日印窗斜。騎驢踏遍吳山曲,處處東風出杏花。
暮春偶成
元代:張玉娘
草香雲暖雨初晴,對竹敲詩坐小亭。晝永人閒啼鳥靜,花飛無語春冥冥。
聞笛
元代:張玉娘
小樓吹夜笛聲飛,暗度梅花入翠帏。曲罷夢回腸欲斷,起看秋月色凝衣。
無題二首 其二
元代:張玉娘
悶來彈鵲漫停梭,竹島花潭思轉多。秋老莫言春度盡,若邪猶自惜涼荷。
石榴亭諸父夜酌
元代:張玉娘
永漏報高閣,榴亭出夜筵。紫檀熏寶鼎,銀燭散青煙。
靈籁生修竹,香風入夏弦。露濃羅袖重,歌遏酒杯傳。
諸婦酣春夢,雙娥失翠钿。玉山推不倒,看月背花眠。
詠夏雨
元代:張玉娘
頭上雲俱黑,一片雨浪浪。慘澹隐高樹,霏微迷綠楊。
冷冷添澗水,點點落危樯。簾捲山流翠,郊虛草自香。
靜嫌聲間竹,醉愛爽凝觞。殿閣羅閒扇,池亭送嫩涼。
荷珠圓複碎,蘭芷脆還芳。拂埃亂天際,度雲喧草堂。
乘空曳輕練,向晚洗炎光。幽徑荒苔滑,短檐飛鳥忙。
湛湛翻萍影,溶溶浸柳塘。無心留石洞,有夢惱襄王。
暝色欺明月,高飙透薄裳。入更生阒寂,攲坐訝清商。
潤氣清湘簟,徘徊怯繡床。
遊春
元代:張玉娘
護檻花濃夢欲攲,五更清露鎖寒扉。明朝恐負尋芳約,拂曉平瞻霁影依。
貼翠自憐羞舞鏡,送春無奈聽啼規。金蓮破藓留芳迹,梨萼翻風作雪飛。
沙上晴凫窺淺渚,松邊黃蝶繞疏籬。催吟片雨雲俱黑,狂絮欺人故點衣。
心事肯随流水盡,新愁不與酒尊宜。青梅已結梢頭實,驿使難傳隴外枝。
笑折野花輕插鬓,卻嫌溪柳妒修眉。因過竹院參禅意,覓得雲林舊日詩。
聽徹遊郎歌古調,停看漁父下苔矶。紫山迢遞行應好,蒼磴萦回出每遲。
羅袖翩翩香氣滿,綠陰冉冉鳥聲微。等閒無限傷春思,芳草天涯腸斷時。
王将軍墓
元代:張玉娘
嶺上松如旗,扶疏鐵石姿。下有烈士魂,上有清菟絲。
烈士節不改,青松色愈資。欲試烈士心,請看青松枝。
夢遊龍阙
元代:張玉娘
香魂夜靜趨龍阙,天風吹袂波淩襪。鲛人愁織雪绡衣,飛瓊笑問青華發。
肌徹冰霜玉樹寒,步搖環佩玻瓈滑。一聲驚覺曉莺啼,簾篩半枕梨花月。
川上女
元代:張玉娘
川上女,行踽踽。翠鬓濕輕雲,冰肌清溽暑。
霞裾瓊佩動春風,蘭操蘋心常似縷。卻恨征途輕薄兒,笑隔山花問妾期。
妾情清澈川中水,朝暮風波無改時。
古别離
元代:張玉娘
把酒上河梁,送君灞陵道。去去不複返,古道生秋草。
迢遞山河長,缥缈音書杳。愁結雨冥冥,情深天浩浩。
人雲松菊荒,不言桃李好。澹泊羅衣裳,容顔萎枯槁。
不見鏡中人,愁向鏡中老。
拜新月二章 其一
元代:張玉娘
拜新月,拜月願月圓。新月有圓時,人别何時見。
秋江辭
元代:張玉娘
煙迷浦口人迹稀,老松瘦竹橫斜晖。舟人鲙切莼羹美,竹葉香清蟹正肥。
醉眠篷底呼不醒,一任春風吹鬓影。起來霜月白滿天,淅瀝蒹葭涼夜靜。
拜新月二章 其二
元代:張玉娘
拜新月,新月下庭除。欲祝心間事,未語先慘悽。
白雪曲
元代:張玉娘
