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鄉村振興的新農人

鄉村振興的新農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23:14:30

新華社哈爾濱9月30日電(記者孫曉宇)記者從黑龍江省五常市市區驅車近一個小時,又搭乘拖拉機在田間路上行駛了20多分鐘,才來到張鐵政給記者發送的位置——小山子鎮永安村的一處稻田。這裡幾台收割機正在田間作業,傳來一陣陣轟鳴聲。

“90後”張鐵政是五常市鐵證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記者到訪時,他正在稻田裡奔忙,查看收獲情況。涼爽的秋風輕拂下,金黃的稻浪中傳來一陣沙沙聲。張鐵政拿起一株稻穗飽滿的秧苗,因連日秋收曬得黝黑的臉上洋溢着豐收的歡喜。

鄉村振興的新農人(新華全媒90後)1

張鐵政在稻田裡忙着秋收。(受訪者供圖)

“我們合作社種植了2000多畝‘稻花香二号’水稻,今年畝産預計能達到1300斤,一個月左右能完成全部收獲工作。”張鐵政對記者說,他們提早收割,隻為讓新米搶占市場,賣個好價錢。

2011年大學畢業後,張鐵政曾去廈門闖蕩,從事銷售工作。“老家的大米好吃,但是南方市場的覆蓋卻有限,我從中發現了機會。”張鐵政說,漂泊異鄉的他思念家鄉大米的味道,也放心不下父親去世後獨自留守在家的母親,便打算返鄉創業種植水稻。

2013年返鄉後,他先後在黑龍江大慶市以及五常市種植水稻,并在五常市安了家。經曆過水災導緻的水稻絕産,也曾為30噸大米打不開銷路而發愁。“我們在超市設置了銷售點,後來幹脆在早市上擺攤,讓大家拿樣品回家先嘗後買。”張鐵政說,盡管整日奔波卻收效甚微,便想找出一種更有效的銷售方式。

2018年9月,張鐵政去陽澄湖看望朋友時,發現朋友通過短視頻平台銷售大閘蟹,肥美的大閘蟹在短視頻平台上銷路很好,他便跟朋友潛心學習起如何在短視頻平台銷售農産品。

回家後,他以“江田古稻”為昵稱開通了抖音賬号,上傳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片段,希望通過優質的原創内容吸引更多粉絲關注。

鄉村振興的新農人(新華全媒90後)2

張鐵政在直播銷售農産品。(受訪者供圖)

“晚點找對象,那就不叫找老公了,叫找老伴兒了。”在一條他上傳的搞笑視頻中,他和母親為姐姐“催婚”,姐姐卻不為所動,而母親這句看似不經意的“金句”,卻産生了意想不到的傳播效果。視頻浏覽量達到1.1億次,收獲點贊413萬次。

“希望我們家的歡笑也能給您帶去點快樂。”他在賬号的介紹中寫道。靠着輕松愉快、“接地氣”的500餘條短視頻内容,張鐵政的短視頻賬号粉絲數量逐漸增長,如今已超過260萬,收獲點贊超過8200萬次。

2019年,在發布了一年的短視頻後,他開始直播銷售當地農産品。“你們的新大米什麼時候能下來?”“五常大米有啥特點?”……在每周4次的直播中,他耐心解答着直播間中網友的疑問,月銷售量達兩三千單。通過日趨完善的快遞網絡,從東北小城走出的農産品正豐盈着天南海北消費者的味蕾。

“這些農産品大多都是我們當地種植的,我還會實地考察,精選一些優質農産品,擴大銷售品類。”張鐵政說,巨大的粉絲關注度帶動了農産品銷售,也讓他有了更多服務鄉親們的機會。

鄉村振興的新農人(新華全媒90後)3

張鐵政在稻田裡忙着秋收。(受訪者供圖)

張鐵政成立了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幫助入社村民統一采購農用物資、銷售大米,吸引了數十戶村民入社。“我們會以高出市場價一到兩毛錢的價格從社員手中收購水稻。”張鐵政說,收購價格每提高一毛錢,一垧地就會增收2000元,社員戶均可增收15000元左右。

在廣袤的黑土地上,有許多像張鐵政一樣的“90後”新農人,正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家鄉熱土,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活力。“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把大米種好的同時,通過互聯網把更多家鄉的優質農産品推介出去,賣個好價錢,帶動更多百姓提高收入,讓大家一年的辛勞顆粒歸倉。”張鐵政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