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一)釋字(詞)
貞
“貞”在這裡指保持某種狀态,守而使之久的意思。
震
“震”在這裡指以謹慎戒懼的态度來行動。“震為動”,但并非盲目行動。“震”本身就含有戒懼的意思。《震卦·象辭》:“震,君子以恐懼修省”。“震”并非盲目之動,正如“艮”并非盲目所止。《艮卦·彖傳》曰:“艮,止也。時止剛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艮其止,止其所也”,同理,震其動,動而有懼也,動而有則也。
“震用”,這裡的意思就是要謹慎行事。
鬼方
鬼方是古代西北黃土高原上的遊牧部落之一,這裡泛指北方遊牧部落。北方遊牧部落一直是曆代中原王朝的邊患。早在商周時代,就多有“伐鬼方”的記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記載的是商王武丁親征鬼方。這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指的是周族首領季曆作為商王朝的“牧師”,受商王之命征伐鬼方。《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季曆是周族太王的幼子,周文王的父親,繼位後周人稱為“王季”。王季展開對西北諸戎部落的進攻,取得了很大勝利。商王朝命季曆為“牧師”,成為西方強大的方伯之國。
賞
《說文》:“賞,賜有功也。從貝尚聲”。《說文·段注》:“賜有功也。《锴曰》:‘賞之言尚也,尚其功也’”。《周禮·天官·大宰》:“三載,則計群吏之治而誅賞之”。
“三年有賞于大國”,不是說“三年”之後“有賞于大國”,而是說“三年”中都會“有賞于大國”。
(二)釋象
九四剛居近君之位,有臣強君弱之象,臣強君弱、功高蓋主自古多事,故應慎重。伴君如伴虎,近君之位,本就多懼,更應“以恐懼修省”,故曰“震用”。《震卦·象》就說:“震,君子以恐懼修省”。“震用”實際上就是“慎用”。
《未濟卦》九四為坎體主爻,“坎為正北方之卦”,說明九四正處于北方之地。北方自古為戎狄(翟)活動之地,這裡取象為“鬼方”。“鬼方”是商代北方諸戎中比較強大的一部,所以以“鬼方”泛指北方諸戎。《未濟》九四又兼處兩個離體,“離為甲胄,為戈兵”,說明九四乃行征伐之事,在北方行征伐之事,故曰“伐鬼方”。
《未濟》九四兼處兩個離體,又“離為龜”。“龜”是古代的寶貨。《廣雅》:“龜貝,貨也”。《說文解字·貝部》:“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易·益卦》:“或益之十朋之龜”。“貝”在古代作為流通的貨币使用,而“龜”則是貝中之寶,更具收藏價值,九四多龜,故曰“有賞”。九四因“伐鬼方”而有功,故其受“賞”。商代商王為天子,周王為臣子,周人稱商王朝為“大國”而自稱“小邦”,故周人受賞于商王朝而言曰:“有賞于大國”。《未濟卦》言乎“未濟”,事未成也,故九四“伐鬼方”亦處于“未濟”狀态。九四受天子之命“伐鬼方”,有伐則有賞,伐之一年,一年有賞,伐之三年,則三年有賞,伐而“未濟”,則賞之不斷。九四伐而“未濟”,故其“賞”不斷,故曰“三年有賞于大國”。“三年”的意思就是多年,《易》以三為多也。
就商王朝而言,“鬼戎”一日不除,則有一日之患;而就周人而言,“鬼戎”一日不除,則有一日征伐之權,而亦有一日之賞。在這種情況下,保持目前狀态,對周人有利。維持現狀,有利于周人在征伐中不斷壯大自己,而且還能受到封賞。如果“鬼戎”一旦被消滅,周人未免會立馬陷入“兔死狗烹”的境地。後來的事實也确實證明了這一點,季曆在基本平定北方諸戎之後,被商王文丁囚殺了。《竹書紀年》載:“周公季曆伐翳徒之戎,獲其三大夫,來獻捷。王嘉季曆之功,錫之圭瓒、秬鬯、九命為伯,既而執諸塞庫,季曆困而死”,因謂“文丁殺季曆”。既然維持現狀對九四有利,故曰“貞吉”。九四剛而居近君之位而不當,故“有悔”,然而既然維持現狀,不斷征伐有利,那就繼續以征伐來确保其地位,故而“悔亡”。也正因為如此,《象傳》亦釋曰:“貞吉,悔亡,志行也”。“志行”就是要維持現狀,繼續以征伐來确保其地位和安全。
《未濟卦》是由《否卦》變化而來的。《否卦》先變為《未濟卦》,然後《未濟卦》再變為《損卦》。《未濟卦》九四最終會成為《損卦》初九。《損卦》初九爻辭曰:“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這就是說,《未濟卦》九四居近君之位且不當位,伴君如伴虎,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所以九四是很危險的。既然這樣,《未濟卦》九四最好不要在君王身邊久留,事畢則速去,行事要拿捏好分寸,為自己留好後路。
(三)義理
“震用伐鬼方”的意思,就是要謹慎對待“伐鬼方”的問題,既要“伐鬼方”,還不能徹底消除“鬼方”。不伐鬼方,則無為而終,伐滅鬼方,又會“兔死狗烹”。最聰明的做法,就是在“伐鬼方”的同時,與“鬼方”形成一種平衡關系,使鬼方成為一種既不能威脅又經常威脅商王朝的力量,而在其中起決定作用的,就是周人。這樣,周人的地位和安全不但可以确保,而且會“三年有賞于大國”。這雖然為詭計,卻是一種十分有用的自保策略。季曆實際上并不谙其道,一味以勇力“伐鬼方”,并真心誠意地不斷向“大國”商王朝獻捷,結果未免功高蓋主,在功成之時落了個“兔死狗烹”的下場,被商王文丁囚殺。
既要伐鬼方以建功,也要防備功高蓋主,引起王的猜忌,所以最好能在裡面找到一種平衡,既能制約鬼方的侵擾,也能消除君王的猜忌,并且使君王不得不長期依靠自己,這就是“三年有賞于大國”的智慧。“震用伐鬼方”,完全符合“君子以慎,辨物居方”的“未濟”之道。“震則慎也,伐而不滅,能辨物居方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