簾白明窗雪,風急寒威冽。欲起理冰弦,如凝指尖折。
霜帏眠不穩,愁重腸千結。閒看臘梅梢,埋沒清塵絕。
搗衣曲
元代:張玉娘
入夜砧聲滿四鄰,一天霜月秋雲輕。自憐歲歲衣裁就,欲寄無因到遠人。
明月引
元代:張玉娘
明月度天飛,團團散清晖。中有後羿妻,竊藥化蟾蜍。
碧海心如夢,澹澹生寒虛。關山一夜愁多少,照影令人添慘悽。
憶秦娥 詠雪
元代:張玉娘
天羃羃。彤雲黯淡寒威作。寒威作。瓊瑤碎剪,乘風飄泊。
佳人應自嫌輕薄。亂将素影投簾幕。投簾幕。不禁清冷,向誰言着。
南鄉子 清晝
元代:張玉娘
疏雨動輕寒。金鴨無心爇麝蘭。深院深深人不到,憑闌。
盡日花枝獨自看。
銷睡報雙鬟。茗鼎香分小鳳團。雪浪不須除酒病,珊珊。
愁繞春叢淚未幹。
燭影搖紅 又用張材甫韻
元代:張玉娘
梅雪乍融,單于吹徹寒猶淺。夜從燈下剪春幡,笑罷椒盤宴。
雲母屏開簾卷。放嫦娥、廣寒宮苑。星移銀漢。月滿花衢,繞城弦管。
燭影搖紅,谯樓一任更籌換。錦霞銀樹玉橋聯,誰道蓬山遠。
可是紫箫聲斷。漫懊恨、春宵苦短。不堪回首,照舊芙蕖,斷腸鴻雁。
采蓮曲
元代:張玉娘
女兒采蓮拽畫船,船拽水動波搖天。春風笑隔荷花面,面對荷花更可憐。
鳴雁二章 其一
元代:張玉娘
鳴雁征征,白露既零。猗嗟清兮,懷彼春冰。
鳴雁嗥嗥,涼風飄飖。猗嗟娈兮,懷彼春宵。
春曉
元代:張玉娘
夜雨連階碧草,東風滿院飛花。湘竹簾凝曉色,石楠樹散栖鴉。
春殘
元代:張玉娘
簾外落花萬點,枝頭啼鳥一聲。喚轉枕邊春夢,倚闌終日凝情。
幽居漫賦
元代:張玉娘
細雨吹涼入戶,閒花扶影移階。愁人紫燕相語,古道清風去來。
詠楊柳
元代:張玉娘
袅袅斜籠寒雨,年年萦亂愁腸。相對不堪憔悴,畫眉羞鬥纖長。
閒謠
元代:張玉娘
蘭徑香薰幽佩,竹風涼度疏簾。情長錦瑟弦斷,繡倦金緘倒拈。
結襪子
元代:張玉娘
閨中女兒蘭蕙性,寒冰清澈秋霜瑩。感君恩重不勝情,容光自抱悲明鏡。
塞下曲
元代:張玉娘
寒入關榆霜滿天,鐵衣馬上枕戈眠。愁生畫角鄉心破,月度深閨舊夢牽。
愁絕驚聞邊騎報,匈奴已牧隴西還。
塞上曲
元代:張玉娘
為國勞戎事,迢迢出玉關。虎帳春風遠,铠甲清霜寒。
落雁行銀箭,開弓響鐵環。三更豪鼓角,頻催鄉夢殘。
勒兵嚴鐵騎,破虜燕然山。宵傳前路捷,遊馬斬樓蘭。
歸書語孀婦,一宵私昵難。
憶秦娥 詠雪
宋代:張玉娘
天幂幂,彤雲黯淡寒威作。寒威作,瓊瑤碎剪,乘風飄泊。佳人應自嫌輕薄,亂将素影投簾幕。投簾幕,不禁清冷,向誰言着。
浣溪沙 秋夜
宋代:張玉娘
玉影無塵雁影來,繞庭荒砌亂蛩哀。涼窺珠箔夢初回,壓枕離愁飛不去,西風疑負菊花開,起看清秋月滿台。
小重山 秋思
宋代:張玉娘
秋入瑤台玉簟涼。藕花香暗度、紫荷鄉。軟款羅扇動清商。霜漸老,庭外菊初黃。眉月畫應慵瘦容妝對鏡、怨容光淚痕寒染翠绡裳。
漢宮春 元夕用京仲遠韻
宋代:張玉娘
