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明代馮惟敏也說過一句的臨朐土話,叫“敢子”
作者 趙元珉
馮惟敏(1511—1580年)是山東臨朐人,明代著名散曲家。他在《醉花陰·仰高亭自壽》中說一句話,“為什麼懶參禅慵學道?敢子是老先生頓悟高。”其中的“敢子”是臨朐土話,是“大概”“也許”意思。這句土話,臨朐人一直在用,如“他十五歲考上大學,敢子是神童!”
但是,現在臨朐人說的“敢子”這句土話,還有另外的兩層意思。
①肯定、當然。如“那敢子地剛好”;“小孩兒發燒到了三十九度多,敢子不好受。”
②原來、已經。如“他不慌不忙地,車票敢子早在網上訂好了。”“你敢子早評上了高級職稱,不用再寫論文了。”
那麼,“敢子”這個土話詞語在官話裡是哪兩個字呢?
馮惟敏(1511-1580)
先從“敢”字下手吧。《說文》,“敢,進取也。”《廣雅》,“敢,勇也。”《玉篇》,“敢,敢果也。”《漢字源流字典》解釋,本義為手持獵叉擊刺野豬,引申泛指有勇氣,有膽量;在用作副詞時,相當于一定、一準,又相當于正、正好。這些釋義符合土話“敢子”所表達的詞義,就是說“敢”字是對的。
那“敢子”的“子”呢?經查閱資料,和土話“敢子”的詞義、發音相近的詞語還有:
敢隻,是大概、也許的意思。如元·高明《琵琶記·伯喈彈琴訴怨》,“怎的隻見殺聲在弦中見?敢隻是螳螂來捕蟬。”
敢自,是當然的意思。如《官話指南·卷三》,“挨着洗澡房的西邊兒,向陽兒的那一間閑屋子,叫他住怎麼樣。那敢自很好了。”
敢仔,是自然、當然的意思。如《紅樓夢》第二九回,“鳳姐聽說,笑道:‘老祖宗也去?敢仔好!'”
像“敢子”“敢隻”“敢自”“敢仔”這些詞語,除了詞義和發音相近外,還都兩個特點,即它們都是方言,且在釋義時都指向“敢則”這個詞語。
馮惟敏舊居
則。《說文》,“則,等畫物也。”《漢字源流字典》解釋,本義為按規範宰割鼎肉;用作副詞,①表示肯定判斷,相當于“就是”,如柳宗元《捕蛇者說》,“非死,則徙爾。”②又表示已然,相當于“即将”,如《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文不能取勝,則歃血于華屋之下。”③又表示推測,相當于“或許”,如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蔺相如列傳》,“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④《漢語大字典》又解釋為“對已然或發生的事強調,可譯為‘都'‘已經'‘原來'”如明·魏禧《大鐵椎傳》,“客則鼾睡。”可見,這幾個義項都與“敢則”釋義相關。
再看看“敢則”。《漢語大詞典》解釋的義項有三:
① 莫非;大概。如明·桑紹良《獨樂園》第二摺,“你敢則會降龍,能伏虎。”《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敢則《三禮彙通》這部書是他們家纂的!怎麼越說越有禮呢?”
②必定。如清·孔尚任《桃花扇•撫兵》,“為什麼擊鼓敲門鬧轉加,敢則要劫庫搶官衙。”《紅樓夢·第六四回》,“敢則好,隻是怕你嬸子不依。”
③正是。如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一摺,“他那裡是羞我,敢則是羞你哩!”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一摺,“君聖明威伏了四海,敢則他這廟堂臣八輔三台。”
“敢則”的釋義與土話“敢子”所表達的意思相比較,就隻剩“原來、已經”這個義項還沒有相對應的了。《漢語大詞典》在解釋“敢自”時說,“敢自”是“方言,猶原來”。如“屋裡敢自還有一位客人呢,我才知道。”既然方言“敢自”的源詞是“敢則”,那麼,“敢則”也就有了“原來”這層意思了。
臨朐老龍灣
“則(zé)”字在臨朐土話中的讀[賊zéi]音,那麼,“敢則”就發[gǎn zéi]音,可能是人們讀起來有些拗口的原因吧,“敢則[gǎn zéi]”就發成了“敢子(gǎn zǐ)”的音了。涼灣野園認為,明代馮惟敏說的“敢子”這句臨朐土話,包括“敢隻”“敢自”“敢仔”這些詞語,是由“敢則”的“則”字的讀音異化而成為了方言。
一家之言 歡迎讨論
聲明
本文是作者授權本号發布的原創作品
享有著作權
任何人不得抄襲、剽竊
違者将承擔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