玉兔光回,看瓊流河漢,冷浸樓台。正是歌傳花市,雲靜天街。蘭煤沉水,澈金蓮、影暈香埃。絕勝光景,三千綽約,共将月下歸來。多管是春風有意,把一年好景,先與安排。何人輕馳寶馬,爛醉金盞。衣裳雅淡,擁神仙、花外徘徊。獨怪我、繡羅簾鎖,年年憔悴裙钗。
玉女搖仙佩 秋情
宋代:張玉娘
霜天破夜,一陣寒風,亂淅入簾穿戶。醉覺珊瑚,夢回湘浦,隔水曉鐘聲度。不作高唐賦。笑巫山神女,行雲朝暮。細思算、從前舊事,總為無情,頓相孤負。正多病多愁,又聽山城,戍笳悲訴。強起推殘繡褥,獨對菱花,瘦減精神三楚。為甚月樓,歌亭花院,酒債詩懷輕阻。待伊趨前路。争如我雙駕,香車歸去。任春融、翠閣畫堂,香霭席前,為我翻新句。依然京兆成眉妩。
賣花聲 冬景
宋代:張玉娘
衾重夜寒凝。幽夢初醒,玉盤香水徹清冰。起向妝台看曉鏡,瘦蹙梅英。門外六花零。香袂棱棱。等閑斜倚舊圍屏。冷浸寶奁脂粉懶,無限凄。
念奴嬌 中秋月次姚孝甯韻
宋代:張玉娘
冰輪駕海,破寒煙、萬點蒼山凝綠。清逼嫦娥秋殿靜,桂樹香飄金粟。萬頃琉璃,一天素練,光徹飛瓊屋。楚雲無迹,蕭蕭夢斷銀竹。都勝三五尋常夜,高河新瀉下,雪波霜瀑。臂冷香銷成獨坐,顧影□愁千斛。燕子樓空,鳳箫人遠,幽恨悲黃鹄。夜闌漏盡,梅花聲動湘玉。
水調歌頭 次東坡韻
宋代:張玉娘
素女煉雲液,萬籁靜秋天。瓊樓無限佳景,都道勝前年。桂殿風香暗度,羅襪銀床立盡,冷浸一鈎寒。雪浪翻銀屋,身在玉壺間。玉關愁,金屋怨,不成眠。粉郎一去,幾見明月缺還圓。安得雲鬟香臂,飛入瑤台銀阙,兔鶴共清全。竊取長生藥,人月滿婵娟。
蕙蘭芳引 秋思
宋代:張玉娘
星轉曉天,戍樓聽、單于吹徹。擁翠被香殘,霜杵尚喧落月。楚江夢斷,但帳底、暗流清血。看臂銷金钏,一寸眉交千結。雨阻銀屏,風傳錦字,怎生休歇。未應輕散,磨寶簪将折。玉京缥缈,雁魚耗絕。愁未休。
法曲獻仙音 夏夜
宋代:張玉娘
天卷殘雲,漏傳高閣,數點螢流花徑。立盡屏山無語,新竹高槐,亂篩清影。看畫扇,羅衫上,光凝月華冷。夜初永。問蕭娘、近來憔悴,思往事、對景頓成追省。低轉玉繩飛,淡金波、銀漢猶耿。簟展湘紋,向珊瑚、不覺清倦。任钗橫鬓亂,慵自起來偷整。
蘇幕遮 春曉
宋代:張玉娘
月光微,簾影曉。庭院深沉,寶鼎餘香枭。濃睡不堪聞語鳥。情逐梨雲,夢入青春杳。海棠陰,楊柳杪。疏雨寒煙,似我愁多少。誰唱竹枝聲缭繞。把酒臨風,自訴東風早。
玉蝴蝶 離情
宋代:張玉娘
極目天空樹遠,春山蹙損,倚遍雕闌。翠竹參差聲戛,環佩珊珊。雪肌香、荊山玉瑩,蟬鬓亂、巫峽雲寒。拭啼痕。鏡光羞照,孤負青鸾。何時星前月下,重将清冷,細與溫存。薊燕秋勁,玉郎應未整歸鞍。數新鴻、欲傳佳信,閣兔毫、難寫悲酸。到黃昏。敗荷疏雨,幾度銷魂。
從軍行
元代:張玉娘
二十遴骁勇,從軍事北荒。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
畫角吹楊柳,金山險馬當。長驅空朔漠,馳捷報明王。
暮春夜思
元代:張玉娘
夜涼春寂寞,淑氣浸虛堂。花外鐘初轉,江南夢更長。
野春鳴澗水,山月照羅裳。此景誰相問,飛螢入繡床。
遊春
元代:張玉娘
侍兒傳野約,趣伴出鄰姬。竹外花迎佩,溪邊柳笑眉。
春随流水遠,日度錦雲遲。拾翠人争問,含羞獨有詩。
秋夜
元代:張玉娘
暮聲雜鳴葉,靈籁生郊墟。白霧脆楊柳,秋水翻芙蕖。
蟾蜍澹簾箔,機杼織寒虛。幾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車。
夏夜園亭納涼
元代:張玉娘
南園有涼氣,移席散馀情。新月隐修竹,清風開小亭。
水骨靜香汗,霜纨撲亂螢。忽然微雨至,爽籁拂檐楹。
春睡
元代:張玉娘
繡倦南窗下,翛然睡思催。紅日過牆去,清風入幕來。
幽夢迷莊蝶,荒雲隔楚台。覺來香縷在,虛室絕塵埃。
新夏納涼
元代:張玉娘
薰風初轉夏,綠樹老春莺。暗溜穿花入,輕雲隔竹生。
倚涼攲畫扇,拭淚聽秦筝。素襪香塵暗,槐陰樹底行。
清晝
元代:張玉娘
晝靜春偏遠,詩成興轉賒。看山憑畫閣,問竹過鄰家。
摘翠閒驚鳥,燒煙曉煮茶。無端雙蛱蝶,繞袖錯尋花。
元日
元代:張玉娘
曈日破寒天,紅光生紫煙。詩情歸草夢,春色染桃箋。
眉月添明鏡,梅妝靜翠钿。堂開諸弟集,相對笑迎年。
詠竹 風
元代:張玉娘
滿庭修竹動秋風,掠地無痕一徑通。影弄綠窗金瑣碎,聲歸寶瑟玉玲珑。
流雲不礙湘妃佩,隔水還疑蔡女桐。曲罷豈知鸾鶴在,翠霞飛去玉台空。
詠竹 煙
元代:張玉娘
數枝潇灑碧溪寒,水氣冥冥日欲昏。青玉案前雙翡翠,紫絲帳裡萬琅玕。
湘江舊事迷歸夢,陸海春陰無羽翰。晚來獨倚闌幹望,暝色連天何處村。
詠竹 雪
元代:張玉娘
凍雪霏霏堕九臯,竹枝垂地翠旋銷。玉龍戰退飛鱗甲,青鳳翻成白羽毛。
歲晚馀寒知勁節,夢回佳興訝清标。隔雲誰弄柯亭笛,落盡梅花風韻高。
詠竹 月
元代:張玉娘
幽幽萬籁竹千竿,涼夜宜從月裡看。翠節參差邀玉兔,金波晃漾浴青鸾。
半檐蒼月催詩思,一徑寒輝醒醉魂。吹徹霓裳清露下,嫦娥猶自對芳樽。
詠案頭四俊 馬肝硯
元代:張玉娘
一貢西支路八千,端溪無石玉還堅。龍媒帶雨滴秋月,霜兔和雲染翠煙。
鳳咮山荒幽草合,雀台春老野花妍。丹砂不用醫繁鬓,留爾芸窗勖草玄。
詠案頭四俊 鳳尾筆
元代:張玉娘
近來覓得管城子,修竹枝頭彩影高。氣挾風雲驅陣勢,光搖文彩動旌旄。
詩成覽德三書俊,夢入生花五色豪。聖代祇今皆有象,晴窗處處鳳凰毛。
詠案頭四俊 錦花箋
元代:張玉娘
薛濤詩思饒春色,十樣鸾箋五采誇。香染桃英清入觀,影翻藤角眩生花。
涓涓錦水涵秋葉,苒苒剡波漾晚霞。卻笑回文蘇氏子,工夫空自廢韶華。
詠案頭四俊 珠麝墨
元代:張玉娘
蘭煤薰透漏星房,蒼璧無痕暈漆光。萬杵龍珠凝海水,十分麝淚泣玄霜。
松煙入硯還矜色,江雨翻雲别有香。風靜月林秋氣逼,滿天詩思動清商。
燈夕迎紫姑神
元代: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珑。不妨鳥篆留仙迹,鳳辇殷勤出紫宮。
春夜
元代:張玉娘
松花香度漏初沈,人靜庭空落暗金。一枕嫩風清曉露,半窗涼月弄輕陰。
坐移十二闌幹曲,興入千層積翠深。彈罷雲和重問夜,薔薇影裡複長吟。
晚樓凝思
元代:張玉娘
鴛鴦繡罷閣新愁,獨抱雲和散畫樓。風竹入弦歸别調,湘簾捲月笑銀鈎。
行天雁向寒煙沒,倚檻人将清淚流。自是病多松寶钏,不因宋玉故悲秋。
和谪弟三一三峽曉征寄回韻
元代:張玉娘
鳥道萦纡入劍門,谪居惟汝獨憐恩。鎖天煙黑疑無地,隔樹人言知有村。
聽雨不生池草夢,看雲應斷故鄉魂。平安日問南歸雁,三峽清秋依曉猿。
春妝凝思
元代:張玉娘
春來常是見花羞,終日簾垂懶上鈎。淑氣薰人饒舊夢,柳條萦帶绾新愁。
情歸野草泥寒雨,目斷長江送去舟。笑比南金身自許,鏡鸾獨抱下妝樓。
新燕憶女弟京娘
元代:張玉娘
三月江南綠正肥,陰陰深院燕初歸。亂銜飛絮營新壘,閒逐花香避繡帏。
卻笑秋風紅縷在,獨憐舊事玉京非。蘭閨終日流清淚,愧爾雙飛拂落晖。
海棠月
元代:張玉娘
永夜無人玉漏遲,團團月上海棠枝。月留涼露芳塵暗,花弄清晖淑影移。
粉黛三千春對鏡,銀波萬頃曉凝脂。深閨為爾牽愁興,坐問容光強賦詩。
閨情 蔔歸
元代:張玉娘
南浦蕭條音信稀,百勞東去燕西飛。玉钗敲斷燈花冷,遊網乘空蟢子非。
沉水齋心燃寶鼎,金錢纖手蔔靈龜。數期細認先天課,甲乙爻加歸未歸。
閨情 倦繡
元代:張玉娘
綠窗春睡起常遲,繡罷鴛鴦聽子規。斜倚睡屏閒怅望,慵臨鸾鏡獨支頤。
工馀綵線日空永,愁伴珊瑚夢已違。細數目前花落盡,傷心都付不言時。
閨情 沐發
元代:張玉娘
膩滑青螺寶髻黏,金盤香水吸寒蟾。指尖巧弄琅玕影,楚發輕披雲母簾。
掠霧暗疑星點點,拂波深見玉纖纖。起來亂绾慵雙鳳,熏徹沉檀強自添。
閨情 秋千
元代:張玉娘
瘦腰春病不成圍,閑逐秋千蕩畫衣。香散天風蘭佩堕,聲搖環玉綵繩飛。
飄飖似跨雙鸾去,閑雅宜從月殿歸。無力尚憐扶不起,翠蛾猶蹙怨斜晖。
梅花村
元代:張玉娘
羅浮山下玉千株,十裡長洲五裡湖。嘉樹留人舒嘯地,飛花送客醉歸途。
影橫烏帽月随步,香襟羔裘水在須。夢想湖山身不到,詩成憑寄老申屠。
班婕妤
元代:張玉娘
一自憐捐棄,香迹玉階疏。聞道西宮路,近亦絕鸾輿。
班婕妤 其二
元代:張玉娘
翠箔玉蟾窺,天街仙籁絕。抱恨坐夜長,銀釭半明滅。
幽居四景 其三 窗月
元代:張玉娘
山月流素晖,小窗絕嚣響。四壁寂無聲,合座生靈爽。
梅花
元代:張玉娘
潇灑石池邊,清标出自然。東風零亂後,蛻甲玉蜿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